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普通高中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时间:2022-09-23 08:12:45

如何搞好普通高中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近年来,随着艺考热的持续升温,美术考生人数逐年增加,各高中学校纷纷办起了美术特长班,都把美术高考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期望在美术高考方面获得更大的突破。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如何搞好普通高中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工作?从而适应学校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从教20余年,有10多年的美术高考专业教学经历,在美术专业教学方面积累了一些初浅的经验,现在我晒出来给大家一起分享,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抓好选苗工作

选苗很重要,在选苗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品质好,让“学画,先学做人”这一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要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选择美术和选择普通文理科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我们是特长生不是特殊生,事事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片面地认为:搞艺术的就可以自由随便一些,男生可以留长发,女生可以染发,着装也要奇特,这就是所谓艺术家的个性。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艺术是一门崇高的职业,它注重的是其本质的东西,而不是表面的现象,它要求从事这门职业的人要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和较深的涵养。如果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养成一种自由散漫的习气,对自己今后的发展不利。

2.要求学生有绘画方面的兴趣和素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干什么事情,如果失去了兴趣,就一定不会有成效。有些学校为了片面地追求上线率,让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学美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确实对绘画没有兴趣,或者根本不具备绘画方面的基本素质,被迫进入美术班,可想而知,这部分学生在绘画方面不会有很大进步的,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慎重对待选苗工作,不能过于仓促,急于求成。要多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学生,把品质好,真正喜欢美术和在这方面有较好素质的学生选进我们的美术班。

二、打牢专业基础,科学指导,加强情感投入

1.在专业辅导中,首先要抓好素描基础训练,前苏联著名美术教育家契斯恰柯夫着重指出:“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如果没有素描,那就不可能有艺术的高度”。由此可见,素描在绘画中的重要性,素描是绘画造型艺术的基础,画不好素描,下一步的速写、色彩也不可能画好,教师应放低起点,从“零”开始,从最简单的几何形体入手,正确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步骤,画无定法,但切实掌握一种好的方法和作画步骤,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基础素描的一般作画方法和步骤:

⑴仔细观察。在面对物象的时候,不能急于动笔,要抓住对所描绘物象的第一感受,找出其特点,在头脑中设想一下,我应该怎样去表现,最后的画面效果将会是什么样子。整体地观察,眼睛不能只盯在某一局部,要从大处着眼。

⑵确立构图。构图,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现代绘画中称为构成,新老观念虽有不同,但基本含义还是共通的。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谢赫将“经营位置”列入“六法”之中,从理论上明确了构图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人们在欣赏一幅作品时,首先看到的是它的画面布局,即构图,它直接关系到一幅画的成败。好的构图的标准,通俗地说就是画面让人看了感觉舒服,这样才会带给人美感。在构图时,要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定点切形,即确立物象在画面中的上下左右的位置,然后用直线切出物象的外形,要注意构图要适中,如果太大,会显得画面特别拥挤,给人窒息的感觉;若太小,会使画面显得特别单调,给人空洞的感觉。

⑶分大明暗。构图完成后,就要确定光源,画素描要确定一个方向来光,光线散了,无法表现形体。光源确定后,下一步就要找出明暗交界线,分出大的明暗关系。明暗交界线在画面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在形体的转折处,是亮部和暗部的交界线,只有找准了明暗交界线才能更好地塑造形体,要找准它,就要对形体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形体结构的透视变化规律。这一步要舍去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不可死扣局部。

⑷深入刻画。在大的明暗关系的基础上,抓住明暗交界线,按照这样一个作画顺序:明暗交界线——暗部过渡面——反光——投影——亮部过渡面——背景,这样的步骤重复3—5遍,画面效果就出来了。在这一阶段中,要特别注意正确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包括亮部与亮部色调的比较,暗部与暗部色调的比较,亮部与暗部色调的比较等等。这一阶段要注意,控制好色调的变化,特别是暗部的反光部分不可画的太亮,要把它统一在暗部当中,亮部的色调不要画过,特别是中间色调的处理。深入刻画阶段,不是画得越细越好,这是对深入刻画的误解。深入并不是要画出对象的所有细节,也不是越细越深入,关键是要使所表现的形体更为确切、有虚实变化、造型更为概括、画面更为完整。

⑸整体调整。在深入刻画阶段,可能会出现局部的调子太孤立、跳跃,画面显得琐碎、灰暗。这时候就需要回到对物象的第一印象上来调整处理画面。对所表现的物象进行概括和艺术处理,或加强或减弱,要舍得“忍痛割爱”以突出主体。让局部服从于整体,用整体来统帅局部。调整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形体结构是否准确;色调关系是否明朗;物象的质感是否表现出来;画面整体感如何。通过调整,使画面效果明快、响亮,整体感强。

因为绘画需要一个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一开始学生可能进步很慢,教师不能着急,要有耐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解答,切忌打击挖苦学生。随时发现学生在绘画中的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树立起坚定的信心,是成功的关键。

2.由于每个学生的专业素质不一样,专业进步的程度也会不同,悟性较好的学生,专业进步较快,反之,则较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因材施教:

⑴给学生逐一制定训练计划和目标,实行分层辅导教学,规定哪些学生在什么时间内达到什么水平,不能只抓进步较快的学生而冷落其他学生。

⑵优化组合,分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有几个专业较好的学生,和专业进步稍慢的学生,让学生带学生,成效会很显著。因为学生较多,靠一个教师的力量确实有点力不从心,再说学生之间也便于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上一篇:做好语文课堂教的“减法” 下一篇:高中体育课分组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