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要素比较研究

时间:2022-09-24 05:37:37

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要素比较研究

摘要: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源动力,而创新能力的大小又取决于区域创新体系的模式与完善。京津冀区域在地理位置上接近,但经济增长方式与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从产业结构、区域R&D研究优势、高新技术发展及政府功能等要素方面对京津冀三省市科技创新体系进行比较。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要素;比较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028-03

人们对于创新的理解随着技术的变革发生变化,近而改变了创新的固有模式,特别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以科技为依托,以创新为标志的今天,创新模式也从线性模式向非线性模式转变。这种转变表现在多方面,包括创新的主要部门、创新的投入、产生创新的地理位置、生产的柔性化程度、政府引导政策等。京津冀区域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又一发展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极,虽然地理位置接近,但河北、北京、天津三省市的科技创新体系能力、模式势必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到该区域的协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找出存在的差异与不足,有利于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共同提高,实现区域的可持续与协调发展。本文将主要从产业结构、区域R&D研究优势、高新技术发展及政府功能等要素方面对京津冀三省市科技创新体系进行比较。

一、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是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变化的重要特征,也反映出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京、津、冀三省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特点。

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0年的2.5:32.7:64.8,到2005年调整为1.4:30.9:67.7,后工业化社会的特征表现突出,“十一五”末,三次产业比重出现了更大的变化,比重为0.9:24:75.1,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升,显示产业结构的强劲升级,以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已经形成。

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一直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天津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车生产、工程机械、风力发电、国防关键设备、生物医药等核心产业上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2010年天津三次产业比重为1.58:52.47:45.95。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在即一步推动天津工业切实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的同时,使天津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业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河北省的工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目前工业产值已经占到地区生产总值一半以上,吸收了一半左右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其中,重工业所占的比重较大,表明工业的资源依赖性较强。2007年,河北省化学工业、钢铁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总产值分别占到了重工业总产值的22.33%,20.50%,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只有1.65%和0.55%,17.18%。2009年,在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中,产值居第一位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7388.42亿元,第二位的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169.28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19.90亿元,这说明,河北省第二产业结构比例分布仍不合理,对传统资源型产业以来程度仍然较高。

二、高新技术发展情况

首都优势使北京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及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在高新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速度上北京远远领先于其他省市。北京中关村地区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区域,每年诞生或迁入数百家甚至上千家中小科技型企业,并很快成长为拥有雄厚智力资源优势与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如联想、方正、同方、百度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以来,其引领北京科技创新迈入更高的水平。2010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总收入15940.2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27倍,其中技术收入2478.3亿元,较2005年增长了2倍多,产品销售收入6889.6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1.3倍,专利申请比2005年增长了1.57倍,获得科技成果1811个,其中国家级成果256个,省部级成果1015个。

天津拥有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科技园区之一的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的快速发展对天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明显。2010年,滨海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费用总额为171.88亿元,比2009年增长11.3%,开展科技活动项目7020项,比上年增长4.6%,平均每个有科技活动企业的科技活动费用支出为3862.47万元,增长13%。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项目5006项,科技投入达155.19亿元,占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投入的90.28%。电子信息业已成为天津第一大支柱产业,2011年电子信息业产品产值498.5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为66.9%,新材料产品产值比重10.1%,光机电一体化产品产值比重9.8%、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品产值比重5.5%、新能源产品产值比重5.4%、环保产品产值比重1.4%。

2010年,唐山、燕郊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河北国家级高新区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9家,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1家,省级高新技术区域特色产业基地55家。2011年,河北高新产业化技术基地69个,有38家新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些企业涉及七大技术领域,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中新材料技术、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生物与新医药领域企业23家,占全部的60.5%,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78家,其中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河北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上半年实现产值1879.2亿元,同比增长30.3%,实现增加值489.2亿元,超历史同期最高20.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同期工业的比重达到10.3%,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5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5%。

三、R&D研究优势

北京在R&D投入与研究上明显占优,2009年北京有R&D人员25.3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62.5%。2009年北京市R&D总经费668.6亿元,年平均增长17.6%,R&D经费投入强度5.5%。2010年北京市R&D经费投入821.8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5.82%,投入经费水平居全国第一。2009年北京市拥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2026个,遍布于各行各业,其中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1562个,比重达到7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6.2%的企业开展了R&D活动的工业企业,大中型企业有近50%开展了研究活动。在具有高新技术特征明显的行业,R&D活动投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2009年专用设备制造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39%,化学纤维制造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14%,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

