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路基的软土地基处理工艺

时间:2022-09-23 09:08:36

试析路基的软土地基处理工艺

摘 要:在我国各种建筑工程项目中,软土地基随处可见,无论是楼房、公路建筑中,基本都有软土地基的分布,尤其公路所涉及到的软土地基更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公路与铁路通常情况下穿越的范围都很大,线路最短的也可达到上百千米,最长可达数千千米,如果对软土地基未进行及时的处理,会给公路带来长期安全隐患。本文主要对公路路路基中的软土地基的处理工艺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公路路基;软土地基;处理工艺

在公路建设工程中,路基是其中主要的部分之一,要保证公路能够正常的投入使用,就必须要确保公路路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要对公路路基性能加以重视,公路的寿命和安全性能的好坏取决于路基的稳定性,如路基过于松软会导致公路使用寿命有所降低,另外还会形成安全隐患,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1 软土与软土地基的基本介绍

所谓软土主要是指在湖泊或沼泽中形成的天然含水量和空隙较大的细粒土,这种席力图通常情况下的抗剪能力较弱,并具备固结时间长、敏感度较强、扰动性较大等物理性质。

在目前我国公路工程行业中尚未对软土地基进行明确的定义,据其他国家公路建筑部门的定义:软土地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一系列细微颗粒的土料构成,这类涂料通常情况下都比较松软,稳定性较差,极易变形。并且很容易受到水的侵蚀影响而出现不均匀沉降和变形。目前日本公路工程建设行业已经对公路软土地基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相应的软土地基分类判定标准。对于软土地基的判定不能只单单的根据地及情况来确定其是否为软土地基,其主要原因在于路基进行填方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同的施工状况,因此要对填方构造物的种类进行分析和判断。应在种类、形式和规模方面为判定基础来判定路基是否为软土路基。

2 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及的主要成因

软土地及的基本性质通常情况下由于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其可预见性较低,如在施工中处理不妥当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2.1 勘察设计不合理。由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勘察设计工作做得不到位或不准确,会直接导致施工队伍的重视程度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忽视了必须处理的软土地基地段的处理工作,这类事件里不胜枚举。

2.2 在得知某地段属于软土地段后,处理工作不及时。在施工过程中常常由于施工队伍度质量安全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对公路的软土地基没有做出及时的处理工作,导致路堤稳定性失调。例如:汕头磊口桥引导位置上的填土过高,导致线外土地出现隆起现象,不但不能保证公路建筑的正常使用,还影响了周边民居受到严重损害。路及稳定性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导致了公路出现不均匀沉降和变形的病害。

2.3 路堤与结构之间出现负摩擦阻力和纵向推挤的作用。这种状况的出现极容易导致桥台处出现变形甚至损坏现象,在软土地基的作用下,可导致软土层出现大规模的沉降和变形,致使桥台或公路的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并形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公路与桥梁发挥自身的使用功能。

3 当今我国对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实施,使我国越来越重视公路工程的建设,经过近年来公路工程的不断实施,我国的公路软土地基防治技术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当今我国公路工程领域中,所采取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通常情况下是采用粉喷桩法以及竖向排水法等。其中采用最为广泛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是塑料排水板土工布处理措施,这种方法不但处理效果十分理想,同时更具有经济性与实用性。

如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有效的施工措施,实际上在软土地基修建公路并不会出现十分严重的问题。只要保证施工工艺正确,并且设计方案十分合理,公路的使用效果不会受到影响。在对软土地段进行公路工程施工之前,应在公路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水文条件、材料供应条件以及投资环境是否合理等各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遵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基本原则,当今我国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工艺较为合理。基本实现了工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技术先进性,同时还有效的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具体处理工艺

4.1 粉体搅拌。粉体搅拌简称为分喷发,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特质的工具和设施,运用空气压缩传送的方式将加固材料与软土地基之间进行融合搅拌,使二者之间充分产生化学反应与物理反应,加强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这是一种理想的处理软土地及的方式,主要是用于淤泥土质加固和杂填土加固工序当中。

4.2 进行合理的路基边坡坡率设计。通常情况下,在公路工程设计环节中,路基边坡坡率的设计标准极为相近,通常情况下的天方路段边坡坡率如下表。护坡道款最合理数值应设计在2米左右,另外护坡道和边坡平台的横坡倾斜度通常情况下为3%左右。

4.3 充分利用砂井来进行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对于软土层为5米以上,20米以下的情况,应充分利用砂井来处理软土层。砂井主要是指利用多种打桩器械祥地集中打入钢管或采用高压喷水和爆破等方式,在软土地基中按照特定排列规律进行钻孔,并向钻孔中灌入较大颗粒的砂石,从而形成砂柱状砂井。这种沙井通常情况下可以在软土层中起到排水疏通管道的作用,故此砂井又被称之为排水砂井。从而将软土层中的水分及时排除,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

4.4 袋装砂井处理法。井陉对固结时间的影响往往小于井距。然而由于很多井陉过小而无法进行施工,又无法对软土地及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当这种状况出现时应采取袋装砂井处理措施,通常情况下装袋砂井的直径都在10厘米以下。相对于普通砂井来说,材料更加节省,装袋砂井也比普通砂井更加节约造价成本,同时具有施工操作便捷等优点,误差小,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也更加明显,装袋砂井的有效深度可高达20米左右。

4.5 换填法。软土地及的强度与稳定性较低,因此无法满足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要求,然而当软土土层厚度较小时,应采取换填法来对其进行处理。可在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过程中,将基础地面以下的软土层全部挖出,然后将挖去的部分内填入稳定性较强的碎石、灰土、高炉干渣等,可有效的增强地基稳定性和强度。

4.6 砂垫层法。砂垫层通常用于工期较为宽松的工程中,砂垫层通常情况下都设置在路堤填土和软土地及之间,其透水性能较好,可以发挥良好的排水功能,能保证填涂在荷载作用下的空隙水能够及时排出,从而有效的避免露地受到水的侵蚀,该层中所采用的砂石层厚度通常情况下为1米到0.6米之间,其宽度比路堤底部宽出0.5米左右。在进行砂垫层的设置是要注意避免被细粒污染所造成排水孔阻塞的现象。在砂垫层的上下还应设置相应的反滤层。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及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的对软土地及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保证公路的寿命和安全性能不会受到影响。通过上述几种软土地基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使公路软土地基病害发生率有所降低,当然这还需要广大公路工程建设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科研,并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周德胜.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及软土地基处理[J].交通标准化,2011,(03)

[2]张林涛.路基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J].建筑科学,2008,(08)

[3]李瑞.路基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7,(33)

[4]岳卫民,刘伟江,周新峰.软土地基的处理[J].山西建筑,2005,(31)

[5]赵俊刚.高速公路工程地质与特殊路基设计[J].山西交通科技,2008,(03)

上一篇:探讨桥梁伸缩缝的质量控制 下一篇: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悬臂浇筑的施工控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