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一个农民企业家的品牌梦

时间:2022-09-24 12:06:27

张永:一个农民企业家的品牌梦

张永:夏邑县北岭镇后林村人,1992年秋南下湖北谋生,从搬运工到销售员,从销售员发展为3家公司的老板,然后出资20万元支持重庆商丘商会成立,帮助50多个老乡创业,成为商丘人在重庆的“引路人”。

创业感言:实干诚信,挑战自我,创立品牌,坚持走品牌兴国之路。

离家寻梦

1986年12岁的张永小学辍学后,像村里其他孩子一样农忙时帮家里干活,闲时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这样生活了几年,张永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心里总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1992年9月的一天,张永不顾家人的反对,怀揣50元钱踏上了去湖北十堰的列车,开始了他的寻梦之旅。

十堰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和汽车配件之城,张永来投奔的哥哥当时就在一家汽配厂上班。在哥哥的帮助下,没有一技之长的他只好当了一名出苦力的搬运工。很快,张永发现当好搬运工光有力气还不行,上百种配件搬进来容易,当客户要货再从上百种配件中准确地挑出来就不容易了。张永向哥哥请教,哥哥教给他的方法却是每一种配件都让他来来回回搬50多次。一次次的搬进搬出,这些配件的形状、大小、轻重渐渐地烙在了他的心里。用这种方法,他把百余种配件熟记于心,放货取货效率大大提高。

一天,老板把张永叫到办公室说:“你搬配件的事我听说了,十个人有九个不会像你这样干。厂里要在重庆开办事处,你去当销售员吧,只要好好干,你一定能做出成绩来。”实干赢得了机会,在老板的鼓励下,张永从厂里的一个搬运工成了跑市场的销售员。

重庆创业

1994年3月,张永就到公司在重庆的办事处上班了。为了推销汽车配件,他每天早上8点就出门跑市场,不到半年时间,就跑遍重庆大大小小的汽车修理厂和门市部。每跑一个客户,张永都给他们推销最好的产品,最低的价格。公司的产品在重庆逐渐打开了市场,张永的客户朋友也越来越多。1997年5月的一天,张永去大足区客户蔡万均门市部考察,蔡万均是河南老乡,他的一句话“我看你可以当老板,没钱我可以先借给你点”,让张永心里起了波澜。

想了几天,张永决定自己单干,向蔡万均借了5万元,再加上自己这几年的积蓄,租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门面,

开始了自己的汽车配件销售生意。由于张永对汽车配件、对市场都了如指掌,同时拥有大量客户,他的生意很快发展起来,做得红红火火。3年后,他经营的汽车配件年销售1000多万元,成了这个行业名符其实的老板。

在做汽车配件这些年,张永发现,随着新车推出的节奏加快,汽车配件品种越来越多,经营商的库存也越来越多,占压资金也越多。如果一种车型被市场淘汰,与之相应的配件也就成了一堆烂铁,汽车配件经销商就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在生意风生水起之时,张永嗅到了风险,也在思考如何应对。

创立品牌

2002年4月,张永把汽车配件生意交给来帮忙多年的发小蔡振启,自己到全国考察学习。通过半年的思考学习,他发现,中国的车在不断增长,无论什么车型都要消耗油,且一种油可以适用各种车型,经销油这个生意能做。于是,张永就来到壳牌中国总部,想做壳牌在重庆的,但壳牌对经销商的要求极高,三句话不说就拒绝了他。张永跑了50多次,其管理层被他的真诚所感动,终于把重庆的权给了他。

与壳牌合作对张永触动很大,外国产品拥有强大的品牌,同样在中国生产是中国制造,市场的主动权却牢牢在他们手里,每年给经销商加任务,而主要利润都被他们拿走了,经销商就是一个为品牌商挣钱的机器。为了制约壳牌,张永又经销世界500强美国雪弗龙公司的产品,但结局都一样。

与国外500强的7年合作,让一个中国农民觉醒了:国家要强大,得有自己的世界品牌。2009年12月,张永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加乐士,并成立了重庆加乐士化工有限公司,决心走品牌之路。如今,重庆加乐士化工有限公司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基地坐落在北京市房山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年产30万吨油脂,产品畅销全国100多个城市。

“品牌的推广、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是产品、管理、文化、消费者等多种因素结合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个漫长的过程。我相信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同样可以做到。世界500强公司也是一年一年、一步一个脚印做起来的。”一个来自商丘的农民,在雾都重庆实践着他的品牌强国之梦。

(来源:创业网)

上一篇:加力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 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下一篇:论做好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