2009年天津市R&D人员7.26万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88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9.0%的企业开展了R&D活动,其中大中型企业有203个,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30.2%。2009年天津市R&D总经费178.47亿元,是2000年的7.2倍,年平均增长24.6%,R&D经费投入强度2.37%,比2000年提高了0.86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在所投入的经费中,制造业R&D经费比重最高,达到60.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17.0%,教育占11.5%。工业企业参与R&D活动逐渐增多,R&D经费投入水平是2000年的8.5倍,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4.77%,纺织业R&D经费投入强度2.41%,专用设备制造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7%。2009年天津R&D项目共计1.8万项,按项目技术经济目标划分,39.6%的项目集中在开发全新产品方面,26.3%的项目用于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减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项目占9.8%,提高劳动生产率项目占4.7%,以环保为主题的项目占2.7%,节约原材料项目占1.5%,其他项目占16.4%。

2009年河北省R&D人员84601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911个,从事R&D活动的人员是2000年的1.6倍,开展R&D项目18135项,项目经费1054107.14万元,其中制造业R&D项目经费占64.87%,采矿业R&D项目经费占5.31%;教育事业R&D项目经费占4.84%,建筑业R&D项目经费占3.9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R&D项目经费占2.98%。这些项目的用途不同,从社会经济目标实现角度划分,用于促进工业发展的R&D项目经费占62.16%,7.3%的项目经费用于促进能源的生产、分配与合理利用,5.42%的项目经费用于促进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和农村规划,3.4%的项目经费用于促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及污染防治。此外,从河北省全省范围来看,R&D活动的人员、项目、经费投入出现了积极合理的调整,从中心区域向外扩散。2009年,在11个区市中,石家庄和保定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达到1.23%,在经费投入比重上,石家庄和唐山市R&D经费占当年河北省R&D经费的比重均超过了20%,保定市R&D经费比重也超过了15%,邯郸市R&D经费比重达到12%。

四、政府功能

在技术进步与推广过程中,政府所承担的角色有所不同,发挥的作用也因不同阶段而有所差异。技术进步的初始阶段是原理性的基础科学技术研究,这一阶段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因此,只能由政府承担投入。在将基础科学技术研究应用于产业发展,工艺技术的改进上,政府和企业都有既定的利益目标,所以,此阶段倡导由政府实施引导,促进市场和企业的参与。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在推进科技进步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除了要支持公共科研机构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外,还要为企业技术研发与创新营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北京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公关资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北京开创了更好的局面,所提出的“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对当前的北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衍生出了“北京精神”、“科技北京”、“北京模式”等有利于北京进行全方位创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此外,北京围绕着技术秘密保护、无形资产管理、技术成果入股等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规章条例,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作用。

天津在近几年科技创新中,也十分注重政府功能的发挥,结合天津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一方面制定科技战略规划,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实施自主创新重大项目,使天津抢占一批新的科技创新“制高点”,同时对市场潜力大和产业关联度大的关键共性技术,采用政府与企业共同投入的方式:积极探索、创造条件、实现创新。天津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凸显了天津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中所进行的政府定位、政府功能、政府作用上的“自我创新”。

河北省在科技战略、法规建设、市场服务等方面相比较北京和天津起步相对较晚,但在目前,河北省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的驱动,也正因为此,河北省更加注重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功能的发挥。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如《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若干政策指导意见》、《河北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规划》、《河北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河北省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项目鉴定办法》加快了河北省在科技体制的改革,明确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强了产学研的结合,增强了全社会关注科技、参与创新的意识,河北省的创新环境明显改善。除了政策措施以外,政府积极搭建包括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创新联盟在内的一系列创新平台,设立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转变产业结构的关键技术的创新项目,从资源投入上向科技创新倾斜。

从以上科技创新体系要素比较来看,京津冀区域内部科技创新体系存在不同特点,且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河北省的科技创新体系模式与北京和天津相比,其变革速度相对较慢,河北省通过环渤海经济圈和环首都经济圈战略规划,力图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在科技创新体系上,能够获得更多的京津创新资源辐射、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获得区域增长极所产生的回流效应。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0.

[2] 路甬祥.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8.

[3] Cook, Braczyk, Heidenreich.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aglobalized world[J]. London: UCL Press, 1998.

[4] 张照安.大都市圈与区域经济一体化[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5] 张经强,夏恩君. 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综述[J]. 生产力研究,2009(15).

[6] 高素英,陈 蓉,张艳丽,张树建. 京津冀人力资本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

上一篇:花鳗行情一枝独秀,明年价格或可维持 下一篇:李新峥:送科技下乡的“蔬菜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