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时间:2022-09-23 11:01:34

【前言】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17~63岁,平均36.7岁。其中车祸伤46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5例。脑挫裂伤39例,颅内血肿25例,原发性脑干伤8例,弥漫性轴索伤7例,脑疝41例,伴肢体骨折12例,肺挫伤8例,手术5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

473400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

摘 要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机制、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在治疗后3个月进行GOS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亚低温治疗组病死率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作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12.068

我科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对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组治疗,30例行亚低温治疗,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17~63岁,平均36.7岁。其中车祸伤46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5例。脑挫裂伤39例,颅内血肿25例,原发性脑干伤8例,弥漫性轴索伤7例,脑疝41例,伴肢体骨折12例,肺挫伤8例,手术5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在年龄、性别、GCS评分、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入院后即给予通畅呼吸道,甘露醇、呋塞米等脱颅压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应激性溃疡,抗生素防治感染,有手术指征者适时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高压氧治疗等;②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立即实施亚低温治疗:采用冰帽、电脑降温毯(GAYMAR,MEDITHEM2型)实施全身降温,同时给予冬眠合剂,降温速度0.5~1.0℃/h,4~6h将核心温度(肛温)降至33℃时,在32~34℃维持5~7天,期间每2小时测肛温1次,专人负责电脑降温毯的管理,防止冻疮。停止降温采用自然复温法,平均10~12小时体温恢复至36.5~37.0℃。

疗效判断:按GOS评分法判定疗效,结果分为恢复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状态及死亡,记录两组的GOS分值,将恢复良好和中残作为治愈者,重残和植物生存状态作为致残者,比较两组治愈率、致残率及死亡率。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处理,采用X【sup】2【/sup】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患者治疗后3个月随访,根据GOS评分,亚低温治疗组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讨 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临床应用研究发现亚低温(32~35℃)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且不产生任何严重并发症。亚低温治疗脑损害的机制为:①降低脑代谢率;②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③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作用;④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释放;⑤减轻自由基造成的损伤;⑥减轻细胞内钙超载;⑦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恢复;⑧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⑨抑制脑内脂质过氧化反应;⑩增加细胞内泛素合成;⑾抑制热休克蛋白的产生等【sup】[1]【/sup】。

本研究治疗组病死率16.7%,对照组为43.3%,治疗组治愈率50.0%,对照组为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确实有效。但在实际应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应注意掌握治疗时间窗、并发症及其禁忌证,多数学者认为亚低温治疗越早越好,一般认为发病后24小时内,最好在2~3小时内实施亚低温治疗,才能有效的发挥其脑保护作用【sup】[2]【/sup】,亚低温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维持3~7天,最长不超过7天。另一方面全身亚低温治疗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及各种心律失常,复温性低血压;②复温速度过快引起颅内压反跳增高;③血黏度增加和凝血功能障碍;④电解质紊乱;⑤免疫功能受抑,继发感染;⑥低温状态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和皮质激素的分泌均受到抑制;⑦胰酶活性增加及血小板降低【sup】[3]【/sup】。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肯定,但有以下禁忌证:①患者已处于全身衰竭期。②合并尚未纠正的休克。③年老且伴有严重心血管功能不良者【sup】[4]【/sup】,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避免滥用。再者亚低温治疗后复温宜缓慢,切忌过快,以免出现上述并发症。

综上所述,早期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脑代谢率,减轻脑水肿,切断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的恶性循环,从而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临床医生操作时应注意正确的亚低温方法,掌握好治疗时间窗及治疗持续时间,治疗过程中做好全面监测,充分发挥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一镗.急诊医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6-57.

2 郑坤木,童绥君,马琪林.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0):1-3.

3 只达石.亚低温脑保护的发展和现状[J].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2,2(3):133-135.

4 王今达,王正国.通用危重病急救医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208.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随访预后比较(n60)

注:P

上一篇:包皮环切经典术式融入横切纵缝法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