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发财 红包拿来

时间:2022-05-06 10:02:20

一个事物被公认为理所当然之后,讨论它的必要性就近乎荒谬。例如“该不该发年终奖?”这个问题的不可讨论性,约等于“可不可以随地吐痰?”主动也罢,被动也罢,但凡有点精气神的企业,多多少少,都会发年终奖。从某种意义上说,年终奖类似汽车的安全带和ABS,由曾经的高端配置,沦落为标准配置。产品的高配变标配,说明顾客价值得到了尊重;福利的高配变标配,说明劳动的价值得到了尊重。年终奖的福利化,说明劳动作为生产要素,相对于土地和资本的地位正在上升。

回顾2012年,除了世界末日平安渡过之外,还有几件事值得关注,一是经济转轨;二是社会转型;三是刘易斯拐点。从表面来看,这三件事似乎不相关,其实在本质上,这三件事,以及年终奖成为标配,都是由一件事引发的,即:刘易斯拐点的到来。

何谓“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是一个时间点,指某个特定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和其他新兴产业对劳动力需求量,超过了由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供应量。简言之,当劳动力需求大于劳动力的供给时,那个时点就叫刘易斯拐点,它因由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而得名。

刘易斯获得197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理由就是“拐点论”。根据他的研究,如果一个经济区域内的劳动力供应大于需求,区域经济就很难完全市场化,需要政府的主动干预,用公共权力限制土地和资本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权重,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下面就用两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刘易斯拐点”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故事一

A城市甲物业公司,招聘保安一名,假定在A市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每月需要1000元,公司把保安的工资设定在1500元/月。招聘广告贴出,张三、李四、王五、陈六、黄七、周八一起来应聘,六人抢一份工作。张三发现竞争激烈,主动提出降薪,给1400就行;李四说他只要1300,王五说1200,陈六说1100,黄七说1000;应该不会再低了吧?周八下了狠心,说给800他就来,而且还帮领导家扛煤气罐,外带教领导家的孩子跆拳道。因为800虽然不够生活,但总比没有强。

原发现象A:在拐点之前,工资水平大致等于最低生活水平。因A现象而形成的继发现象有:

继发现象a1:过度投资,因为工资低,本来应该是工资的那一部分资金留在了企业,变成了利润。过低的工资产生了过高的利润,过多的利润产生了过多的投资。过多的投资导致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导致过度竞争,过度竞争导致恶性竞争。

继发现象a2:产业无法升级,因为工资低,以800块一个月的周八为例,恨不能把一分钱掰成八瓣花。这样,大众消费品就无法升级,因为没有需求,产业升级会成为无源之水。换句话说,张三、李四、王五、陈六、黄七和周八都知道,原生态的牛奶好、非转基因的大豆好、柴鸡比速成鸡好,但没钱,买不起。

继发现象a1和a2联合作用,就有可能引起X型社会病:劣币驱逐良币,生活消费品质量恶化,牛奶有毒、地沟油烧菜、速成鸡翅、皮鞋做胶囊。

故事二

B城市乙物业公司,招聘保安一名,假定在B市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每月需要1000元,公司把保安的工资设定在1500元/月。招聘广告贴出,张三、李四、王五、陈六、黄七、周八一起来应聘,六人抢一份工作。张三发现竞争激烈,说自己小学当过大队长,有领导能力;李四说自己中学当过团支部书记,思想品德高尚;王五说他有大学文凭;陈六是本科学历加英语六级,黄七有双学士学历;周八技压群雄,身长八尺、海归硕士、英语同传、跆拳道黑带、奥数世界冠军。经过海选、初选、资格赛、复赛、决赛和终极PK,他终于成了一位光荣的保安!

原生现象B:在拐点之前,教育与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战胜对手,而不是为了创造价值。

继生现象b1:过度进化,面对汹涌的求职者,企业只有制定一系列看似合理,但与绩效不相关的招聘标准,才能公平合理地淘汰掉绝大多数候选人。在这种形式下,招聘标准只是用来淘汰人的,和工作中的绩效表现并没多大关系。为了找工作,求职者自然就要学很多没意义的东西,类似雄孔雀为了找到雌孔雀,长了个漂亮的大尾巴,可是尾巴越大,越容易被狐狸消灭,这种由选择偏好推动,朝着不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的进化,在生物学中叫做过度进化。

继生现象b2:囚徒困境,张三、李四、王五都知道,做保安既不需要奥数,也不需要英语六级,但为了找份工作,只好硬着头皮学,甚至还逼着孩子学,希望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所有的家长都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奥数和英语都从娃娃抓起,除了把童年的美好毁了之外,再无其他收益。

