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低压配电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24 12:01:43

浅析低压配电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自改革之后我国的各方面发展都非常迅速,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郊区,用电量都加大了很多,但是我国现在的电力技术却没有跟得上需求,还有着很大的欠缺,能够进行低电压配电管理问题的讨论对于我国的未来电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 低压 管理

抵押的配点往往都是由变电所将电网的输出电压配置的,这种配置都是由变电站进行,并且能够将千伏以上的电压进行线路的整合和合理配置形成资源的最优化利用,能够将保护设备进一步更加完善,并且能够解决相关的问题,如下展开说明:

1、目前低压配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低压配电方面问题有:(1)损低压线高;(2)设备落后;(3)电表防窃电功能不强;(4)不均衡三相负荷。

1.2 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不达标的线损工作;(2)维护线路的设备不够完善;(3)针对于违章用电的管理情况不够严格。时展越快,用电量的增加就越多,因此对于低压配电管理来说就存在着更多的考研和要求,能够将各种经验进行整合和探究,我们提出一套低压配电管理思路,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对此问题展开论述。

2、低压配电管理措施

2.1 进行科学管理

要从下面开展工作才能够完善科学的管理内容:(1)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任何体系都要建立相关的科学管理制度才能够维持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要进行统一的管理,就要将人员的责任都落实,进行法律性质的用电保护,能够让用电和管电都有法可依赖。(2)建立定期抄表制度。将抄表的管理系统不断完善,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统计,以便于抓稳工作基层。(3)严防窃电行为。不断监督用电的情况和电表的登记情况,这样就能够监督用户和利用点,能够出台相关的制度进行用电政策的保护,依法用电。(4)保护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用电量方面要进行详尽的记录,不允许偷电漏电等情况发生,要和相关部门配合好管理工作,进行调查和考核。(5)加强需求侧管理。要指导用户进行正确的用电管理,能够维护用电管理的合理性,并且能够节能维持经济效益,这样就能够将变压器配置到位,并且能够进行相应的符合介入,将变压器的负荷率达到一个最合理的状态之下,这样才能够高效节能。

2.2 城镇“标准化”改造

现在,县城的电网改造工程也在不断发展,对于风险的降低是我们研究课题中最重要的部分,能够直接体现出改造电网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明确改造电网的目标所在,也就是掌握当地的电网使用规律和具体情况,能够维护正常的电网工作,并且能够将一定的使用比例进行数据整合,从而为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能够让电网的漏洞成为今后的改造重点,这样就能够将电网的管理工作不断优化,运行的方案也能够更进一步提高,降损措施具有针对性,此外,就是要检查出相关的漏洞,防止以外的发生,要对于工作制定相关的计划。

2.3 规范抄表管理,更换新型电表

旧式的电表要进行一定的淘汰和换新,这样能够避免漏电的情况发生,从而加强电表的实用性,能够进行集中抄表工作,并且能够让广大的用户进行抄表工作的配合。

3、低压配电网建设

3.1 技术要点

(1)在低压配置的电网情况下要安装专门的调节室进行配置的监督和观测,能够将各个变压器之间的漏洞都进行检测和及时的弥补,这样就能够将故障进行第一时间的排出,维持正常的供电。(2)配电的设备可以选择使用户外的配电箱,能够将各种的用户报表进行计量并且整合数据,这样就能够将漏电保护装置不断优化。 (3)对于用户要有着统一的管理标准,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出现偷电漏电的行为,必要情况下要向用户灌输相应的知识,能够改善他们的认知情况,这样才能够完善整个的电力管理情况。(4)对于低压补偿配置,需要采用固定与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对损失的低压电容进行补偿。

3.2 综合分析

由于集中性的接线方式有着很多的好处,能够将管理集中化,也能够将问题及时排查,减少了很多的时间消耗,能够保证安全性并且有着高效的性质和稳定的使用情况。能够对于符合进行便利的调整,并且能够将线路的负荷情况进行调节和改善,能够将资源浪费的情况减小。

往往都是用户外的配电柜来实现管理,因此要进行装置的统一配置和管理,这样才能够不断完善整个电力系统的优化,能够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效率不再使得重复的故障发生,因此应该继续采用推广集中性的抄表制度,也可以使用远程。

4、配电管理系统(DMS)

配电的管理系统涉及到整个的电网管理,因此还有着很多的分支和内涵,能够将计算机网络的分布运用到这种电网的管理之中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的整合和核算,能够让计算机拥有子功能,并且能够进行自动化的管理模式,还能够进行自动化的管理投诉,这就渐渐将电网的管理也趋于信息化,所以,要不断提高系统的优化模式,才能够将供电的可行性不断提高,完善电网供电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能够让用户都安全用电,优质用电。

很多的发达国家,往往(DMS)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是一种企业运行方式的实时监视,能够调节和配置相关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将电力自动化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主要的发展标识有以下:(1)十六位机制代替了八位制。(2)系统的功能已由配电网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向开发实用功能递进。(3)设备的一次和二次精确保证了无人值班的可靠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管理。(4)组织管理体制更适于电力市场。

5、结语

低压配电站现在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没有解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应该看清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结合先进的经验,来将自身的管理不断完善,将配电的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总结。国家电网的工作关系到民生的安稳和用电的保障,所以我们应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抓住更多的机遇和空间发展,不断吸取经验来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能够将经验进行吸收总结,从而研究出适合我国的电网发展的配电装置研究,让管理的模式不断优化,提升整体效率。

上一篇:基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改进 下一篇: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