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护理体会56例

时间:2022-09-23 11:10:04

艾滋病的护理体会56例

摘 要 目的:总结56例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心理疏导是护理工作的前提,对症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消毒隔离是实现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结果:本院收治艾滋病患者56例进行有效的护理,产生良好效应。结论:护士在对HIV/IDS的预防和护理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 艾滋病 护理 消毒隔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04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艾滋病患者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10~50岁,平均35岁。感染途径: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单位和血液制品企业在部分农村地区采集原料血浆违规操作造成的。文化程度:初中17例,小学16例,文盲23例。职业均为农民。

结 果

均经濮阳市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确证为HIV/AIDS病例。临床表现:发热、消瘦34例,咳嗽、气急25例,浅表淋巴结肿大18例,腹泻16例,口腔真菌感染14例,皮肤损害6例。经过抗病毒、对症、支持等治疗和精心护理,44例体温正常、体重增加、上述症状好转出院;病情无好转或因经济困难而自动出院6例;死亡6例。

护 理

做好心理护理,让患者重新找回自尊和康复希望,减轻心理痛苦。

呼吸道护理:肺部感染和其他疾患是引起呼吸困难和咳嗽的主要原因[1]。本组25例有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活动后感胸闷、呼吸困难,口唇、指甲紫绀,部分患者肺部能闻及音,X线检查提示肺部炎症,其中胸腔积液1例、肺结核3例。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指甲、趾甲的紫绀程度;气促明显者给予半卧位,遵医嘱吸氧,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氧流量,使氧分压维持在60mmHg以上;重症患者每小时监测意识、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等,并做好详细记录。

高热护理:本组34例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波动在37.6~40.2℃。高热时予药物降温、乙醇擦浴、冰枕降温,降温后大量出汗时协助温水擦洗,及时更换衣、被,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避免受凉。34例经治疗及护理3~14天,体温降至正常范围。

口腔护理:本组14例有口腔真菌感染,遵医嘱静脉滴注抗真菌药物,同时指导患者每天先用3%苏打水漱口1~2次,再用甘油30ml+制霉菌素50万U调和后涂口腔黏膜每日3次,疗效较好。无口腔真菌感染患者每次进食后用清水漱口或用软毛牙刷刷牙,以保持口腔清洁。

腹泻护理:据报道50%~93%的感染者可有肠道病变,其中以腹泻最常见[2]。本组腹泻患者16例,每日解3~10余次黄色稀水便。护理重点为观察记录患者的大便量、次数、颜色和性质,重视肛周皮肤护理,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擦干,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休息及饮食指导:艾滋病患者病重期间以卧床休息为主,减少体力、能量的消耗,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鼓励患者下床活动,防止废用综合征。因HIV感染引起食欲下降和消耗综合征,导致AIDS患者严重营养不良[2],明显消瘦。营养不良会使免疫力下降而加重病情,因此要鼓励患者进食,医院营养室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注意饮食色、香、味的调配,以增加患者食欲。

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源性感染[3]。3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损害、感染,均限制其在病房内活动,所有接触病人者都必须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戴手套;接触病人前后用流动水冲洗及用1:100含氯消毒液泡手;将艾滋病人用过的物品、器械及被污染的布类用1:20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5分钟或进行焚烧;化验单保持清洁,不与标本及其容器直接接触;病人的呕吐物、痰液、排泄物等用10%漂白粉液按1:2的比例搅匀消毒4小时后再进行处理,病人的所有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送焚烧炉焚烧。

做好健康教育,可选用面对面接受答疑或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反复强调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有传染性,但一般日常生活接触,如共用餐具、卧具、毛巾、握手、面对面讲话、抱孩子是不会被传染的,消除家属戒备心理,使患者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临终护理:患者临终期间,尊重患者的人格和信仰,满足合理要求,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问题,给予同情、劝解并予以合理解决,使患者减轻肉体痛苦及心理恐惧,安详、舒适、有尊严而无憾地走到生命终点。

讨 论

有效的整体护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对艾滋病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人员的角色由传统的看护式照顾、生活照顾、治疗的协助者,发展成为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的实施者[3]。这就需要每一个从事这项工作的护士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一定的思想境界,以及不断更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以胜任这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

护士在对HIV/IDS的预防和护理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艾滋病患者不但要承受疾病的痛苦折磨,同时还承受着强大的社会、家庭压力,因此强化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疏导,重视对艾滋病患者、家人及亲友的健康教育工作,是做好艾滋病患者护理工作的前提;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做好对症护理,减轻患者生理痛苦,是做好艾滋病患者护理工作的重点;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源性感染,是实现医疗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董华娟,王介非,司月琴,等.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447-448.

2 刘春梓,于丽莎.艾滋病患者护理新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6-298.

3 张泓,林秀铭.整体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效应.福建医药杂志,2000,22(1):254-255.

上一篇:深圳市罗湖区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现状调查... 下一篇:交通事故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程序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