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职校生体质的战略研究

时间:2022-09-23 10:16:28

增强职校生体质的战略研究

1.落实健康第一思想

学校也要通过家长学校或家长委员会在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体育锻炼。通过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健康第一”的观念形成共识,让“运动丰富人生”的理念植根于每一位学生和家长当中,使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成为自觉的行为,变要我运动为我要运动。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高级实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基本都在生产第一线工作,尤其需要较好的身体素质。可见,职校生的体质相对而言更加重要。职业学校要认真研究,健全体育工作机制,形成并完善体育活动网络,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形成热爱运动、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职业学校学生相对而言学习压力小、空余时间多。学校要教育学生不要迷恋网络,老是待在电脑前;不要过度钻研技能,经常待在机床前,要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把“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使“阳光体育运动”起到实效。为此,职业学校可以围绕“青春、奥运、健康”的主题,大力开展跑操、远足、长跑、跳绳、拔河等各种群众性活动。将体育运动的阳光洒向校园的每一处角落,照耀到校园每一位学生,使“阳光体育运动”促进所有职校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消除职校生自卑的心理,培养职校生阳光心情。要使“阳光体育运动”不成为口号,成为有效的行动,首先要结合体育教学。教师利用体育课加强体育安全教育,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学研究,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探索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路子,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从而热爱体育锻炼。其次要有制度保障。一是学校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障学生每天能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二是要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最后要加强督查。学校要把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作为考核体育组、班主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不督促学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班主任诫勉谈话。对不认真组织体育教学和开展体育活动的体育老师通报批评。同时也要对工作积极,成效明显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3.举办体育社团活动

职业学校除了每年要举办春季、秋季运动会外,要积极开展体育社团活动,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系系(各专业)有体育特色。学校可以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成立各种体育社团,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使学生学会2门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技能,拥有1门艺术特长,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对社团活动的开展,学校要转变理念,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社团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职业学校一要加强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对社团教师进行培训并核算其工作量,纳入教师的奖励性绩效考核;二要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体育活动资源,节约成本,勤俭办学;三要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学校体育条件,满足学生社团活动的需要。学校领导要更新观念,重视健康,把有限的资金按一定比例投入到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中去。职业学校为了迎接各种评估和示范专业建设,在设备上投入较大。但是,这些评估和示范专业申报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要求几乎没有。对体育与健康工作“喊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现实就不足为怪了。其实,学校少买一台车床问题不大,如果把一台车床的钱用于购买体育设施和开展体育活动,学校将有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四要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评价,让学生离不开社团,使体育锻炼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4.完善体育评价制度

职业学校要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并把此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学生体质有差异,评价时要区别对待,不要一刀切。譬如要重视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性评价和态度评价,体育测试成绩按一定的比例记入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评价。班主任老师以及体育老师要参与到学生体育运动中去,不要只做旁观者。在活动中观察学生、激励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时重点看学生的态度是否积极,有没有有意识地去进行锻炼。有些学生虽然测试成绩优秀,但锻炼的积极性以及师生合作态度较差。有些学生测试成绩虽然不好,但态度积极。这就需要教师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有所兼顾、有所侧重。同时也要看学生的体质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就该表扬,哪怕成绩还不理想。

本文作者:周健工作单位:江都中等专业学校机电系

上一篇:浅谈职业高中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全市国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