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

时间:2022-09-23 05:38:39

低分子肝素钙辅助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

【摘要】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N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5例。对照组常规采用强的松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血浆胆固醇指标、D-二聚体均明显好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低分子肝素钙;疗效

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常用药物为糖皮质激素, 效果显著, 但对小儿患儿的不良反应较大, 长期单一用药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造成免疫功能低下, 严重可诱发感染, 会引起胃溃疡甚至胃出血、还会导致脂肪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以及钙磷代谢紊乱。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处于高凝状态[1], 血栓、栓塞并发症是肾病综合征患者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据国外文献报导[2], 儿童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形成的发病率约为1.8%~5.0%。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抗凝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 弥补了激素的不足。本文对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90 例符合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儿, 肾病综合征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修订的诊断标准[3], 并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 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和乙肝相关性肾炎等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45例。对照组中男24例 , 女21例 , 年龄4~10岁 , 平均年龄5.3岁 。 治疗组中男23例, 女22例 , 年龄4~10岁, 平均年龄5.9岁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

1. 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利尿消肿、抗感染、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方法, 对照组给予强的松1.5~2.0 mg/(kg・d), 3次/d, 尿蛋白转阴后将剂量改为2~3 mg/(kg・d)隔日服用。服用4周后逐步减量, 每2~3周减3~4 mg直至停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120~150 U/(kg・d), 皮下注射, 1次/ d, 连用4周观察疗效。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4周前后患儿的24 h尿蛋白变化、血清白蛋白、血浆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 D-二聚体等血凝指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浆胆固醇指标均明显好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凝状态是由机体内环境紊乱继发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不平衡造成, 易出现血栓形成, 其相关因素为血中促聚集和促凝因子增加, 而抗聚集、抗凝和纤溶机制受损以及静脉瘀血、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血液浓缩, 血液粘滞度增加, 激素和利尿剂的使用加重高凝状态。其中D-二聚体是反映机体纤溶活性的指标[4]。低分子肝素钙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 可作用于内皮细胞、 血小板、白细胞和蛋白酶, 发挥抗炎作用, 并可抑制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的产生, 从而防止肾小球硬化。低分子肝素钙是由普通肝素经化学或酶促法解聚而成, 其半衰期为普通肝素的2~4倍。生物利用度高和半衰期长是低分子肝素相对于普通肝素的优点, 还具有抗血栓作用强、对血小板影响小、应用过程中出血发生率低等特点 [5] 。

本文对90 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在激素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4周, 与对照组比较发现两组在治疗后均有尿蛋白及胆固醇水平下降, 血清白蛋白明显回升, 药物干预治疗后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表明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推测可能由于低分子肝素钙改善了血液的高凝状态, 抑制微血栓的形成, 改善了肾小球内凝血, 本身具有大量的阴电荷, 有利于保护肾小球基底膜阴电荷屏障, 防止蛋白漏出。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抗炎、抗增殖、抑制系膜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作用, 并可通过促进系膜细胞释放组织因子途径抑制防治肾小球内凝血。减少系膜组织对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压迫和破坏, 血流通畅, 具有扩张血管和促进脂蛋白酶释放的作用, 抑制交联纤维蛋白的产生, 从而使D-二聚体明显下降。

综上所述, 低分子肝素钙与激素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能迅速减少尿蛋白、 降低胆固醇、 升高血清白蛋白, 而且使用方便, 出血危险性小,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Barbano B, Gigante A, Amoroso A, et al. Thrombosis nephrotic syndrom. Semin Thromb Hemost, 2013, 39(5):469-476.

[2] Otukesh H, Hoseini R, Rahimzadeh N, et al.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Nephrotic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Irani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2013, 7(4):249.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肾病学组.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中华儿科杂志 , 20 01, 39(12):746-748.

[4] 陈薇, 王德光, 任伟, 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安徽医药, 2002, 6(3):50.

[5] 张道友, 辉, 吴仁胜, 等.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大鼠TNF-α的影响.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7, 20(4):290-293.

[收稿日期:2015-07-22]

上一篇:浅谈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对策 下一篇:探访神奇“飞地”加格达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