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书法现状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9-24 03:46:22

小学的书法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 要】信息化时代,针对目前小学书法教育存在的异常现象,说明书法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小学书法教育的几点对策,从而促进传统书法教育在小学校园健康、蓬勃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时代;书法教育;小学

信息时代,通讯设施的普遍使用,使文字书写开始退居“二线”,书法艺术的存在空间日益缩小,致使小学生的书写能力也开始退化。“笔墨当随时代”,我们应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更好的为小学书法服务,恢复书法在小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一、小学的书法现状

(一)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书法的态度不端正。随着“机器字”大行其道,书法也受到了大家的“冷漠”,大家觉得书法与高科技出现了冲突,计算机已经方便、快捷的代替了书写。在小学校园内,书法课也是可有可无或者是“形同虚设”,书法课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其有力实施。而家长认为小升初、初升高,又不考书法,认为书法没有语、数、外等文化课重要。孩子认为书法就是简单地画道道儿,也没必要专门去学习。

(二)小学校园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课老师,好多学校是语文老师又教书法,有的学校是由对书法感兴趣或者是书写较好的老师来担任。书法课在小学校园,很少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因为缺少专门的书法教室,未能形成浓厚的“翰墨飘香”的书法氛围,缺乏书写的良好环境,而有的学校书法课却是空白。

(三)小学书法课堂只重视技法的训练,忽视了书法文化常识。老师普遍认为,书法课就是简单的写好字,所以就要求学生反复的练习,从而忽略了书法文化常识的作用。实际书法技法和常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了解了相应的书法背景,从而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促进书法的学习。也只有不断的练习,才可以深切体会到书法的文化美、内涵美,它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四)小学生对书法没兴趣,书写水平低。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小学也是孩子身体的成长期和各种习惯的形成期。坐姿的不正确,使孩子们的脊柱变形,身体没有得到较好发育,从而影响视力。错误的执笔方法,导致孩子们的小手肌肉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致使孩子们不能又快又好的书写,写作业的效率低。

同时小学生还存在书写不够规范的问题。一年级的小学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校门,正式学习生字,除了简单字的认读,书写也是至关重要的。倒写笔画的、结构不美观的,篇章不和谐的比比皆是。

二、小学开设书法课的重要性

(一)小学开设书法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小学开设书法课,主要是从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以点到面的提高诸多方面的素质。书法教育有利于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与塑造,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锤炼了自身的品格和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小学开设书法课,可以开发智能,提高思维能力。“书画同源”,可以通过书法的学习,由此及彼的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书法也是一种很有规律的运动,通过长时间的锻炼,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身心得到平衡发展。书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可以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长时间的书法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眼勤手快,增强劳动能力。

(二)书法课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创新力。书法是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书家通过点画质地的美、线条姿态的美、字形组合的美、章法布白的美,使学生有了细致入微的观察,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觉,从而使手、脑、眼相协调使用,并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创作出具有审美表现力和创新力的作品。

(三)通过书法,可以从小就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人正则笔正”、“字如其人”,说明优秀的书家具有高尚的人格,反言之,书家有了优秀的品质,才可以创作出杰出的书作来,二者是相得益彰的。如果有一面偏废,则不会被人所称道,更不会被人所推崇。所以通过书法课的学习,可以用书家高尚的情操、忠贞的气节、优秀的品质来激励和鞭策小学生。同时使学生明白,书法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它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形成一种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在一笔一画之间深切体会到:横平竖直写字,方方正正做人,从小就培养学生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四)书法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其他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鲁迅先生说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书法是艺术中之艺术,它是高级艺术。所以它和其他艺术门类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书法课可以促进其他各类艺术的学习和掌握,促进小学生全面的发展。

(五)书法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方式,表达出汉民族古老、丰富的文化内涵。熊秉明先生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作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与精髓,对中国文化起到传承历史、传播文明、延续文化的作用。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利用粗细、浓淡、干枯、倚侧……不仅传达出书法美的意蕴,同时也表达出书家的思想情感,给观者以心灵的愉悦和视觉的享受,从而达到书者与观者的共鸣,体悟到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国粹的丰富内涵。

三、小学的书法现状的对策

(一)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教育行政手段,切实保证小学书法课的有力实施。国家要大力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教师,对师范类的书法专业教师,可以制定毛笔、粉笔、钢笔字考试,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加强相关书法理论的考查,提高教师的书法文化素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师更好的投身于书法教育事业。在学校还可以成立教师书法研讨会,进一步加强老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国家可以建立书法考级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效率,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社会积极做好宣传,提高各界人士对书法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我们应借助网络大力宣传书法教育,扭转大家对书法教育的偏见,正视书法教育在小学不可忽视的作用,提高书法教育在小学的地位,使书法教育深入人心。同时,对书法教育在小学校园内的正能量予以肯定,并大力推广书法教育走进各所小学。

(三)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书法教育,加强管理,使书法教育与文化课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小学书法课是书法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书法教育的基础,一切从娃娃抓起,学校应强化教学管理,形成科学配套的教学模式,构建小学书法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保证书法教学的有效进行。学校还应制定相应的书法考试机制,对学生进行公正的书法评价,促进学生书写的健康发展。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加强对书法教育的认识,使书法教育真正在小学校园播种,并凭借信息时代的力量,使其在小学校园生根、发芽,最后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2]周汝昌.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J].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4]陈真濂.书法教育学[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2.

上一篇:试论经济法律责任的重新定位 下一篇:当代民居室内低碳环境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