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博物馆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时间:2022-09-23 06:26:08

烟台博物馆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摘要]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窗口,通过博物馆可以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甚至是发展现状及前景。我国的博物馆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作为博物馆体系中的基层博物馆,肩负着弘扬当地历史文化的重任,地域文化和博物馆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分析烟台博物馆业的发展现状,对烟台博物馆的发展前景提出若干思考。

[关键词]博物馆 文化 发展

前言

近来年,随着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推进,中国博物馆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烟台作为经济强市、文化大市,博物馆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一、烟台博物馆业的发展现状

(一)现状概况

2011年末烟台市拥有博物馆数十所,其中,文物行政部门所属博物馆11所,其余为非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行业性博物馆以及民办博物馆。众多博物馆中,既有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文物行政部门所属博物馆,如烟台市博物馆;又有近年来新建的行业性博物馆,如烟台自然博物馆、北极星钟表文化博物馆;更有众多企业及个人举办的新兴民办博物馆,如烟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招远黄金博物馆。

(二)存在不足

1、数量较少、级别较低

据国家文物局的《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3415所。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83所,二级博物馆171所,三级博物馆288所。烟台拥有入录博物馆13所,其中,国家二级博物馆2所,三级博物馆2所。众多行业性博物馆及民办博物馆因各种原因,未能进入“名录”。

烟台博物馆数量及规模在省内处于较高水平,在入名录的博物馆中,烟台13所(国家二级博物馆2所、三级博物馆2所)、青岛17所(国家一级博物馆2所、二级博物馆2所、三级博物馆2所)、济南12所(国家二级博物馆2所,三级博物馆1所),但与国内级别相当的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昆明市进入“名录”的博物馆有20家;成都市进入“名录”的博物馆有69家,其中大学博物馆4所,民办博物馆37所。

2、展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烟台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博物馆中,除近年来新建、改建的博物馆外,大多采取经典的橱窗式陈列法、静态陈列法等展陈形式,藏品更新速度慢,互动项目少,缺乏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吸引力。众多企业、私人运营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因技术、人员原因,处于较低的水平。对藏品的研究不足、保存条件差,缺乏对破损藏品的修复手段。

3、经营、开发性活动匮乏

虽然博物馆是非营利性机构,但可以从事合法的经营活动,从事与自身性质、职能和社会形象相符的经营活动,通过提供社会需要的物品和服务获得超出成本的合理限度的收益。与国内其他博物馆相比,除少数企业运营的民办博物馆外,烟台大多数博物馆的经营开发处于较低水平:宣传力度不足;临时展览较少;与旅游产业的衔接不足;经营产品缺少自身特色和地域特色,局限于书籍、小纪念品等,销售量有限;书店、快餐店等延伸产品不足。

二、烟台博物馆业的前景展望

(一)发展需求

烟台市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20位、人口约651万,拥有发展博物馆得天独厚的人力、物质基础。2011年烟台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42元,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3000美元结构变化临界点,群众对社会公共服务,特别是文化服务的需求将出现极大的增长[1];烟台旅游资源丰富,海光山色秀丽,每年有大量的游客来烟旅游,为博物馆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需求牵引。

(二)发展方式

1、发挥协会作用、促进博物馆间交流合作

烟台市博物馆协会的成立,为烟台市博物馆业的发展拉开了崭新的一幕。对整合各博物馆的专业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队伍,对烟台博物馆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博物馆间开展广泛的藏品交流活动,进行藏品的鉴定、保存、修复工作,将极大的提升烟台博物馆业的整体水平。

2、发挥比较优势,新建专业类博物馆

烟台拥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葡萄酒、水果、海产、餐饮、黄金产业在全国都拥有重要地位,作为产业链延伸的重要组成,相关产业和特色性博物馆的发展大有前途,可鼓励、促进企业及个人投资兴建相关类型博物馆。烟台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图书、档案、自然类标本资源,国内外的经验证明,采取校史馆、档案馆、实验室改扩建工程,发动校友捐赠,可建设小而精的专业性高校博物馆。

3、开发内涵优势,构建新型服务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博物馆三大基本职能之一“教育职能”,已深化为“社会服务职能” [2]。这就要求将市场营销的科学理念、策略和技术方法等,适当引入博物馆的服务实践当中,吸引更多的观众真正来使用博物馆,从中获得有助于个人发展和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各博物馆可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和内涵优势,对接旅游产业,进行特色商品的开发,加强博物馆的附属商店、书店、咖啡馆和快餐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延伸产品,适当增加博物馆的经济效益,进而在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促进博物馆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促进博物馆社会效益的实现[3]。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业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谨以此文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人关心、支持烟台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1] 熊汉富. 我国居民家庭消费发展趋势探析[J]. 消费经济. 2005,(05): 39-42

[2].马自树.关于博物馆社会服务问题[J].中国博物馆,2006,(2):42-47

[3]. 元保祥.论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开发[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160-162

上一篇: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运营机制的探讨 下一篇:轻武器新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