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13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3 06:50:10

综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13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头针、体针(包括速刺和留针)和电针综合疗法治疗中风130例(治疗组),与单纯采用体针治疗70例(对照组)对照,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8%,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61.4%和88.6%。结论:两组愈显率和有效率均有明显差异(P

关键词中风针灸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140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月~2009年6月2组病例来自门诊76例,住院124例,随机分为综合针灸疗法组(治疗组)130例,单纯体针组(对照组)70例。治疗组门诊48例,住院82例;其中男69例,女61例;年龄37~72岁;病程6小时~3个月;第1次发病者107例,第2次发病者19例,第3次发病者4例;左侧肢体瘫痪者68例,右侧62例;脑梗死84例,脑出血46例;伴失语者65例,伴感觉障碍者50例,伴吞咽障碍者23例,伴排尿障碍者38例,伴共济运动障碍者15例。对照组门诊28例,住院42例;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41~70岁;病程12小时~3个月;第1次发病者57例,第2次发病者11例,第3次发病者2例;左侧肢体瘫痪者37例,右侧33例;脑梗死48例,脑出血22例;伴失语者35例,伴感觉障碍者23例,伴吞咽障碍者8例,伴排尿障碍者19例,伴共济运动障碍者8例。

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病位、病理性质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方法:脑梗死患者病情稳定者均在48小时内开始针刺,脑溢血患者病情稳定者一般在1周后开始针刺。

治疗组:(1)头针:患者坐位,取顶中线、偏瘫对侧顶颞前斜线。针刺顶颞前斜线时将前神聪穴至悬厘穴划分为5等分,选1.5寸毫针从上至下,在每一等分点上各进一针,进针时快速直刺至皮下,然后平刺,推针法进针至肌层,固定不提插,使每个针的针柄在一条直线上。留针30~40分钟,出针时捻转5分钟,同时配合肢体被动运动。(2)体针:①速刺:患者坐位,取风池(双)、风府、大椎,快速进针,中等强度刺激,得气后出针;然后令患者平卧,术者或家属帮患者举起患侧上肢,取极泉、少海、内关、神门穴,快速进针,较强度刺激,极泉穴要求针感传至小指,内关穴要求传至中指为佳,然后出针;术者帮患者抬起下肢,快速刺委中穴,要求下肢抽动后出针。②留针:面部取四白(双)、水沟,水沟行雀啄针法,要求眼球湿润为度;上肢取患侧肩、曲池、尺泽、手三里、四渎、外关、合谷透三间;下肢取髀关、伏兔、阴市、血海、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悬钟、三阴交、太溪、太冲;腹部取盲俞(双)、天枢(双),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40分钟。(3)电针:选华佗牌SDZ-Ⅱ型电子针疗仪,头针接顶颞前斜线的第1、2、4针(从上至下)及顶中线;体针上肢接肩、合谷;下肢接伏兔、太冲。波型选择疏密波或断续波,频率以200次/分为佳,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时间为30~40分钟。(4)随症选穴:失语者加上廉泉、通里、丰隆、金津(放血)、玉液(放血);感觉障碍加头针顶颞后斜线;吞咽障碍加颈百劳、人迎、水突、廉泉;口歪者加内地仓、夹承浆、禾;排尿障碍加次、会阳、肾俞;共济运动障碍加头针枕下旁线、天柱穴。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对照组:单纯采用体针治疗,选穴、手法和时间同治疗组。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建议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进行评定。①临床治愈:积分为0~10分,生活能自理,能独立行走,肌力提高2级以上,达4~5级;②显效:积分为11~20分,生活基本自理,能扶杖行走,肌力提高2级以上,达3~4级;③有效:积分为21~35分,生活需人帮助,患肢能做部分功能活动,肌力提高1级以上,达2~3级;④无效:积分36~45分,生活不能自理,患肢功能活动无改善,肌力无好转,仍为0~1级。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见表1。

讨论

中风已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于第2位[2]。中风之发生,主要是由于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脾、肾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饮酒劳累、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不相维系的危重证候。因此治疗以阴阳经穴位同选,目的是疏通阴阳,调和气血。取阳明经肩、手三里、合谷、髀关、伏兔、足三里等穴,使气血通畅,正气旺盛,则运动功能易于恢复;取手少阴心经极泉、少海、神门,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督脉水沟、风府、大椎穴,醒脑开窍,安神定志,调理髓海,促进大脑生理功能的恢复;取足少阴肾经肓俞、太溪,足太阴脾经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足厥阴肝经太冲穴,滋阴降火,生精益髓,充盈,则阳气自降敛,故疾病自然向愈。

头穴可以增强改善病灶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相应侧枝循环的建立,使该局部缺血区的脑血流障碍得以改善,也可以促使因出血灶压迫,兴奋性受抑制而处于休克或休眠状态下的脑细胞觉醒并迅速恢复其兴奋性,进而促使患者的功能得以恢复[3]。综合针灸疗法是将头针、体针、电针的疗效熔于一体,相互补充,相互叠加,疗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特别是疗效显著,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2候熙德.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8.

3江钢辉,李艳慧,杨文辉.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上海针灸杂志,1998,17(2):6.

上一篇: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0例疗效... 下一篇:自拟升白汤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