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记忆面包”

时间:2022-09-23 05:55:43

我要的“记忆面包”

考试季,你是不是时常幻想能有一块“记忆面包”?当我们在一大叠需要记忆的复习内容中背了又忘,忘了又背,持续烧脑的时候,要是哆啦A梦跳出来说:“要考的内容都记不住?没关系,来块记忆面包!”这场面想想都令人激动和感动……快回到现实吧!我们没有随叫随到的哆啦A梦,也没有包试包灵的“记忆面包”。

为啥记忆力在关键时刻总会疲软?除了幻想中的“记忆面包”,还有什么拯救记忆力的锦囊妙计?

@陈前:碰到喜欢的内容,我就会瞬间“最强大脑”附体;但假如碰到不喜欢的内容,那记忆能力就直线下降了。这种“任性”的记忆方式所造成的后果就是“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心有灵犀一点通”可以信手拈来,而球体表面积公式永远也掰扯不清楚,更不要说是针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了。所以说,记忆和兴趣真的很有关系!试问假如你的记忆内容是韩国明星宋仲基,难道你不会把他的生辰八字、星座血型、兴趣爱好翻个底朝天吗?

@董越:我听过太多所谓“记忆大师”的讲座,也尝试过很多记忆方法,但是后来想想,我们是不是太把记忆当作一回事了呢?毕竟很多人还没有“克己”到能够按照记忆曲线去做事。我们常常被“背诵全文”“听写黑体单词”这样的命令式语句所吓倒,背负上了强迫记忆的枷锁,才会觉得既勉强又无奈吧。站在比记忆的内容更高的地方俯视它,无需太过刻意重视也许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呢。你能记住身边熟人的名字、记住经常走过的道路,这不也是一种记忆吗?

@心理老师张月燕:

你有见过拥有一整座钻石矿的富翁对故事里的一枚铜钱艳羡不已的吗?没错,你就是这样一个富翁,大雄的“记忆面包”和你的大脑比起来,实在就像拿一枚铜钱在和一座钻石矿比,其实真的不必羡慕。有一个基于实证研究的推论认为,正常人脑的记忆容量约为6亿本书的知识总和,相当于超大型计算机储存量的120倍。而且,虽然人类一直致力于大脑潜能的开发,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大脑仍处于低度开发的状态。有一个大家比较认可的普遍说法,人对大脑的利用比例只有5%~10%。所以,你该深信,没有什么是你的大脑记不住的。

当然,大脑潜力的发掘并非唾手可得,是必须通过锻炼来实现的。这里给大家介绍两种增强记忆的方法及一种避免遗忘的技巧。其中最容易学会也最有用的就是集中注意力和过度学习。当你在记忆时排除杂念,专注于当前学习对象,那么大脑皮层上关于该部分的记忆痕迹会更为深刻、不易遗忘;而过度学习是指不要仅停留在“记住”的水平,而应该在此之上,再多记几遍,同样有助于记忆痕迹的加深。记忆的困难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遗忘而起的,因此,避免遗忘也是提升记忆力的关键。心理学上认为,记忆有一个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通俗地说,就是同样的材料,两头的会对中间的产生干扰,导致中间的内容容易被遗忘。为了克服这种抑制,可以采用间隔法。即打断记忆的序列,人为地增加开头和结尾,中间部分减少,抑制就大幅度削弱了。对于记忆,与其集中时间打突击,不如分而治之,或者是把不同学科的学习交替进行,避免过多地接受单一刺激,也可提高记忆功效。只要你能认真做到这三点,你想要的“记忆面包”,你的大脑都会给你的哦!

@樱花斑菇:我无时无刻不在祈求能有一块“记忆面包”。理由很简单:天生没有个好脑子,记忆曲线定律在我这儿也不适用。啃核桃,喝营养液之类的行为,也就是起个心理安慰作用。有时候,明明笔记都牢牢记住了,用的时候一个恍神又错乱了。老爸老妈总会略带失望地说我是“榆木脑袋”,永远记不住事。讲真,我实在是太讨厌需要记忆的事情啦!

@凌怿晗:其实我觉得那些为记忆所烦恼的同学,需要的不是“记忆面包”,而是“走心”二字。假如一个人全身心投入,认认真真,勤勤恳恳,怎么可能会有记不住的东西呢?人家郭靖老师时常被黄药师、欧阳锋嘲讽为“笨小子”“大傻瓜”,但那么复杂深奥的降龙十八掌,最后还不是都学会了吗?

@周沁怡:尽管我偶尔也会在历史考试中闹出1912年和1921年互换的笑话,但我从来不抱有诸如“给我块记忆面包”之类的幻想 。“自己动脑”,方能“丰衣足食”。总而言之一句话:自己要背的书,跪着也要背完!

@邵烨程:复习的时候切忌一字一句地背诵原文。首先,应该对复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其次,根据中心延伸开来,概括相关的每一个知识点,在把握逻辑关系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精简。如果是理科的内容,那么就可以清晰地画出知识脉络;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尽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甚至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点之间,都有许多可以相互印证的地方。

@三穹:针对不同学科,我会自制不同的记忆方法。比如我会用“rap说唱法”来记忆文言文;用“巧妙拆排法”来记忆化学公式;用音标和中文意思来记忆单词。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应该善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比如联想法、图像法等,以此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此一来,记忆就不会让你那么忧愁了。

上一篇:新时期青年员工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规律研究 下一篇:多方助力·协助“三无”患者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