继发现象b1和b2联合作用,就有可能引起Y型社会病:重文凭、重证书、重考试、轻能力,对儿童不友好。加上前面说过的X型社会病,就会出现假文凭、学历造假、学术泡沫、课程掺水。

继发现象b1和b2联合作用,还可以引起Z型社会病:丛林社会,他人即是地狱。在这种社会中,个体都很强,一个人是一条龙,团队精神差,三个人是一条虫。这种社会的效率来源也主要是来自于个体,系统和组织的效率低。

总结一下,刘易斯拐点之前,可能出现三种社会病:X型的劣币驱逐良币、Y型的过度进化和Z型的丛林社会。

拐点后的人力资源管理

拐点之后,薪酬会持续上涨,年底双薪、年终奖和带薪休假会逐步普及为标准配置的福利。任何一种配置成为标配之后,就不再能打动消费者。当年终奖成为标配福利之后,就要开发其他激励和人员保留的手段,可以考虑的手段有:

1.项目化管理

把原有以人为中心的“岗位”重新规划成以任务为中心的“项目”,例如把“手机设计工程师”这个岗位理解为由美术设计、工业设计、功能设计、定位设计和体验设计,五种任务构成的项目。原来需要懂美术、懂工艺、懂应用、懂营销、懂体验的天才型手机设计师,项目化改造后,需要的是美术专家、工艺专家、应用专家、营销专家和体验专家,由专业团队取代个人英雄。项目化管理的好处很明显:

(1)专业高度,项目化管理降低了对能力宽度的要求,用来换取对专业高度的要求。

(2)工作难度,项目化管理降低了个人的工作难度,因此也缩短了成长周期。

(3)团队精神,项目化管理的基础是团队合作,降低对个人的依赖。

同时,项目化管理的坏处也很明显:

(1)责任消失,由团队完成的任务,个人的责任消失,绩效考核很难落实到人,有可能演变成新的大锅饭。

(2)效率下降,项目化管理的初期,团队的沟通和组织协调会延长流程周期,效率可能比个人化的岗位还有低。

(3)文化冲突,个人化岗位时期形成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与项目化管理所需要的文化、结构、机制有冲突。

2.员工体验管理

这里指的是员工体验的规划与管理,以预先设定的情绪、感受和思维活动为目标,站在员工的立场,把工作活动和工作场所中的各种要素重新审视和规划,以实现积极体验的传递、突出和强化。例如,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先进行消防逃生讲解、急救训练、自我情绪管理培训,然后再进行企业文化讲解、工作任务讲解,这种安排顺序,让新员工觉得公司把人的价值放在商业利益之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再例如,公司卫生间的手纸,如果标准配置是得宝纸,再让他接受低端品牌手纸就近乎荒谬,他跳槽的冲动都会因此大大下降。

员工体验管理的核心是尊重人性,重点是突破阈限,通过不可模仿的差异化,形成核心竞争力。

(1)尊重人性,当个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满足之后,受人尊重的需求就开始显现。现代社会的假想前提,是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员工不再是组织附庸。

(2)突破阈限,阈限是留下心理痕迹的刺激量,低于阈限的刺激则不被感知。例如员工过生日,发一张由领导签名的生日卡,已经低于绝大多数人的阈限值。中秋节发一盒月饼,也是做了不被感知,但不做就近乎荒谬的事情。员工生日,寄一封感谢信给员工的母亲,中秋节快递一盒月饼给员工的老师,则是突破阈限的事。

(3)不可模仿,理论上来说,不可模仿的做法是没有的。例如过生日给母亲寄感谢信、中秋节给老师快递月饼,这种事一听就会做。事实上,不可模仿的差异化很多。例如,在企业文化层面,明文规定,对上级直呼其名,不为上级做类似拎包、打伞、泡茶、冲咖啡之类的私事。

项目化管理的重点是管事,以提高资源效率为目标;员工体验管理的重点是管人,以快乐工作为目标。拐点后的人力资源管理,由过去单一的效率导向,变成效率和感受的双重导向。

最后,总结一下,刘易斯拐点来没来,并不要紧,因为劳动力供应趋紧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什么时候是拐点,并且不影响薪酬福利持续上涨的局面。如果今天讨论“年终奖该不该发”,只是近乎荒谬,那么再过几年,讨论这个问题就是彻底的荒诞。

上一篇: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下一篇:面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