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年人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2-08-14 04:03:43

浅析老年人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 要]老年市场和老年产业如同老龄问题一样,已成为21世纪的社会热点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和全国老龄委员会提供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员最多的国家。因此老年人已构成了旅游人口中颇具规模的一支队伍,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分析了老年人旅游的条件和特点,指出了老年人旅游市场的现状,提出了老年人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老年人 老龄化社会 旅游市场

一、老年人旅游的条件和特点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老年人口已达6亿,全球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和地区已达72个;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7%。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的增加,客观上要求社会能提供更多的满足老年人需要的旅游产品,近几年,一些与老年人旅游活动相关的名字如“夕阳红之旅”、“银发旅游”、“孝敬爸妈游”等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体的旅游版面。旅游被认为是年轻人专利的观念早已过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老年人旅游正以蓬勃的态势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

(一)老年人旅游的条件

促成我国老年人外出旅游的条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老年人有外出旅游的需要,这是最基本的因素;其次是社会环境的鼓励和推动,为老年人外出旅游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旅游行为的产生,其直接的心理动机是人的动机,而隐藏在动机背后的原因则是人的需要。比如知识的需要、见闻的需要、欢乐的需要、治疗的需要、修养的需要、运动的需要等等。而老年人最常见的需要就是欢乐的需要、治疗的需要、修养的需要。所以休闲度假游和温泉疗养游会深受老年团体的喜爱。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支付各种费用的能力。当一个人的经济收入仅能够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时,那么他就不会有更多的财力去支付旅游的开销,也就不能产生外出旅游的想法。老年人,特别是城市中的老年人,工作一辈子退休后,多少会有些积蓄,加上他们时间充足,退休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外出旅游的条件更成熟,外出旅游的可能性会更大。

(二)老年人旅游的特点

人进入老年期以后,生理条件的变化,人生阅历的丰富,以及长期消费行为经验的累积等等使他们的消费心理与其他年龄阶段的消费群体的心理不一样,有着属于他们这个年龄层的特色。

1. 对旅游目的地选择性强,对出游活动的安排比较慎重。老年人已经失去了青年人所具有的对旅游活动中探险成分的好奇,因此,出发前会通过各种媒体,对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作尽可能详尽的了解,并力求提前安排。

2. 以纯旅游活动为主,在旅游消费支出中,基本上全部用于旅程中的吃、住、行、游、娱,很少购物。

3. 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传统文化、休闲度假式、温泉疗养式,是对老年游客吸引力最大的旅游产品。

二、老年旅游市场现状

虽然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相对老年消费群体的扩大,为老年人提品和消费的市场却显得相对滞后。一些企业尚未看到老年市场的巨大潜力,忽视老年市场的开发,使得老年市场长期被冷落,形成了老年市场供求失衡的现状。就旅游行业而言,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传统思想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了旅游者的行列,这必将形成一定规模的老年旅游市场。目前,我国的老年人旅游社组团市场客源主要来自城市,比如政府机关,各企业的离退休人员。老年旅游市场的现状主要是:

(一)利润低

我国老年人大多数有勤俭节约的习惯,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而且多数以经济旅游为主,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日趋科学、实用、理智。此外,老年人购物消费能力相对较弱,使得通过购物弥补旅游产品低报价的运作方式无法经营,旅行社“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想法落空。由于老年人年龄大等身体原因,许多家属要求旅行社派随团医生照顾,无形中增加了“老人游”的成本,这些安全问题也使得旅行社不愿意开展这项业务。

(二)要求高

老年游客对旅行中安全保障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较高,并且老年游客对整个旅游行程较为挑剔,要求安全,舒适,做到劳逸结合,活动量不能太大等,对住宿、餐饮的要求很高,需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对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能力要求相对较严。工作人员要有耐心,旅游时要放慢速度,预防事故的发生,并且要关注健康,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无形中给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加大了工作难度。这也使得众多旅行社不愿意开展这项业务。

(三)市场不完善

目前,旅游市场中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旅游产品不是很多。已开发的产品存在雷同现象,且对游客吸引力不强。同时,老年旅游市场管理不够规范,部分旅行社针对老年人对价格的关注以及鉴别力相对较低的特点,虚假信息,推出低价旅游线路,或者打出零团费的招牌,却在旅行途中增加自费项目,导致消费者上当受骗,扰乱了正常的旅游市场秩序。

三、老年人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老年人旅游的比例已占到旅游市场的20%左右,在旅游淡季,这一份额达到50%以上。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60岁及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分别为16.23%和11.30%,2030年为22.34%和15.21%,2040年为25%和20%。到2030年中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而到了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5.2%,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而据资料显示,在这个快速增长的老年市场中,我国已经有30%的老人先后进行了出游。专家预言:在未来30年间,每年的老年旅游者将保持7.3%的持续增长。伴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外出旅游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根据以往经验,其发展趋势是以各种主题开展的老年休闲游、疗养游、纪念游、健身游、养生游等一些有老年特色的旅游项目、旅游线路。

(一)老年养生疗养的产品将成为未来老年旅游消费的主流

根据老年市场所体现出来的“慢旅游”的特征,度假属性的休闲产品是老年市场的主导产品,在老年市场对养生、保健、养老等旅游需求的刺激下,度假住宅、康体疗养两大产品有望成为未来老年旅游的主流。例如温泉度假游,夏季避暑休闲游等。洛阳栾川养子沟夏天的农家休闲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富有老年特色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多

一个成熟的旅游市场必须有高、中、低等不同层次的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为特定的旅游人群设计个性化的产品是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旅游产品的品种多样化、主导产品明确、价格定位准确是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国内老年旅游消费差异很大,经济发达地区,价格定位可以豪华游结合传统游和观光游,设计保健、康复、疗养性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关注身体健康、追求生命质量的旅游需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年游客支付能力相对较弱,旅游产品价格定位要“实惠、价廉”,可以开展故地游、怀旧游、金婚银婚游等活动,旅游产品定位在中、低档次。

(三)将提供以人为本的老年旅游服务

进军老年旅游市场必须从老年人特点出发,提供特色服务。应发挥老年游客的时间优势,选择淡季出游,从航空、地接、宾馆饭店等相关行业取得最低折扣,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获取最大利益,从而形成良性发展。老年人生活阅历丰富,对出游活动的安排比较慎重,旅游行程中猎奇的心理成分较少,偏重于内容丰富,体力消耗少的短途旅游,在旅游线路设计上要短而精,长短线结合,以短为主。游览节拍要“少走多看”、“缓行安全”。产品内容设计要符合老年旅游者的喜好。老年人在情感上渴望交流和安慰,重感情和亲情,在旅游服务中应该注入浓厚的情感因素,营造一种亲情融融的气氛。

总之,“银潮”将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并为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作为一个特殊的市场群体,老年市场有着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轨迹,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旅游消费需求和潜力。

参考文献:

[1]王玉宝:《导游业务》,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版,第118页。

[2]杨绪光:《浅谈老年人旅游市场的开发》,《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年第977期,第79页。

[3]申明新: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及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黄英:我国老年人出游条件与旅游行为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上一篇:浅议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 下一篇:浅谈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