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并后学校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9-23 10:21:48

对合并后学校发展的思考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提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县为了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及配备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初级中学已经开始并校,目前,已经完成4所农村初中。我们学校也将在一、二年内并入其他兄弟学校。

合并前,农村初中普遍规模小,教学资源普遍不足,部分学科师资短缺,师资总体水平薄弱,只能勉强维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学校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明显不足。学校在学生潜能开发、兴趣、特长培养方面难以满足学生们的成长需求,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小,学生厌学或学习动力不足是普遍现象。学生坚持在校就读完初中学业的不多。

合并后,中学一般都有一两千名在校生,逾百名教师,其发展的优势显而易见:教师数量充足,高水平的教师相对增多(集中),师资队伍中拥有专业知识面广;学生基数大,人才毛坯多;其它教学资源可集中投放,也较容易满足教育教学需求。这些都给教育质量的提升,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但是如何把学生留得住并发展的好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抓不好学生更少。好的基础条件,也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也会伤到学校自己。因为有了这么好的基础条件,学校不把升学率搞上去,怕愧对社会,怕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校面对学生多了,教师多了,在校时间多了,教育资源较完备了的情况,认为可以关起门来一心一意地抓升学率了。特别是并校完成后,县城内只剩下4所初级中学,谁都唯恐落后,想必是升学率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所以每天24小时96刻钟每时每刻都可以有人进行严格监管,把学生管起来;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老师有授课的、有辅导的、由监考的,可以轮番上阵,把学生在校时间利用起来;不惜用机械记忆多次重复来强化学习效果,也要把升学率搞上去(提高质量没错)。正因为如此,结果就伤害到了一部分学生,根据加德纳的智力理论,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不同的人智力优势不同,因此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也不同。如周舟,他的音乐∕节奏智力占优势,所以在指挥上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只有那些逻辑∕数理智力,言语∕语言智力占优势的人才最适合文化课的学习,而其它智力占优势的人,文化课学的就不理想,无论学校怎样抓、怎样管,他们文化课成绩都很难进入重点高中的行列。对升学学科抓的越严越紧,对他们来说就越难受越难熬。学校让他们在并不擅长的科目上耗费时光,消费体力和脑力,而在他们感兴趣和特长方面并没有得到学校的关注和培养。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不仁道,而且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致使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因营养不良从孕育他的“母体”中流产(辍学)。

如何才能抓得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银付说:“从总体上说,义务教育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淘汰性教育而是普及性教育,不是选择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不是竞争性教育而是保障性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中国教育报总编辑、编审翟博在解释“育人为本”时曾说过:“育人为本的教育应该是能够体现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教育,能为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和志向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和成才的机会。”正像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的那样“在进入新的时期之后我们的认识应该深化从强调把学校办好深化到‘把每个学生教好’。” 这些都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那么在操作层面该如何运作呢?即学校如何做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呢?

第一、要使教师乐教。因为只有教师的乐教,才有学生的乐学。要充分利用并校后教师基数大,人才多,专业面广的优势,尽量满足教师自己的喜爱、擅长的专业。他们爱好得到满足,他们对工作就有无限的热情,就有无穷的创造力。他们只有从事驾轻就熟的专业教学,才能谈得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自我追求。反之,若多数教师都是被迫从本学科转授它学科,不用说开发教材,就是处理教材也只能是低水平的,只能流于形式、疲于应敷、照本宣科、生吞治削。学生学起来怎能轻松愉快呢?

第二、要使学生乐学。为了满足学生乐学,在课程设计上,要有学生自己喜爱的课程,支撑他乐于留在学校。要积极利用并校后师资优势、资源优势,开发出丰富的,可供学生们自主选择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当学生有权利为自己的未来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时,他们才有可能在自己的身上装上一台发动机。”学校要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成为张显个性,积极主动,充满活力的学习主人。正如教育家们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学校不能把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成长放在心上,不能把每一个学生发展作为他的办学追求,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内涵发展。

第三、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做法一是向上海市建平中学学习:上午上必修课,下午上选修课、活动课、实践课,晚上自主活动。做法二是向北京十一学校学习:实行走班制教学,并配套设有自主学校室、图书阅览室、答疑室,这一整套做法,既满足每位同学独立思考,自己获取知识所需的时间和空间,又能使每位同学能在需要时及时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与指导。这种模式既能满足个体需求,又能减少被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效果,发展学生能力。做法三是为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如开展交流活动,比赛活动,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收获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第四,改革评价方法,用评价促发展。坚持用激励性评价,克服鉴定式评价。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对学生们的评价更多的不是给学生做鉴定,而是利用评价激励学生发展。如二年三班的同学课上好动,精力不集中,数学考试成绩经常不及格,有一次,进行单元测试时,得了76分,班主任老师抓住了这个时机,在评语中这样写到:“如果你能克服课上好动的习惯,相信你数学成绩会更好!”结果,该生在老师鼓励性的评价下,努力自我控制,自觉按老师期望做,尔后数学成绩经常保持在80分以上。如果老师只会客观真实地描述学生课上不良行为习惯,一针见血的指出,他课上如何好动、不集中精力听课学习 (这样的话该生早就听得习以为常了),学生未必有现在的好结果。坚持用多把“尺子”评价,克服用单一的“学业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多搞单项评价,如评选劳动之星、健康之星、小发明之星、运动之星、学习之星、文艺之星、学雷锋之星……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尊严、有自信、有上进心、健康快乐的生活在校园里。少搞“捆绑式”评价,如评选“五好生”、 “十佳生”等。巧设名目,引导激励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发展。要用我们的评价发现人才,发展人才。为此我们要多创造出评价的“尺子”,因为“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坚持单项表奖,少搞汇总表奖,如把某一次各科考试成绩汇总,依总成绩进行表奖,那么全班只有一个第一,甚至全校只有一个第一,这种做法影响他人的情绪,阻碍他人进步。坚持对过程和变化的评价,克服单纯注重结果的评价。评价要承认差别,因人而异,不仅要看到他们的“终点”,也要看到他们的“起点”,重点看他的变化。一个由不及格到及格的学生,就是一个胜利者,与优秀生一样荣耀,就应该大张旗鼓地给予肯定,鼓励。真正做到:利用评价促进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只有坚持这样的评价,学校才是他们快乐学习成长的乐园。

第五,采取特长拉动策略。对于一些基础差、有些厌学或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暂时避开他们的短处,不是不要文化课的学习,而是优先发展他们的爱好特长。在每个学年的开始,由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结合学生志向、兴趣、能力等制定适合每个学生的成长目标。包括学习目标,特长目标等(在过程中可以调整)。帮助学生真正认识自我。即:“我喜欢干什么” 、“我能干什么” 、“我将来要干什么”。我们既不能期望人人都当科学家,也不能要求人人科科都优秀,但可以要求人人都努力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拥有自己的爱好,然后是有针对性的实施帮助,指导。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特长、培养兴趣。当他们的特长长了兴趣浓了,他们就会有更高的目标追求,有了目标就会产生追求目标的动力。他们在奔向目标过程中,会不断地自我的意识到学好文化知识的必要。或经过引导,将目标的追逐力迁移到学习上,就会使他们成为“自主的学习者”,这就是所谓的特长拉动策略。它远比强制性学习的效果要好得多。

上述仅仅是由于关心基础教育的发展而做出的思考,认识还很浅薄,希望教育同仁给予斧正与指导。

上一篇:定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