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建筑劳务用工现状调查分析

时间:2022-09-23 08:58:15

苏北地区建筑劳务用工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通过对苏北地区建筑劳务用工的实际调查,对建筑劳务用工的自然状况、收入状况、生活状况、安全状况、劳动保障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关注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无证上岗和劳动保障等问题,揭示苏北地区建筑劳务用工的现状及特点。

关键词:建筑劳务 老龄化 培训 上岗证 用工荒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和宿迁等五市。随着2008年国务院将苏北地区确立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北地区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机会,建筑业也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以徐州市为例,建筑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0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突破了600亿元,全市建筑劳务用工达36万人,建筑业已成为徐州市名符其实的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本文以江苏徐州地区就业的建筑劳务用工为研究对象,把具有以下特征的劳务用工确定为建筑劳务用工:(1)从事砌筑工、钢筋工、模板工、架子工、防水工等建筑生产一线的工作;(2)调查期间处于就业状态。调查样本选取方面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调查工地兼顾市区和郊区,以市区为主;调查的施工企业规模包含大、中、小型企业;样本覆盖的专业包括土建、装饰、水电、桩机;发出问卷共1000份,回收1000份,剔除无效问卷(未提供完整分析信息)11份,获得有效分析问卷989份。

一、徐州市建筑劳务用工自然状况调查与分析

1.来源地状况

本次调查将徐州市建筑劳务用工按省内和省外分别统计(见图1和图2)。调查结果表明,徐州地区从业的建筑劳务用工来自江苏本地482人,占48.79%;安徽262人,占26.51%;河南118人,占11.94%;其余127人,占12.85%(图1)。

图1 徐州地区建筑劳务用工来源全国分布图 图2 徐州地区建筑劳务用工来源省内分布图

分析图1,由于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安徽、河南两省毗邻,同时居民的风俗习惯与邻近的安徽及河南省接近,再加上江苏省经济较这两省经济发达,有较大优势,所以吸引了大量的河南籍和安徽籍的劳务用工就近就业。山东省虽然和江苏省毗邻,但是由于与江苏省同属于经济发达省份,济南以及青岛等城市经济较徐州发达,徐州对山东省的建筑劳务用工吸引力较弱。与此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地建筑劳务人员也选择了徐州作为就业地。

从省内各地分布来看,徐州地区从业的建筑劳务用工来自徐州本地351人,占34.56%;南通50人,占10.37%;宿迁40人,占8.23%;淮安14人,占2.90%;其他27人,占5.60%(图2)。在江苏省内,除徐州本地外,主要来自南通、淮安以及宿迁。宿迁以及淮安籍劳务用工主要由于两市与徐州市距离较近,生活习惯相同,便于返乡照顾家庭等原因。南通籍劳务用工较多主要因为南通建筑业较为发达,优秀建筑施工企业众多且规模较大,承接徐州市域内工程较多,出于同乡信任、语言沟通方便等因素使得南通施工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南通籍建筑劳务人员。

2.年龄状况

图3 徐州地区建筑劳务用工年龄状况分布图

通过本次调查,徐州地区从业的建筑劳务用工中30岁以下106人,占10.72%;30-40岁236人,占23.86%;40岁以上647人,占65.42%(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到,徐州建筑劳务用工年龄呈明显上升趋势。假设在每个年龄区段内,建筑劳务用工均值分布,此次调查30岁以下人数占到样本的10.72%,40岁以上的人数占到样本65.42%。通过加权平均法求得此次调查徐州建筑劳务用工平均年龄为43.913岁,可以预见,徐州地区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已经初步显现。徐州建筑劳务用工年龄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建筑企业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社会对建筑从业人员的歧视,从心理上影响了青年人进入建筑业务工。

3.文化程度及技能培训状况

图4 文化程度分析

通过图4可以看出,徐州地区从业的建筑劳务用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850人,占85.95%;高中学历96人,占9.71%;职高或中专学历33人,占3.36%;大专及本科以上10人,仅占1.01%。

建筑劳务用工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导致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急需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技术水平。受建筑劳务用工所从事工种特点以及工作环境待遇等因素影响,徐州建筑劳务用工仅有8%有上岗证,能做到持证上岗。文化程度低加上无证上岗等因素使得建筑劳务用工职业技能提高受限,其职业生涯晋升机会较少。

出现此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建筑业的劳务人员普遍素质较低,培训机构数量少,培训经费缺乏以及培训项目不够全面,已经难以满足建筑业发展的需要。

