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创业浪潮补齐发展“短板”

时间:2022-09-24 02:20:42

第四次创业浪潮补齐发展“短板”

【摘要】虽然我国的创业活动正呈日趋活跃态势,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庞大的就业需求,创业活动仍然是一条明显的“短腿”。为迎接我国第四次创业浪潮的到来,要促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的全面形成,就需要将优化和完善创业环境作为政策的着力点。

【关键词】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创业主体的持续、快速增长,标志着新一轮的创业浪潮正在来临

在我国,每增加一个个体工商户,就能为社会提供3个左右的就业岗位。而新设立一家私营企业,则能够带动10人左右就业。由此可见,创业带动就业的功效是十分显著的。不仅如此,创业活动还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出现过三次创业浪潮:第一次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4年。当时为了缓解城镇知识青年返城造成的就业压力,中央首次把自谋职业确定为就业的方针之一。在这项政策的鼓励下,创业型就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效缓解了当时沉重的就业压力。第二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1992年,我国经济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而再次出现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以“全民下海”为特征的创业活动达到新的高潮。第三次是2002年至2004年。2002年国家开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明确把就业问题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并制定了各项配套政策,再一次激发了劳动者创业的热情。从规律上来看,这三次创业高潮基本上都出现在经济走出低谷、开始复苏并走向高涨的阶段。一方面大量失业现象的存在逼迫劳动者走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道路;另一方面政府也因为就业压力巨大而适时推出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两方面的合力,促成一波又一波的创业高潮。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宏观政策的必然选择。创业者群体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农民工、失业下岗者、海归人员,以及传统行业的人们都在加入到这波创业浪潮中来。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292.5万户,注册资本20.66万亿元。新登记注册企业365.1万户,同比增长了45.88%。创业主体的持续、快速增长,标志着新一轮的创业浪潮正在来临。

创业环境中的“短腿”:成本高、法治不健全、教育不足

虽然我国的创业活动正呈日趋活跃态势,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庞大的就业需求,创业活动仍然是一条明显的“短腿”。大学生本来应该是创业活动的主力军,但在我国却并非如此。虽然近年来教育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大学生创业,但真正敢于创业的大学生寥寥无几。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仅为毕业生总数的1%左右,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占到20%-30%。另外,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也比较低,在最高的浙江省也只有4%,广东则仅为1%,而全世界大学生的平均创业成功率是20%。在农民工创业方面,虽然这几年也有很大进展,但总体而言,农民工创业依然十分薄弱。

制约创业活动的因素多种多样。一是市场竞争制度不完善极大地压缩了创业的空间。尽管“非公36条”允许并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并承诺为它们提供融资上的支持,此后国家又多次公布鼓励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性政策,但从实践效果来看却并不乐观。不少中小民营企业在政策的鼓励下尝试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但往往碰壁而返。当市场环境恶化时,中小民营企业又是最容易受伤的群体之一。中小民营企业的境遇就是创业企业的真实写照,对于创业者具有强烈的警示灯功效。

二是创业成本高抑制了大众创业的热情。创业成本过高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既有越来越高的劳动力成本、租房成本,还有贷款难、融资难这样的“老大难”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与创业成本居高不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业企业的初始收益大多微薄,而面临的生存风险却十分巨大。

三是创业法治环境不健全加大了创业的风险。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及其初创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都将遇到大量的法律问题。创业环境的恶化打击了创业者的信心。不仅如此,对公民和企业财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各种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位,使得创业者对创业前景心怀疑虑。还有一些初创企业陷入领导权和分配权的内耗和法律纠纷之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四是创业教育不足导致创业意识和创业人才缺乏。目前我国的整个教育体制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框架。此外,创业教育的另一个源头职业技术教育也发展相对缓慢。由于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可程度不够高,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状况不佳,学生素质低。再加上国家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仍远远低于普通教育,富有技能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不足,致使许多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质量不高,缺乏创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优化创业环境为第四次创业浪潮“保驾护航”

为迎接我国第四次创业浪潮的到来,要促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的全面形成,就需要将优化和完善创业环境作为政策的着力点。具体措施应当包括:

首先,加快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创业企业的大量涌现“腾笼换鸟”。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垄断,破除市场进入障碍,是扩大创业企业活动领域、提高创业成功率的关键所在。破除行业进入壁垒,尤其要打破形形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使创业企业能够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产生和壮大。

其次,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多管齐下降低创业成本。简政放权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活力。要推进简政放权,简化创业手续、降低创业成本,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就必须打破地方和部门的利益,政府职能改革要拿出“真刀真枪”、拿出“真金白银”,才能使创业者的创业之路更加通畅。

再次,进一步完善创业的法治环境,为创业者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律“安全伞”。完善的法治环境有助于保护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保护他们通过创业形成的财富和权利。当前要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对一切依靠勤劳致富的劳动者必须予以有效地保护,只有在完善的法治环境下,劳动者的创业热情才能充分涌流出来。

最后,加快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全民的创业意识。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创业教育不能仅限于大学阶段,更应该“从娃娃抓起”。只有尽快形成一套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贯穿职业终身的创业教育体系,才能使创业意识在全民扎根,更多的创业人才才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

【参考文献】

①《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人民网,2015年3月13日。

责编/高骊 美编/李祥峰

上一篇:全方位审视中国经济新动力源 下一篇:延安时期《边区群众报》女性新闻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