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制约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因素与对策

时间:2022-09-24 04:41:34

略谈制约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因素与对策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在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作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目标提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理所当然的也就将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应用语言和阅读的能力作为我们英语教学的目标。

获得意义才是阅读的根本目的所在,而阅读理解则理应成为认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分,这是非常复杂的认知活动。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能力普遍偏低,有许多学生不重视阅读,有的学生即使对英文阅读有一些兴趣,但由于没有好的方法,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大都会存在一些阅读理解上的困难。时间一长,学生阅读能力没有提高,相反会对英语没有了兴趣。而焦虑心理、母语定式心理、阅读习惯、思维习惯等都是影响中学英语阅读的因素。例如,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者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因而就会产生焦虑,或者说学习者也可能会有一种负重感。这样的压抑心情势必会影响其阅读效果。人们的思维习惯也是会影响英语阅读方面的效率。汉语与英语都存在着东西方文化背景、文字的不同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人们的语言表达习惯也存在不同,这也会给初学英语的人带来很多的困惑。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是非常单一的,教学的方法也就是把课文作为简单的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阅读的速度,比如:(1)更深层次问题被忽略;(2)不能灵活处理关键词汇的艺术;(3)不考虑背景知识结合语言知识的阅读教学方法;(4)阅读教学中过多地重视拼读、语法、讲解单词、逐段逐句去分析句子结构等。

如何解决中学英语阅读中存在的这些障碍呢?

一、丰富词汇量,并且学会猜测语义和词义

我们在教词汇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摸索、总结,传授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就很容易被学生掌握记住,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们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并熟记《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词汇,还要求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相对的情况下不断积累词汇量,为阅读的有效性打下夯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去猜测词义、语义。有学者认为,“阅读可以说是一种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这个心理语言活动过程中,学生经这些语言符号不断猜测、取舍,之后去检测自己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因此,学生在第一次看到陌生的词时,可依据词的构成形式、上下文的关系与情景关系对词的可能含义进行判断。

二、需要拓展学生的文化空间,使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得以发展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传统习惯及思维方式的都有所不同,反映在语言上也就出现许多差异。中西方在文化上,即在价值取向、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外国文化,认识学习西方人的信仰崇拜与中国人有什么异同。这些文化知识背景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阅读欲望得以增强,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储存并消化吸收更多的阅读材料,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阅读潜质得到增强。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对特定的活动、事物及人为的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选择性、倾向性的情绪和态度。每一个人都会对他有兴趣的事物产生更多的注意与主动地探索,并表现出更多的热情。因此,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1. 导入要机动灵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课文的导入是阅读教学的“开幕式”, 巧妙恰当的导入要有先声夺人的效果,使学生在知识和心理上做好相应的准备,快速进入阅读的状态。

2. 巧妙地用一些多媒体课件来导入

在教学之前,教师用一些多媒体课件针对课文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用来引导学生联想文章的重要信息,推测文章大意,从而自然地导入阅读。

3. 标题导入方法

标题浓缩了文章的内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也是文章主要信息的表达中心,能够表达作者的意图与文章的主旨。若是重视文章中的标题,就相当于失去了与作者沟通的机会。因此,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该使学生着眼于分析标题,对文章的中心内容作出一个判断。只有这样,在教学时,学生就可把自己的预测和课文所实际表达的思想与内容进行对比,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4. 插图导入方法

课文插图直观而且形象,给学生们提供了可以猜测中心内容的线索,因而,教师可从课文的插图入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可在不同程度上引导学生的联想,使他们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起到文字信息所不能达到的预期效果。

四、采用引导的方法

什么事情都涉及方法的问题,有好的方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的教学中,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的阅读:

1. 让学生学会整体把握课文

受传统的阅读方式的影响,以往教师在阅读中经常只是注重对语言知识、语法方面的讲解,使学生在阅读中不能全面理解整篇文章,因而,我们一定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通篇全面地理解,达到阅读的目的,来提高阅读的能力。

2. 让学生学会略读、细读、跳读等阅读方法

我们要教会学生对不同的阅读材料要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不能“一视同仁”,而且还要会多种阅读方法相结合,灵活运用。

3. 让学生学会对长句子进行分析

有人说英语句子因为过长而觉得很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实践中,学生经常在遇到复杂的长句子时无从下手,而影响阅读速度。这里就得说到方法问题,即要善于通过语法来分析句子的“核心”的基础上理清从句。

4. 强化学生理解关键词和主题句

在开始进行阅读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采用略读或跳读的方法通读全文,指导他们怎么去找句子的关键性词语和主要句,以便迅速地知道课文大概。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有意识地找寻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是打好语言基础、掌握语言知识、获取相关信息的最为重要的渠道,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制约阅读进步的各种因素,从而扩展更宽广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卢龙县石门镇庄坨中学)

上一篇:转译成动词的英汉翻译法探析 下一篇:扬琴演奏中左手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