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学习的乐趣

时间:2022-09-23 07:28:48

找回学习的乐趣

【摘要】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教育获得了更好的条件,同时学生学习乐趣的失去也非常严重。学生学习乐趣的失去,危害也非常大,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作者通过访问调查,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用辩证的思维从其成因、解决方法两方面进行一定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学习乐趣辍学成因解决方法

正文

如果把高中毕业生的数字和幼儿园入园的孩子数字对比一下,将会发现一个让社会惊讶的现实。比如新乡市有一个县,总人口近80万,但是2011年中招报名人数略微超过4千人,难道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真的只有区区4千余人吗?更可怕的是每天都在产生新的厌学的学生,每到新旧学期交接时,都会有一批学生告别高中校园而选择辍学。这是为什么?我们怎么办?

我们知道,几乎每一个人在孩童时期都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有“非弄明白不可”的兴致。作为孩子的家长,也会为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哪怕再微不足道,大大地夸耀一番,给个奖励。可好景不长,慢慢地除了少数“精英”似得学生,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学习慢慢地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家长和老师给予学生的鼓励越来越少,甚至连进步不大也会招致批评。

其实,每一个人都从内心渴望成功、渴望被承认。学生的兴趣被“水”浇灭了。作为应该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找回失去的乐趣,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会成长。然而,问题的关键是“作为老师的我们该怎么去解决这一问题”。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也就是说,看看“水”是谁泼的,泼了哪几盆水,火到底怎么样了。