二、工资状况调查与分析

1.工资核算与领取方式

通过本次调查,徐州地区从业的建筑劳务用工核算方式主要有:固定计时制工资(61%)、计件制工资(33%)和固定工资(6%)。工资领取方式中,每月领取生活费,年终结算所有工资688人,占69.57%;按月发放,每月结清工资145人,占14.66%;年初核定收入总额,按月发放平均工资4人,占0.40%;按季度领取工资、每月领取生活费,工程竣工计算所有工资等其他支付方式152人,占15.37%。

2.工资满意度状况

在工资的满意度方面,很满意的8人,占0.81%;比较满意的255人,占25.78%;一般的654人,占66.13%;不满意的72人,占7.28%。

三、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

1.工作时间

徐州地区从业的建筑劳务用工每天工作不足8小时8人,占0.81%;8-10小时625人,占63.20%;10-12小时339人,占34.28%;12小时以上17人,占17.19%。

以上数据表明,建筑劳务用工普遍每天工作时间为8至12小时,每周工作56至84小时,严重超出《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中明确提到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作时间。

2.住宿状况

通过本次调查,徐州地区从业的建筑劳务用工单位租房6人,占0.61%;自己租房20人,占2.02%;工地宿舍884人,占89.38%;其他79人,占7.99%。

徐州地区建筑劳务用工对住宿条件很满意21人,占2.12%;比较满意126人,占12.74%;一般744人,占75.22%;不满意98人,占9.91%。大部分建筑劳务用工对于住宿条件是可以接受的,共891人,占90.01%。一方面建筑工地的住宿条件相比以往大有改善,另一方面也与建筑劳务用工本身对住宿条件要求不高有关。

3.饮食状况

徐州地区从业的建筑劳务用工认为食堂伙食质量好65人,占7%;中826人,占83%;差98人,占10%。对食堂卫生很满意16人,占16.18%;比较满意132人,占13.45%;一般751人,占75.94%;不满意90人,占9.10%。大部分建筑劳务用工对食堂伙食质量及卫生是可以接受的。另本次调查的徐州地区全部工地都有食堂,能为工人按时提供饭菜。

四、安全状况调查与分析

1.安全保护用品状况

通过本次调查,所有的建筑劳务用工均领取用人单位发放的安全保护用品,建筑劳务用工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在工作时均都能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等安全设施。

2.安全教育状况

通过本次调查,93.23%建筑劳务用工表示在施工前均已接受安全教育,6.77%建筑劳务用工表示未接受安全教育。目前,施工现场均已按规定建立安全保障体系,现场有专职安全员督促安全施工,进行安全教育。

3.安全设施状况

通过本次调查,徐州地区从业的建筑劳务用工对安全设施很满意145人,占14.66%;比较满意554人,占56.02%;一般276人,占27.91%;不满意14人,占1.42%。通过这一数据表明施工现场安全设施较以前有较大改善,大部分建筑劳务用工对建筑工地安全设施比较放心,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普遍能够得到认可。

五、劳动保障状况调查与分析

1.工资拖欠状况

调查发现,徐州拖欠建筑劳务用工工资现象很少。近年由于徐州市政府不断努力,建筑劳务用工工资拖欠现象有很大改观,仅有2%的劳务用工工资有拖欠现象。目前,由于政府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建筑劳务用工工资拖欠现象得到遏制,按时领取工作权益得到保障。

2.劳动合同状况

通过本次调查,徐州地区建筑劳务用工与用人单位签署合同71人,占7.18%;无合同955,占92.82%。表明绝大多数建筑劳务用工与用人单位只有“口头协定”而无正式劳动合同,为建筑劳务用工管理埋下极大的隐患,严重制约建筑劳务行业的发展,这一现状应引起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六、结论

第一,建筑劳务用工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急需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技术水平,同时建筑劳务用工老龄化趋势加速,必须未雨绸缪,提早从改善建筑劳务用工工作生活环境入手,吸引年轻建筑劳务用工。

第二,建筑劳务用工工资拖欠现象得到遏制,按时领取工资权益得到保障;建筑工地的住宿条件相比以往大有改善,大部分建筑劳务用工对生活现状感到满意。建筑劳务用工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在工作时均都能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等安全设施。

第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建筑劳务用工的学历过低并且培训率低,建筑劳务用工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导致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急需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技术水平;绝大多数建筑劳务用工与用人单位未能按规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为建筑劳务用工管理埋下极大的隐患,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网.徐州市大力推进建筑业实现新跨越[EB/OL].http:///,2011-08-30/2011-12-27

[2]张建武,李楠,王子成.农村外出劳动力工资水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6,4:114-128

[3]朱安峰,吴书安,宋欣慧.中国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1,7:73-74

[4]王飞.建筑行业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33-135

上一篇:印象·海门新教育实验 下一篇:医院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的现状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