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物资的精细化管理探讨

时间:2022-09-24 05:15:11

施工企业物资的精细化管理探讨

摘要:对于施工成本而言,物资消耗通常占到大约六成以上,因此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降低物资消耗,成为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对施工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做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当前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现状,最后详细阐述了施工企业物资的精细化管理的要点。

关键词:施工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成本;施工过程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施工企业物资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是粗放型管理的对立概念,是指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对企业物资进行精细、准确和快捷的管理,减少物资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施工企业物资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使用具体的量化标准来代替模糊的管理模式,将科学的量化标准更多的应用到物资的管理当中,提高管理的效率。物资的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物资管理水平上的进步,更是施工企业整体管理上的要求。企业物资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对各工序的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减少质量缺陷问题的存在,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

二、当前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现状

(一)企业对物资管理重视不够,重供应轻管理现象严重

施工企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项目管理,而物资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往往项目领导主要都把精力放在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上,他们对物资管理部门的要求就是准时供应生产所需的材料,延误生产就要追究物资部门的责任,所以物资部门往往工作的重点就是加强材料供应预算,按时按质的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各种材料,对物资管理的“零库存”、“即时配送”、“精细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模式没有得到良好的应用,导致项目物资管理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物资管理人员和人才严重缺乏

当前施工企业的现场物资管理人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无法适应当前企业物资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现有的物资管理人员文化水平相对来说还比较低,而物资管理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在项目上一直得不到提高,也挫伤了很多物资从业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还不够规范,物资管理办法没能得到有效执行

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从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监督、盘点、核算、考核等每个环节都有一套相应的管理办法。但在实际的物资管理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这些管理办法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目前能刚性执行物资管理办法的施工项目甚少。

(四)物资信息化系统运用水平较低、配套设施不完善

由于对物资管理重视不够,资金人才投入不足,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多数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水平上,而少数已经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施工企业,其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也只是片面的停留在某一个物资管理环节上,未建立起从实现计划、采购、进出库、节超分析等在内的一整套信息化管理流程系统。

三、施工企业物资的精细化管理的要点

(一)物资人员管理

各项目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大小配置相应的物资人员,物资人员应该是具有一定工作实际经验、责任心、专业技能的职工或者固定的合同工。责任心是提高人员素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责任心就没有对工作的热诚,就没有对企业的忠诚,责任心也是一种个人综合修养的综合体现。企业只能通过外力来引导和加强管理,在管理上最直接的就是检查指导和考核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例行检查、效能监察,内部审计,法律尽职调查等形式,及时发现和纠正有偏差的行为规范。物资部要经常对各条线物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监管,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奖勤罚懒。对于在管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

对制度执行不力者,及时进行岗位调整,让能者上庸者下。项目部要配合物资部,

加强对现场物资人员的培养,不是随便拉一个人干物资,增强稳定性,中途不能随意更换。物资人员不固定,或者是临时合同工,会导致责任的不可追溯性。在物资检查检验或者预配过程中,虽然签了名,做了确认,但仍然不可能找到责任人,因为人员是不固定的。在思想上要重视物资管理,行动上要支持物资,不断补充专业物资管理人才到物资管理部门,形成传帮带的机制,这对于信息化建设现代化物资管理的具有重要意义。

(二)物资采购成本的降低

物资采购成本占工程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只有最大限度的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企业的总体施工成本才能降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要加大现代科技在物资采购中的应用,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在物资采购中的作用。

首先,企业要制定物资招标文件,通过材料供应商提交的竞标方案来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提高物资采购的透明度和合理性,对施工企业的采购费用进行控制,防止营私舞弊行为的发生,降低采购成本。

其次,项目管理人员要实现物资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创新物资管理的模式,实现物资采购的网上审批,简化审批流程,降低采购成本。

(三)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应用

物资验收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尤为关键。物资人员失去责任心,在各种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下都会给项目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要坚持物资、技术、安质三方验收制度。做到数量验收准确无误,质量避免瑕疵,认真签单仔细,杜绝人为造成的误差损失。

工程项目特点是技术难度大而繁琐,质量要求高,工期约定短,清单报价等特点。投标的物资数量是概算,进场施工速度快,加上设计变更较多,材料用量的准确计算非常困难。这就要求技术人员要和物资人员紧密沟通,融合实际经验、图纸、实测预估材料,发放材料时要根据技术计划做到限额发放。要转变固有思路,否定限额只是走过场,应付检查的意识。克服限额有始无终做法,要管理者重视,提出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避免出现抢工、突击的现象。施工人员应定站、定区间,尽可能地减少施工人员的流动。全员积极参与,物资人员应配置合理,没有人的管理,则无从谈起,要持之以恒,最终核算,真正起到卡控数量,杜绝数量的浪费,达到提高效益之目的。

可索赔的材料费通常包括增加额外工作,变更工作性质和施工方法增加额外使用量的材料费、客观原因引起的材料价格上涨的费用和非承包商责任造成工程延误导致材料价格上涨和超期储存的费用。材料费中应包括运输费、仓储费及合理的损耗费。如果因承包商管理不善,造成材料损坏失效,不能列入索赔范围。

(四)加强物资的储存管理

工程施工的工期较长,所需的材料和设备众多,施工企业在物资采购完成之后要加强对物资储存的控制,将物资按照不同的型号摆放整齐,保持储藏室的干燥,避免物资受潮而不能使用问题的发生,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此外,施工企业要加强对物资的定期检查和盘点,确保物资的完整性,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物资的使用,避免资源的过期和浪费。施工企业还要对仓库的仓储能力进行提高,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

(五)物资供应和出库的管理

施工企业的材料和设备较多,项目管理人员要做好物资的供应和出库管理,对所需物资进行认真的核对,对所缺物资进行及时的购进,减少临时购置中过高的成本支出,减少施工中的成本支出。施工企业要提高物资仓库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物资的出库进行详细的检查。此外,项目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节约意识,提高材料和设备的利用效率,加强余料的回收工作,对设备的报废进行准确的界定,加强新技术和新材料在施工中的应用,减少成本支出的同时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回收率,有效的减少物资的消耗。

(六)强化信息化系统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施工企业实现物资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施工企业应加大投入,明确责任大力推进信息化系统的运用工作,达到实现全公司供应商资源信息共享、采购过程全方位监管、物资消耗动态对比分析、业务流程规范高效的目的,进而提升物资招标效果,降低物资采购价格、规范物资现场使用消耗,最终实现物资管理水平升级。

结语

综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市场日益繁荣,企业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施工企业需要加强物资的管理,对物资的采购、进库、管理和出库进行控制,提高物资的利用效率,减少物资的浪费,提高物资的回收效率。此外,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对全体人员节约意识的培养,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高物资的利用率和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萍瑞. 推行项目精细化管理 铸企业文化发展之魂[J]. 甘肃科技. 2012(16)

[2]李晶. 关于施工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探索[J]. 天津经济. 2012(05)

[3]黄敬梓. 通过物资精细化管理,实现企业降本增效[J]. 经济师. 2011(04)

[4]朱欢利. 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应用[J]. 科技资讯. 2011(10)

上一篇: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探析 下一篇:建筑幕墙设计要点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