以下是几位学生朋友对此问题的网上留言:a、开始的时候无论曾经的“好与坏”,年少的我们都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进入学校。希望能借着这个新起点有一个新的开始,但是,因为个人信念的缺失和不坚定,同学之间互相以过去的眼光去设定一个人的以后。再加上某些人“有教有类”思想的膨胀。使得一个原本迷途知返的心再一次陷入彷徨。b、每个学生都是抱着做好学生的愿望进学校的,可是为什么最后差距那么大呢?原因就在老师啦,常言道: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我说老师才是最大的兴趣,一个学生如果特喜欢哪个老师,就会特别用功学那门课。当老师最大的切入点就是博得学生的喜爱,不要用有色眼睛看学生,不要断言学生的未来。三年反思成名师。C、希望老师给每个学生更多的关注。d、路是自己走的,老师只是引路人,老师只能算是客观因素,主要还是看自己能否抵住外来的诱惑。老师可以适当帮助学生,但是却不能勉强学生,那样会适得其反。这几位的留言虽不全面,但是说出了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教师,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也有过许多思考、无奈和探索。我觉得,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外部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足以改变他们的一生。一次次的思考,我个人觉得有这样几盆“冷水”先后泼向了学生。一是教师的冷漠。有些教师仅仅把学生当成“工作的对象”,而不是作为需要培育的树苗。对学生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没有灵活、生动、形象的手法,批评、责骂和体罚成了不可或缺的法宝。还有些教师因为担心不理智的学生家长无理取闹,对问题学生采取“你不捣乱我不管理、你不学习我不干涉”的处理方式,使得一些学生早早的就成了“教室里的流浪儿”;如果学校把学生的成绩与教师的绩效挂钩的话,问题学生就会被“自动退学”或“自愿留级”。如此,学生的学习乐趣怎能增长?怎么会不辍学?有的教师甚至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表现或改错进程,这是不是“过”了点?二是社会的非正常表现。比如社会上有一种现象令人对上学的意义产生疑问,“没有上过几年学的当老板,大学毕业的当雇员”。在家的只要肯吃苦,钱并不少挣,还落个自由自在;大学毕业的辛辛苦苦上班,钱也不多挣,还得受各种约束。这些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影响颇大。如某镇有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15、16岁就辍学进纺织厂当起纺织女工,每月挣2000元上下,而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超过2000元的也不是太多,对上学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三是家长的不懂和不负责任。农村不少学生的父母多是同龄人中的失学者,他们中的普通人渴望子女能圆自己的上学梦,望子成龙心切,但是却教子无方,不知道和老师、学校配合,仅凭自己当年的感觉“控制”自己的子女,他们没有去开发和呵护孩子的学习兴趣、锻炼提高孩子的能力,而是一味地对学生提出成绩上的要求,正所谓“爱子心切,方法误人。”他们中的暴发户们,多半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和学校的价值,更不懂得去尊重和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挑毛病的时候多、怂孩子的时候多、说别人不是的时候多,他们人可能不错,但是在教育学生方面更多的时候不是合作者或不是好的合作者,老师唱起了独角戏,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绩及学习的兴趣也时好时坏,他们的结局更多的是辍学。四是教育评价激励机制对教师的负面影响。成绩定优劣的评价机制往往只看最后的成绩,不看不同学生的起点的差异,不看不同学校校情的明显差异。这极大地打击了普通学校教师教学、改革积极性,因为好成绩对他们来说就是镜中花。另外,在条件差的农村学校工作待遇还不如在条件好的县城学校工作,老师也是人,也要生活,也有尊严。在这种情形下,教师缺失了动力,可以想象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会怎样?只要这种机制以没有得到合理改革,教师就不可能真真正正搞素质教育,他们势必会少了些耐心、多了些急功近利。而学生也只能从“考出好成绩”中品尝老师、家长对他们的认可,品尝学习的乐趣。而更多的学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品尝到的是学习的苦涩和辛劳,感受到的是人际的冷漠和无助。他们的乐趣在消减。五是学生自己也在给自己降温。他们在自身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下,在外界的种种暗示下,不断强化着“我不行、我学不会、学习没意思”的消极念头,特别是高中生,他们找了各种理由为自己的怕苦和不思进取找借口。如此几盆冷水不断地浇,“学习乐趣”这把火总会死掉的。我们该怎么办呢?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不会束手待毙。我们是职业教师,干的就是和落后思想落后势力争人的事,我们的目标是尽全力争到更多的人,把他们培养成“四有新人”。首先,我们无法改变社会,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现实中的积极因素服务于我们的工作。社会上虽然有不学无术但家财万贯的人,但是也有更多因没有知识无法再进一步的人,更有因学识渊博而受人尊重且非常富有的人,后两种人会成为我们可以借助的教育资源。只要我们积极找,总会找到的。其次,我们无法让家长听命于我们,但是我们可以影响他们。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机会向学生家长展示我们的付出和学生的进步,使他们认可我们的工作,进而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还可以在学生家长中找到“知音”,和他们保持经常的沟通,使他们的孩子更快的成长,这种示范效应会让其他家长改变对学校和老师的不好印象。第三,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可塑性大,只要我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把握教育时机,学生会欣然接受我们的教育的,如果我们再丰富一下我们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手法,学生是会“爱上”学习的。

比如:小恩小惠式的阶段式激励、积极观念基本能力培养的长期引导、进步时的提醒和激励、退步时的鼓励和诱导、以及合理照顾学生自尊心的批评和责罚。第四,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一心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那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吧;如果我们想普救众生,那就把学生当成一个生命去看待;如果我们想让学生亲近我们,那我们就要懂得主动亲近学生。我们可以恨他(恨铁不成钢)但不放弃他,可以磨他(养成好习惯、好性格)但不伤害他,可以爱他、呵护他但不溺爱他、放纵他。比如一个叫“风”的学生,迟到是家常便饭。起初我让他在我面前发誓“不迟到”,效果不佳;后来让他在所有迟到的学生面前发誓,效果仍不理想;然后,我让他在全班学生面前发誓“以后再也不迟到了”,同时找人故意打击她的发誓行为,直到他哭着喊出了自己的誓言。后来他几乎成了出勤标兵。

学生可能是顽石,但却是一块会变化的顽石。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行动,也许顽石会变成金子、玉石或是石头艺术品,最少会成为铺路石。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升之道 下一篇:课堂设计中就“如何引起学生的反应与参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