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纳德卢姆与伦勃朗自画像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2-10-23 09:27:08

奥德·纳德卢姆与伦勃朗自画像的比较研究

【摘 要】奥德・纳德卢姆笔下的自画像,以写实的手法表达他那种孤独、忧虑、渴望沟通的情绪,他的自画像在创作意识上是反现代的,并且想通过自画像中的自己来审视整个世界。而伦勃朗的自画像作品像是一部自传,更加关注自己在不同时期心理倾向,同时他的自画像也是当时整个社会的反映。之所以对两位绘画大师的自画像进行比较,不仅是对两位画家的崇拜,而且也是学习借鉴大师绘画技法的好机会。

【关键词】自画像;奥德・纳德卢姆;伦勃朗;比较

绘画对生命情感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在笔者看来,自画像能直接表达画家的情感特征、精神状态和生命内涵,是真正属于画家对生活的一种记录和感悟,也是我们了解画家心路历程的很好方式。伦勃朗的作品尤其是自画像作品抛开了一切外在干扰的因素,是真正具有永恒生命的艺术。而奥德・纳德卢姆的自画像反映了他在画面背后隐藏着的忧虑情绪和内心的苦痛挣扎与呐喊,在生活中的各种感受可以通过自画像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

一、奥德・纳德卢姆自画像的艺术特点

奥德是当今写实绘画艺术的坚定守护者,他的艺术继承了西方的古典传统技法,同时又融入了奥德的独特人性思考理念。这也使得他成为当代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大师。奥德的自画像在技法上是古典写实的,在情感表达上却是具有哲学思想内涵的。

奥德的一系列自画像都是其杰出的代表作品,如1996年的自画像,身穿金黄色的铠甲面向观众,画面背景采用了传统古典绘画的褐色深调子,画面构图采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三角形构图,整幅画笔触细腻,色调柔和主体突出,奥德以四分之三的侧面面向观者,目光坚定,表情冷毅。奥德尤其重视对自己面部的刻画,面部肌肉的刻画清晰分明,给人以非常真实的感觉,两只眼睛一只隐入暗部阴影之中,另一只处于亮部,尽管观者不能完全看清奥德一双眼睛,但能感受到这双眼睛能洞察人的内心世界。鼻子刻画的坚挺有力,以鼻子为界左脸颊与右脸颊泾渭分明。微张的嘴唇和尖尖的下颌也有力了表现了他的冷峻表情。脸的受光部位整体上呈现橘红色,嘴角与耳垂下的淡黄色与身体的上铠甲的金黄色形成呼应。头发与胳膊的浅褐色成为脸部、铠甲与背景之间的中间色调。整幅画以褐色、黄色、橘红为主,形成黄褐色的交响曲。这幅自画像中古典主义因素非常明显:金黄色的铠甲、棕褐色背景调子、戏剧性的光线、细腻的笔触等。

二、伦勃朗自画像的艺术特点

伦勃朗作为荷兰绘画具象征性的艺术大师,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大量的艺术作品,更有他对艺术的追求态度,在他的作品中自画像系列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伦勃朗的自画像主要是为了研究面部结构和光影效果而作:笔法细腻,色调柔和,体积塑造感强,光影对比强烈。此时的他还处在学习与探索阶段,主要研究人物的外在特征。

伦勃朗喜用棕褐色调子,特别是偏黄的棕褐色调子,分为三个层次,脸、背景、服饰,三个层次种都含有黄、褐、赭三色,但又各有不同色彩倾向,整幅画呈现出一幅和谐的棕褐色调子。中期的自画像中流露出: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生活安逸,技法纯熟。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对古典主义传统的吸收与借鉴,更多的是他源自内心的喜爱,这可能也与他的性格有关。他对艺术的热情通过他画面的棕褐色调子表现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一片片金灿灿的景象。伦勃朗的自画像:人物经常笼罩在昏暗之中,服饰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但这些服饰并不是当时正常的穿着,而是伦勃朗用大量金钱从拍卖行买回来的,特意为作画而用的,采用戏剧性的光线,没有固定光源,只为主题服务,忽略繁琐细节。

晚年的自画像,摆脱了年轻时注重技法的观念,转而更多的研究人的内在,后期的自画像向我们展示:一位年迈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观者,从他苍老的面容中,可以看出他曾饱经沧桑,并沧桑之后领略到人生真谛之美,一双眼睛透露出他坚毅、勤奋的精神状态。

三、自画像在奥德・纳德卢姆与伦勃朗笔下的不同表现

奥德・纳德卢姆笔下的自画像,笔触舒展,造型严谨,结构准确,色彩丰富,黄紫对比强烈,背景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采用类似平涂手法,几乎没有空间效果,这种方法主要用暗紫色和黑色平涂;二是有一定的背景效果和空间效果,但背景中的场景并不是现实中的生活场景,而是奥德臆造出的幻境。而伦勃朗的自画像,笔触细腻,光影对比强烈,色彩以黄、橘、赭、褐为主,背景往往依照光影需要而带有人物影子。奥德的自画像,主要表达了他那孤寂、忧虑、沉郁、反现代主义的情绪。伦勃朗的自画像,主要表达他一生中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倾向:早年――主要为了研究面部结构和光影效果,表现出勤奋谦逊的学习态度。中年――主要表现了步入中年的他技法纯熟,事业有成,生活幸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他在此时名声鹊起。晚年――坚守自己的艺术主张,艺术思想得到升华,关注自身的存在价值和人性回望。伦勃朗的情感表达比较含蓄,这要通过眼神传达。奥德的情感表达有的比较直白,有的比较晦涩,用有象征寓意的物体表的一定的哲学思想。

众所周知,奥德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受伦勃朗的画风影响很大,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画面采用了伦勃朗那样的明暗手法,亮部与暗部对比强烈,背景的空间让观者琢磨不透,有的好像是延伸向远方,有的好像是隐入一片黑暗之中,人物形象非常有戏剧性,不是完全暴露在强光之中,就是部分陷入阴影中。他的明暗对比法,使画面光线具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没有固定的光源,这并不是现实中的光线。这种强光黑影有助于突出主要物而省略了繁琐的细节。”奥德同样也是采用古典时期的棕褐色系列调子,但他的画面亮部非常厚重,暗部薄而透明,他在古典大师的基础上在自画像中进一步发展了对比色的运用,通过对比色增强画面的色彩感,特别是脸部的橘黄色与暗部的紫灰色的对比,形成一种璀璨的效果。可以说奥德在技法上继承了伦勃朗的古典画法,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独特绘画理念。

两位艺术大师的自画像,无论哪个时期,都充满着自我个性的表达,艺术家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认真地、有深度地发掘自我意识,但他们在情感表达上也有着不同:在奥德・纳德卢姆的自画像中,我们看到的是孤独、忧虑、呐喊、反现代主义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伦勃朗为我们呈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早期自画像表现出骄傲与自信,中期主要表现安逸的生活,晚期尽管生活贫困,但更加表现出坚毅、勇敢、勤奋的面貌。伦勃朗是世界级的艺术大师,无论从古典写实绘画技法上还是情感表达上都是值得认真学习和研究的,而奥德・纳德卢姆的绘画思想虽然有他的局限性,但他那种敢于向现代主义流派挑战的勇气和坚定的古典写实主义绘画精神,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何政广.伦勃朗[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53-75.

[2](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49-180.

[3]中图公司原版部.ODD NERDRUM(奥德・纳德卢姆)[M].中图公司原版部,2008:10-39.

上一篇:对消防安全技术应用和研究的思考 下一篇:城市滨水空间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