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的呼喊

时间:2022-09-23 10:24:34

摘要:针对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尖锐矛盾,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而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民主协商、水市场三者的结合,建立高效的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是解决农业水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水资源变革效率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都与其水资源状况密不可分。同样,水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经济杠杆的作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水问题,必须从建立健全水权、水价、水市场入手。面对有限的水资源和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水权和水市场建设是进一步合理配置水资源的有效办法。只有进一步明晰水权、建立健全水市场的相关法规,才能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一、我国水权分配的现状

我们知道,按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则,水权实质上是对一定量的水资源在一定时段内的使用权。配置初始水权,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分配用于经济目的的水资源的使用权。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土地、水资源等基本生产资料属国家所有,而地方政府是地方各种经济组织和与水有关的利益相关者的主要代表,因此可以把地方政府作为水权制度的主体和水权的代表者。配置初始水权可以理解为通过水资源总体规划和水资源配置方案,在不同地区之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参照有关国家建立水权制度的经验。

把区域间的水资源配置作为一项政府行为,只能是一次性的,而水资源配置的方案应该通过法规或协议的形式固定化。在通过水资源配置确定初始水权之后,就要通过水市场实现水权所有者之间的水权转让与交易。通过水权转让的市场机制,交换双方的利益同时增加,一个地区总用水量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强有力的约束,使该地区内各区域之间、各部门之间用水得到优化。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型国家,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且浪费严重。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形式和前沿领域,对水权市场培育和建设理应有所作为。

二、水权交易的策略及意义

水权交易的市场主体最终应该是企业,目前我国对拥有水权主体和交易水权主体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水市场初期政府的介入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实践与法律的完善,水权的转让、终止和交易主体等都会有明确的规定。根据由现货市场起步向期货交易发展的市场模式、国家水权管理发展政策、国际排放量市场的理念以及现有交易所期货管理经验综合考虑,水权交易在市场开发、规则制定、合约设计以及交易管理等技术层面都是可行的。长期以来,我国依靠行政计划调配水资源,这种管理模式权属不明,权利不稳,缺乏利益激励和制约机制,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是一种经济资源,市场特有的利益激励与制衡机制可以使其得到优化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渐完善,利用市场调节用水关系、分配水资源的呼声日渐高涨,因此,建立水权并允许水权交易是我国管理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的必然选择。

三、水权及水权市场的形成需要“合力”

我们认为,水权及水权市场的形成需要“合力”。上游取水的优越地位,又由于不同产业用水方式的不同,造成水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不当。例如在径流量较小的北方河流,上游农业的过度用水,造成了河流的断流,从而剥夺了渔业、航运业和旅游业的用水。污染也会导致一种特殊形式的水资源稀缺。一些对水的使用方式,如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就是将水污染后再排入河流或地下,又污染了洁净水,使其质量降低,甚至不能正常使用,也增加了水的稀缺。

为了尽可能避免这些由于人为原因的缺水,“水权”以及水权市场的形成,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当遇到水事纠纷时,只依赖上级政府的协调,这样执行成本是十分高昂的。一些跨省际的流域,纠纷虽然发生在村与村之间,但经过一级一级政府,最后只能靠国务院协调,例如,海河流域的漳河上游,全长只有108公里,但处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这里沿岸的村庄经常因争水打仗,1990年代出现多起武力冲突,为了平息纠纷,国务院不得不设立漳河上游管理局。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开发已超过承载能力,继续增加新的取水许可的余地已有限,通过现有水权的转让,能盘活用好存量水,是对现有水权制度的重大突破,意义十分重大。在水资源紧缺的今天,我们必须调整水资源的战略资源效率,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才能实现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飞,郭大军,王祥三. 流域水权初始分配模型研究[J]. 湖北水利发电.2006

[2]崔建远. 水权与民法理论及物权法典的制定[J]. 法学研究. 2002(5)

[3]沈满洪,陈锋. 我国水权理论研究述评[J]. 浙江社会科学,2002(5):175-180

[4]姜文来. 水权及其作用探讨[J]. 中国水利,2000(12):13-14

[2]田圃德. 水权制度创新及效率分析[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5]姜纯成.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研究[D]. 广州:中南大学,2005 .

[6]王学军. 协商民主与公共决策[J]. 天府论坛,2006(1):5-10 .

[7]李云玲. 生态环境用水权的界定和分配[A]. 郭生练. 水问题研究与进展[C].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浅议立体风格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