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业工程技术在企业ERP系统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4 12:18:56

论工业工程技术在企业ERP系统中的应用

【摘 要】在信息化的今天,工业工程技术企业ERP系统的结合,是企业管理的趋势。本文就从工业工程技术原理、工业工程技术应用在ERP系统之方法、工业工程技术运用在ERP系统的注意事项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工业工程技术在企业ERP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工业工程技术 ERP系统 系统优化

工业工程技术(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fs),是一门系统优化的技术,也是一门集合现代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和技术。工业工程技术的目标是采用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尤其是采用工程技术的方法理论,来实现管理、生产制造、服务系统的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的运行。因此,工业工程技术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学科,对优化制造业生产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了企业生产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企业在线订单、订单评审、工艺流程的一体化和企业的各项管理过程,都是采用了信息化的方式。因此,研究企业信息化建设的ERP系统也就应运而生。工业工程技术作为一门企业系统优化的技术,只有和ERP系统结合,为信息化建设服务,才能更好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就研究工业工程技术在企业ERP系统中的应用,以给工业工程技术发展已启示。

1 工业工程技术原理

工业工程技术在实践运用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原理。第一效益原理。因为工业工程技术集中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学、工程学等内容为一体,无论是从管理角度来看,还是从工程技术角度来看,最后都是为了系统的整体效益。第二是效率原理。因为工业工程技术是追求效率的,在实践过程中,采用了作业研究、动作分析、精益生产系统等这些提高效率的方法。因此,效率原理是工业工程技术重要的原理。第三个原理是简化原理。也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内,缩减工作对象的类型和工作对象的数目,已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这个简化的过程,能简化工作对象的复杂性,也能预防今后的复杂性产生。比如采用一定的手段,简化繁琐的企业流程,这样不仅优化流程,缩短企业流程,也实现流程的精炼。第四个原理是标准化的原理,因为标准化是工业工程技术基础性的工作,所以工业工程技术必须坚持标准化。第五个原理是最优化原理。工业工程技术的目标,其实是为了投入的生产系统要素得到有效的利用,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或者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最优化原理是工业工程技术开展的目的。

2 工业工程技术应用在ERP系统之方法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要成功实施ERP,应该具备有现代的企业管理思想、科学的作业流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快捷的市场反映渠道。因此,为了成功把工业工程技术应用在ERP系统,应该用工业工程技术对ERP系统进行分析、诊断、设计和改进,通过这一过程逐步改进流程,这样能工业技术满足企业ERP系统的实施环境。

工业工程技术对ERP系统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应该分为这些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收集将要实行ERP企业的资料,并且对企业状况进行实际调查。对企业的信息流、物流、人流、资金流的输入、输出、对ERP系统的要求、企业战略发展规划都要进行掌握和了解。在资料的数据上要详细,实施ERP的目标要具体化,这样有利于能够面对企业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方案。

第二个步骤就是依照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和准时化生产的管理思想,运用作业研究、物流系统分析等方面的技术,对企业的物料流程、业务流程、设施布置、物流合理性、工艺流程等展开分析;并且对销售、采购、生产等物流环节的信息流、人流和资金流等环节的控制和运作状况,展开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改善的目标。

第三个步骤就是依照物流合理化理论和系统优化理论,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改进方案;并且可以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动态仿真。这一步骤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是确立管理思想、建立科学作业流程、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关键所在。在运用工业技术实施ERP的难点和主要问题在于采集一些基础数据,处理业务流程的链接、软件思想和管理模式的配合等。因此,实施这一步骤需要科学的理论基础,也需要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

第四个步骤就是对采用的新方案展开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评价论证。为此,企业应该组织有关权威专家对设计的方案,展开定量定性的分析,从分析中选择最优的方案,在定量分析的时候,应该全面考虑到一些约束方案的条件,并且建立相适应的数学模型;在展开定性分析的时候,应该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实际环境,考虑方案实施的不确定因素。

第五个步骤就是对改进后的工作流程或者系统模式,运用ERP系统软件进行总体开发设计。在此方面采用的方法,可以用面对对象方法和结构化设计方法的结合。设计的系统应该是建立在供应链管理思想基础上的,系统具体内容应该有编码模型设计、系统逻辑结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数据模型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系统平台设计等。系统资源的集成功能模块应该有制造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这一些子系统板块。

第六个步骤就是在ERP系统设计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来实现总体设计思想。因此,应该用系统平台,对已建立的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模块分解和调用关系等这一些功能模块,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详细的设计。

第七个步骤就是ERP系统调试。这工作内容包括功能测试、程序调试、系统调试。在前面工作完毕之后,就用新旧系统互相切换,最后应该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控制和检查,并且进行工作效能的维护。

第八个步骤就是展开系统评价工作。企业应该召集管理人员和专家的鉴定会,对系统的经济性、适应性、技术性等这些性能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而对工业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一个良好的验证。

3 工业工程技术运用在ERP系统的注意事项

在工业工程技术应用在ERP系统的时候,不能采用同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因为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在管理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不足之处,这些都是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到的。因此,在采用工业工程技术和ERP结合的方案时,需要量体裁衣,满足企业个性化的要求,这样才能获得成效。

第一,工业工程技术和ERP系统结合,还应该注意到这一些问题。因为ERP项目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作为企业不应该急于求成,或者求大求全;应该先进行总体规划和总体设计,之后从最基础做起,分布实施各个模块。先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再朝着用户和供应商的方向扩展,一边实施各个流程的模块一边改进,这也有利于提高实施ERP的信心。

第二,企业在实施ERP项目上,应该成立一个领导班子。通过这班子有目标、有计划,有领导的、有方向行动,保证ERP项目的成功实施。在ERP项目的实施上,企业各级领导班子的支持和参与是关键,领导能随时掌握企业的各种信息资源,并且展开科学决策,因此,是ERP系统的重要收益者和使用者。

第三,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ERP的实施过程,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在前期阶段是企业诊断阶段、中期是系统设计阶段、后期是系统的调试阶段。在前期的诊断阶段,企业应该增加投入,充分应用工业工程的核心技术,重视对系统的诊断和分析。在后两个阶段,企业如果能邀请外部人员的参与,能开拓思路,少走弯路,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提高管理的成功率。

第四,为了成功实施ERP,人员培训是很重要的。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能消除一些部门利益的狭隘观念,打破传统管理方式造成的信息孤立状态,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集成,从而使ERP系统达到科学化管理的状况。

参考文献:[1]杨晓英,王会良,等.工业工程技术运用于企业 ERP 系统实施[J].矿山机械,2004(5):19-21.

[2]罗一新.工业工程(IE)原理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6(3):21-24.

上一篇:解析通风对住宅夏季空调能耗的影响 下一篇:数字喷墨印花及其在棉针织布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