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23 07:55:52

谈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大学生各种压力增大,从而引发了更多的心理问题。各高校也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纷纷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了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愈加尖锐,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学业问题

(1)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力是激发学习、维持学习并将学习导向某一目标的原动力,是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如果缺乏学习动力,就将失去为理想奋斗的航向。(2)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学生以考入理想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缺乏长远目标,一旦考上大学,实现近景目标,就进人了“动力真空带”,出现厌学情绪。

2,情绪问题

(1)抑郁。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亲和感差,连续的考试失败、失去亲人、失恋、同学感情失和等都是抑郁的直接诱因。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常伴有身体不适、睡眠不足、心情压抑、无精打采、什么活动都懒于参加,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2)情绪失衡。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情绪波动大,喜怒无常,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考试失败、情感受挫而一蹶不振,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3,人际关系问题

(1)人际关系不适。进入大学,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多少有些不适。很多学生对大学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2)社交不良。有些大学生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能力与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满了兴趣,却又担心失败,从而影响了其潜能的发挥。

4,焦虑问题

(1)自我焦虑。青年时期比任何年龄更关注自己在他人尤其是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学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长相、胖瘦、高矮、能力、魄力、魅力,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2)考试焦虑。大学考试对基础较差,有过考试失败经历的学生尤其突出,他们无端担心考试失败,甚至产生了厌倦考试的心理。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研究表明,导致心理疾病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当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更是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1,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后,是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没能效开展起来,一方面学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从而使学生没能了解到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导致多数大学生缺少心理健康的意识。因而一旦在学业、事业、感情等方面遭遇困难或挫折就表现的差强人意,心理健康意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

2,社会环境的改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具体来讲,第一,在个人追求方面,由于自我利益和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和实现又不能正确面对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第二,转型期阶段,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良现象、违法违纪现象,这些现象会使本来渴望公平的大学生们感到失望和难以忍受,导致有些学生心理发生重大改变,甚至心理失衡。

3,大学生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人的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面临着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适应问题。其一,随着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学生对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生理发育、两性关系、恋爱等方面经常出现心理困惑和障碍。其二,大学生独立性增强,开始积极思考人生,不断自我反省,探索自我,经历着种种内心自我评价与认知的矛盾和迷惘,情绪起伏大,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三、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来自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诸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也需要引起学生、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关注。

1,引导大学生关注个体心理健康

(1)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密不可分。对大学生而言,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作息、平衡膳食、科学用脑、劳逸结合、积极休闲、适量运动。(2)培养和完善人格。人格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当正确评价客观事物,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善于管理情绪,体验正常的情绪情感,主动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与学校生活。

2,学校建立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

(1)建立心理咨询网络。各高校应该建立以校级心理咨询机构或者校医院为主体,以院系的心理咨询室为辅助的心理咨询机构网。在作为主体的校级心理咨询机构或者校医院中,应该配有经验丰富的心理教师或者心理医生,主要负责本校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并负责对全体成员的培训,以及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的个别咨询。

(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各院系应当为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由各院系心理咨询机构负责保管,并定期通过心理测量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记录在案。只有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上一篇:新课改下的政治学科概念教学 下一篇:以耗散结构理论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