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素材,丰富语言

时间:2022-09-24 04:11:13

积累素材,丰富语言

[摘要]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但是,许多初中生总是感觉没有话可说,没有事情可写,没有感情可抒发。加强写作素材的累积,是帮助学生成功写作的关键一步,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素材累积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具备丰富的写作素材。然而素材从何处而来?素材必须要通过大量的积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那么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呢?

一、从观察日常生活做起,加强写作素材累积

叶圣陶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累积写作素材呢?由于初中生在日常中的经验不足,缺乏与社会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平常应该多观察日常生活,从生活中去挖掘素材,并能灵活的运用到写作中[1]。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在夏天,在自己家附近和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的变化和特点,在炎热的夏天动植物是如何避暑的呢?在作文指导课上和同学相互交流,慢慢地就越积累越多,了解得越透彻,所描述的实物就越生动形象。

二、从深入教材内容做起,加强写作素材累积

语文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五彩缤纷,有着生活的故事情节、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寓意深远的成语典故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如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书本的这些内容,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描写的是父与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即将分离,父亲给儿子买橘子,儿子深受感动,文章开头采用反衬和铺垫的手法,描写了家境的凄凉。通过这种写法,让人感受到父亲凄凉和寂寞的悲惨运命以及作者对父亲的理解,都能够催人泪下。学习课文后,教师可以“印象中最令人难忘的背影”为题,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写作。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各种写法在教材内容中是如何运用的,并在写作模仿中领悟写作手法的奥妙之处,从而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三、从培养学生思考做起,加强写作素材累积

思考是写作灵感的重要源泉。没有对周围事物和问题的观察思考,那么很难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因此,在写作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让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力,组织文章结构和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出一个题目或是话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思考与写作,并完成作文。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也是对学生平常写作素材累积程度的检测。

例如,同样是写《记一次别开生面的运动会》,一般的学生都会从运动会开始写,然后再对有哪些比赛项目、每个运动员的表情和比赛时的姿势、拉拉队的呼喊声等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而有一位则通过对典型人物的比赛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过人物细微的表情和动作,突出运动会比赛的激烈。这样,该文就从对运动会的泛泛而谈,转到了对典型的刻画,使得作文的立意就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四、从培养创新思维做起,加强写作素材累积

要使得作文能够脱颖而出,与众不同,就需要对所积累的素材进行合理的筛选。在一篇文章中,不可能将平常所累积的看法和观点都塞进去,那么,此时,就需要学生用心地思考,自己作文的主题是什么,想通过哪种论文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作文中需要哪些素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而这些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

长期以来,学生写作的习惯思路,就是依赖平时累积的素材,然后进行复制粘贴,提不出新的见解与想法,总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毫无新意。因此,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创新,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大胆地敢想敢写。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篇《爱》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爱,有爱才有家,才有幸福的生活,才有美好的人生。有的学生说,我多么希望得到父母的爱,每当看见别的同学围绕在父母跟前撒娇时,就好羡慕他们。也有的学生说,我得到了爱,父母的爱,爷爷奶奶的爱,教师的爱,他们的爱给我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勇气和力量。而,其中有一位学生则采用逆向的思想,我不需要父母和教师过分的爱,他们的宠溺让我喘不过气来,感觉自己永远没有长大,过分的爱束缚了我的思想,限制了我的自由,妨碍了我的正常人生。希望父母不再溺爱。

五、从广泛课外阅读做起,加强写作素材累积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多读书,才能累积知识,才能丰富写作语言,这样才能在协作的时候得心应手。由于平时初中生的学习时间紧,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当少,因此,教师就应该利用自习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到语言的魅力。不限制学生课外阅读的文体体裁,无论是诗歌、小说、童话、成语、散文、报纸、杂志,甚至是好的新闻和广告台词都可以阅读。

在阅读的同时做好读书笔记,将其中精彩的段落、语句和词语摘抄下来,随时翻一翻、背一背,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摘抄与同学分享,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意见,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还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收获更多,同学的想法和评论也可以作为素材积累下来,在以后的写作中就能够顺手拈来。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每天背诵一句给人警醒的至理名言,每周讲述一篇文章或是一个故事,通过周而复始的训练,日积月累,就具备了丰富的词汇、基本的表达能力,以及多门学科知识,再写起作文来就会感觉下笔如有神,就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了。

总而言之,通过各个方面的强化和训练,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在写作时,就不会头脑一片空白,没有话可说,没有内容可写了。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盛银春.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素材的积累与使用[J]. 作文成功之路旬刊, 2015(8):33-33.

上一篇:不良生活习惯也伤眼 下一篇:语文课堂中学生质疑和解疑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