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时间:2022-09-23 09:18:56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摘 要: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针对本人在施工现场的工作经验,谈谈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工程质量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工程质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和关注,一旦发生工程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而且还会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因此,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施工管理经验,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一、加强项目管理,落实项目质量目标,强化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项目承包,不能以包代管,而是实行项目目标管理。在工程任务下达之初,公司营业部即已将工程计划成本及利润详细算出,项目部在公司计划成本的指导下完成质量目标、工期目标。这样经营风险由公司承担,各施工项目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从体制上保证了工程质量。

影响建设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

影响建设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比较重要的有三个方面因素,即材料、方法、环境因素,下面,我结合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五个主要因素谈谈如何做好建设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一)材料因素

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要使用大量的材料,如原材料(钢筋、水泥)、成品(成品钢木大门)、半成品(铝合金型材)、构配件(预应力空心板)等等,而建设工程项目的实体则是由这些材料组成的。因此,这些材料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

(二)、方法因素

方法主要是指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如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操作技能。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环境因素

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类,即工程技术环境,如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管理措施、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环境因素是多变的,不同的建设工程项目有不同的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和劳动环境。而且同一个建设工程项目,在不同时间,环境因素也是变化的,如一天之内的气象条件,温度、湿度、风雨等都是变化的,而这些变化都会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影响。

三、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一)、施工工艺的控制

施工工艺是决定工程质量坏的关键,有好的工艺,能使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保证工艺的先进性及合理性,公司对于不太成熟的工艺安排专人在加工厂试验,将成熟的工艺编制成作业指导书,并下发各施工主管,施工管理人员在现场指导生产时则依此为依据对工人进行书面交底,并由班组长签字接收。工艺交底包括工具及材料准备、施工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二)施工环境的控制

施工环境对装饰工程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油漆工程,在进行油漆施工时,现场不得有灰尘,天气必须晴朗,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控制好施工环境,这就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工序安排时要合理,避免施工污染,同时保证各工序所需环境要求,如室温要求、基体干燥要求、空气清洁要求等。因此一般结构方面的工作先进行,饰面工作后进行;头顶工作先进行,头顶以下工作后进行;隐蔽工程先进行,包封工作后进行;水电管线工作先进行,灯具、开关、插座、洁具、五金配件安装工作后进行;易受污染或贵重材料,保养不易的工作(玻璃制品、镜面、壁纸、面料、地毯等)应最后再做。如果冬季施工时,室内温度达到不到要求,则要制定相应的保温升温差措施,同时要注意火灾的发生。

(三)、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

工序质量是指施工中人、材料、机械、工艺方法和环境等对产品综合起作用的过程的质量,又称过程质量,它体现为产品质量。好的工程质量是通过一道一道工序逐渐形成的,要确保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每道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这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点。 工序质量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即工序活动投入的质量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即分项工程质量的控制。在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时要重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确定工序质量控制工作计划。一方面要求对不同的工序活动制定专门的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做出物料投入及活动顺序的专门规定;另一方面须规定质量控制工作流程、质量检验制度等。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工序活动条件主要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人、材料、机械设备、方法和环境等。

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主要是实行班组自检、互检、上下道工序交接检,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和分项(部)工程的质量检验。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工序管理点),实行重点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点是针对影响质量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正确设置控制点并进行严格实施是进行工序质量控制的重点。

(1)、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

1)、重要的和关键性的施工环节和部位。

2)、质量不稳定、施工质量没有把握的施工工序和环节。

3)、施工技术难度大的、施工条件困难的部位或环节。

4)、质量标准或质量精度要求高的施工内容和项目。

5)、对后续施工或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施工工序或部位。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施工的部位或环节。

(2)、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

1)、质量控制措施的设计

选择了控制点,就要针对每一个控制点进行控制措施设计。主要步骤和内容如下;

、列出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设计控制点施工流程图;

、进行工序分析,找出主导因素;

、制定工序质量控制表,对各影响质量特性的主导因素规定出明确的控制范围和控制要求;

、编制保证质量的作业指导书;

、编制计量网络图,明确标出各控制因素采用什么计量仪器、编号、精度等,以便进行精确计量;

、质量控制点审核。由上一级领导进行审核。

2)、质量控制点的实施

、交底。将控制点的“控制措施设计”向操作班组进行认真交底,必须使工人真正了解操作要点。

、质量控制人员在现场进行重点指导、检查、验收。

、工人按作业指导书认真进行操作,保证每个环节的操作质量。

、按规定做好检查并认真做好记录,取得第一手数据。

、运用数据统计方法,不断进行分析与改进,直至质量控制点验收合格。

、质量控制点实施中应明确工人、质量控制人员的职责。

(3)、工程质量预控

工程质量预控就是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或分项、分部工程,事先分析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隐患,分析可能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实现对工程质量的主动控制。

质量预控示例,以钢筋电焊焊接质量的预控为例。

1)、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

、焊接接头偏心弯折;

、焊条型号或规格不符合要求;

、焊缝的长、宽、厚度不符合要求;

、凹陷、焊瘤、裂纹、烧伤、咬边、气孔、夹渣等缺陷;

2)质量预控措施:

、检查焊接人员有无上岗合格证明,禁止无证上岗;

、焊工正式施焊前,必须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试验;

、每批钢筋焊完后,施工单位自检并按规定取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然后专业监理人员抽查焊接质量,必要时需抽样复查力学性能;

、在检查焊接质量时,应同时抽检焊条的型号。

(4)成品保护

成品保护一般是在施工过程中,某些分项工程已经完成,而其他一些分项工程尚在施工;或是在其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某些部位已完成,而其他部位正在施工。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必须负责对已经完成部分采取妥善措施予以保护,以免因成品缺乏保护或保护不善而造成损伤或污染,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根据建筑产品的特点的不同,可以分别对成品采取“防护”、“包裹”、“覆盖”、“封闭”等保护措施,以及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等来达到保护成品的目的。

四、加强专项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一)、专职检查、分清责任

在班组自检基础上,项目质检员要对各班组的各道工序进行检查,从严要求,对不合格的要立即处理,在检查时必须分清产生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工人操作引起,还是由于施工材料或施工方法引起不合格,查清原因后,对于反复发生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及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对于工人操作引起的不合格,要视情况严重程度对工人采取处罚措施,并及时向操作人员讲明处罚的理由,使工人理解‘松是害,严是爱"的道理。

(二)、定期抽查,总结提高

公司及分公司定期到各项目对工程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定期集中分类,定期开质量分析会,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对各类问题分析总结,针对特别项目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贯彻实施,使各施工管理人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水平。

五、结束语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使用性以及使用者切身利益等方面,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做好质量控制,使质量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确保项目质量,使建筑产品满足项目的使用、安全、美观等功能,最终圆满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上一篇:简论混凝土砌块护坡施工技术 下一篇:简论某商务大厦建筑设计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