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县农村饮用水源调查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28 07:55:45

通化县农村饮用水源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对通化县农村饮用水源基本情况的调查及农村饮用水源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几点保障措施,以便加强农村水源地管理,提高农村饮用水条件,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关键词:饮用水源;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保障措施;水源保护;水质安全;身体健康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016-2

为正确掌握我县农村饮用水现状,通化县环保局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饮用水调查活动,通过调查,使我们对农村饮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所了解,针对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 我县农村饮用水基本情况

自2011年4月10日起为期5天的调研,共走访了较为典型的四棚乡、三棵榆树镇、果松镇三个乡镇,及下属24个行政村,并对其他乡镇情况进行了调度,基本情况如下:

1.1 水源地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全县农村饮用水源个数共121个,供水方式基本上有两种:引泉、深井。引泉占总数的65,深井占总数的35。每一个水源地皆以水泥等建材建造成四方立体状蓄水池,对水源地实行完全封闭式管理,以防止污染物进入到水源,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1.2 农村居民饮水情况

根据本次对全县农村饮用水现状的调查,截至2010年末,我县自来水农村受益人口10.52万人,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50,其中饮用合格的自来水人口6.5万人,饮用合格自来水的比例是62%。全县境内农村饮用水欠安全涉及人口2.8万人,另外,农村尚有0.58万人饮水条件困难。

1.3 供水工程情况

全县供水1000t/日的水厂数仅10个,而其中规范消毒的水厂的数量还不到50。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乡镇级水厂所占比例仅有30,绝大多数都是村级供水点。

1.4 农村饮用水水质基本情况

我县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皆为二级,多数水源地依托地形优势,从溪流和山泉引水,水源水质虽然比较好,但没有规范的净化措施,经有关部门检测,多数水厂出厂水质大肠杆菌等指标超标。

2 农村饮用水存在的问题

2.1 水源地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1)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城市化因素在农村不断增加,水源地污染日益加重与需水量增加出现矛盾。

(2)保护措施滞后,对农药、化肥、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缺乏有效管理,导致水体受到污染,可饮用水源越来越少。

(3)全县境内原有工业企业以及近年来招商引资企业虽然为我县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所引起的水源地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饮用水安全上存在一定的隐患。例如二密镇是我县人口密集乡镇,“工业立镇”的工作思路使该镇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从2002年开始,37户企业相继落户该镇,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与污染防治设施滞后的问题凸显出来。

(4)在自然条件方面,2010年通化县发生特大洪灾,对农村水源地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水质变得混浊,水中含有不明物质,对农村饮用水造成影响。

2.2 农民环保意识落后

我县农业人口占全县的80%,大多数农民环境意识淡漠,环保对于朴实的农民来说只是一个模糊的定义,这导致大多数农民水资源保护概念不清,认为水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供给的东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不是作为一种需保护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资源看待,这直接影响了农村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

2.3 自然地理条件制约

我县为山区,河流众多,但分布极其不均匀。农村的供水方式多为引泉及深井,有的村、屯聚水而居,饮水问题相对来讲就容易一些,但也有部分农民的居住地地形复杂,无水源可利用,即使个人开凿深井,井水最后都枯竭了,因此,增加了饮水难的问题。例如,在对果松镇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果松镇的镇区依傍大罗圈河,拥有水量大,供水范围广,水质好等优势,而该镇的杉松村虽已建成供水工程,但由于地理因素水源水量稀少,河流枯竭,最终导致工程闲置,附近居民饮水难问题依旧未能得到解决。

2.4 管理不善,资金不足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大多数农村的供水工作多头管理,造成资源的浪费,责任不落实。另外,村镇财政比较困难,虽然国家给予供水工程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粮食收成,渠道单一,多数村镇没有经济支柱型产业,无法完成剩余部分供水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导致很大一部分村级供水点无法设立。例如,富江乡富尔江村,人均年收入不足6000元,刚刚达到生活基本标准,面临50供水工程自筹款项,村民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5 供水规模偏小,水质合格率不高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水源地虽多,但建造的供水工程规模偏小,一个供水工程仅仅可以提供一个村或屯的取水量,同时因为没有能力购置配套相关的检测措施,无法保证饮用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 农村饮用水六年规划

在全国“一二・五”开局之年,我县环保部门制定六年规划,针对农村饮用水问题,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解决。

3.1 2011年1月-2013年12月

通过城建、环保部门的通力合作,对农村进行物质文明建设,整修街道,修砌房屋,改变农村面貌,吸引外资的注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形成资金链,在资金便利的基础上,更好地对农村饮用水工程进行整改,建设。

3.2 2014年1月-2016年12月

加大环保部门同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城建等部门的综合力度,最终将供水工程量增加百分之十五,农村饮用安全自来水受益人口增加百分之二十,多方位地对农村饮用水问题进行解决。

4 保障措施

农村饮用水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改善农村人口用水条件,使农民喝上与城市居民一样卫生安全的自来水,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根据目前我县饮用水基本情况,为解决农村饮用水存在的问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4.1 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农村供水工作关系到群众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和身体健康,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农村供水工作的重要意义。而改善农村群众饮用水条件,牵涉的部门多,涉及的范围广,所以必须靠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支持,同时环保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各部门密切协作,明确解决农村饮用水工作目标责任,签订责任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目标任务层层落实。

4.2 加强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饮用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用真实的影像来带动农民观念的转变,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感受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同时由环保部门下到基层乡、村组织开展环保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活动,例如在农村街道拾捡生活垃圾,在水资源附近设立环保标志,种植树木等都可以大大加强环保的实践意义,从而使农民的环境意识得到增强。

4.3 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饮用水工程是农村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组织建设农村饮用水工程是各级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应争取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资金的投入除政府和村民自筹外,还可以考虑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的渠道,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税收、用地、用电、有关规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

4.4 加强管理,确保水质安全

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定管理办法;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涵养水源;推行绿色生态农业,严格控制周边地区农药、化肥的使用;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防止工业污染;加紧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加大畜禽养殖治理力度;配套相应的检测机构;对在基层工作的环保助理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等等。通过规范的管理,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确保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

作者简介:陈继伟(1971-),吉林通化人,吉林省通化县环境保护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改善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上一篇:商丘市柘城县三樱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下一篇:浅析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