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及相关建议

时间:2022-09-23 04:56:56

堤防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及相关建议

摘要:本文就堤防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及相关建议进行了探讨研究,并结合某具体工程实例,总结了堤防工程的管理经验,同时提出了当前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能为堤防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堤防工程;运行管理问题;相关建议

中图分类号: TV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堤防,就是约束洪水、防止洪水泛滥,抵挡风浪和海潮,确保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防洪工程。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工程运行安全,提高工程综合效益,促进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根本任务。为了做好堤防工程运行管理,就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堤防工程管理,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法,提升管理能力,保障了堤防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发挥。

1 基本情况

某堤防工程的保护区内面积1344km2,人口258.6万人,耕地7.73万hm2,全长137.14km,其中,龙仙段全长30.8km。

2 堤防管理措施

管理所在总结多年堤防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堤段特点,不断摸索管理新思路、新方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效能初步显现,主要表现在:

2.1 建立健全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

堤防工程除险加固后,及时建立堤防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堤防日常管理制度、大堤涵闸管理制度、工程险情巡查出险报告制度、特别巡查报告制度等,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以保障堤防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发挥。

(1)堤防日常管理制度。堤防日常管理工作实行定期集中巡堤与分段包干责任到人相结合原则,把堤段逐段划分到职工进行管理,建立以增强管理人员责任心,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为核心的堤段分段包干责任制,具体包干方式:每3年定期包干,根据堤段的管理难易程度。

堤段分段包干责任:堤身、堤顶无高杆植物及杂草;堤身、堤顶做到无杂物、无牛粪、无垃圾堆放;对大堤管理范围内的乱垦、乱挖、乱占以及从事损害大堤安全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报告管理所。

定期集中巡堤:由所领导视堤防管理情况,适时安排,原则上每周一次。巡查内容包括处理各堤段责任人员反映的需处理的违法、违章行为,检查各责任堤段管理情况。

(2)大堤涵闸管理制度。为了使大堤涵闸能在汛期安全运行,发挥其应有的正常功能,4座涵闸委派管理所专人负责运行管理,同时各涵闸邀请受益村庄村干部协助管理;建筑物应经常进行检查,如有裂缝、漏水等现象应及时维修处理;所有涵闸启闭机设备应经常启闭,加注材料、涂刷防锈油漆;闸门、闸板定期检查,汛期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如有损坏或漏水应及时进行更换。

(3)工程汛前巡查报告制度。每年在3月底以前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一查堤容堤貌(冲沟、杂草、垃圾、开垦);二查安全运行(漏水、坡面塌陷、启闭自如);三查安全警示(公告、通知、禁令);四查防汛器材(块石、卵石、沙、草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汇报并列表统计做好台账;汛期凡遇降雨或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上的,必须每日下午5时向防汛部门报告降雨和涵闸运行情况。

(4)特别巡查报告制度。当遇到严重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情况(如暴雨、地震、大洪水、台风、水位骤升骤降或持续高水位等)工程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其他险情时,由所领导组织责任人对工程24h巡视检查。对可能出现险情的部位进行连续监视,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及时汇报,作好巡查记录,并将巡查记录整理归档。

2.2 加强水法制建设,提高执法能力

管理所积极配合县水政监察大队对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的违法活动进行查处,加强和完善管理范围内水政执法,加大对管理范围内违法活动的惩罚力度,维护管理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安全。为了做好应急防渗工程前期工作,管理所职工对防洪工程上的违章种植进行了徒步拉网式清查。查到违章种植农作物立即记录和上报,再由县水务局水政监察大队进行清理,在清理的同时,管理所还注重宣传,利用张贴标语和传单向村民宣传违章种植对堤防危害,号召大家保护堤防,并在醒目位置书写永久性标语,在人口流动比较大的地方发放传单,向群众宣讲水法知识。

2.3 调动沿线干部群众参与堤防协管

管理所认识到要把堤防管理好,不仅要靠本单位的全体干职工的努力,更需要沿堤群众的支持与帮助,所以一直以来管理所非常重视与沿堤群众的沟通与交流,用实际行动与沿线干部群众建立互助互信关系,逐步形成了群众参与的互通互助协管机制。例如涵闸在管理所专人负责的前提下,同时聘请专人管理,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经常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及定期对闸门、闸板进行检查,汛期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当中如有损坏或漏水等现象应及时报告给管理所,管理所再派专人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2.4 科学规划,提高河道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益

管理所响应翁源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号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水利、创建绿色为主线,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维护为目标,利用距堤脚30m以内的压浸台的土地,栽种观赏性树木、植物等。防护林的建设,充分缓解了水工建筑物的安全隐患,减少水土流失,减少风浪对大堤的冲刷,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和微生物量,使土壤渗透性和抗蚀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 堤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1.1 有些制度需要进一步地完善

尤其是“管养分离”制度,由于管理单位本身的一些原因,如没有固定的管养经费来源,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并没有完全把工程的管理职能与养护职责分开,虽然请了专业的维修养护人员定期进行养护,但并没有成立一支专门的队伍,也没有和专业的维修养护公司结合起来,管理单位职工在日常的管理中同时扮演管理与养护两个角色。

3.1.2 专业技术人员偏少

管理所专业技术人员缺编较多,尤其是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专业技术人员的更少,今后应注重争取政府支持,招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使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与其他岗位编制均衡合理。

3.1.3 维修养护经费方面

按水利部相关维养定额测算,防年均养护经费需用量为36.6万元,但一直以来管理所都没有固定的养护经费来源,2011年管理所按照水利部《中央财政补助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水财务[2012]102号)等有关要求,积极申报维修养护项目,共收到上级维养资金28.4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资金10.4万元,市县维养资金18万元。实际完成工程总投资28.4万元,其中土方养护14.84万元、堤防除草、绿化人工费7.04万元,涵闸维修1.5万元,启闭机维养2万元,防汛物资补充、防汛仓库维修3.02万元。这些维修养护经费都得到了充分、合理地使用,管理所的维修养护工程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目前到位的养护资金与按照水利部相关规定测算所需的养护经费仍存有较大差距,经费的来源有待固定及经费的数额有待进一步提高。

3.1.4 堤防管理信息化应用不足,信息共享程度不够

管理所现在还未真正地实现应用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功能对洪水风险管理、防汛抗旱决策进行分析与决策。信息源开发和利用相对滞后,堤防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设计除工情外其他很多信息,如地质信息、水文气象、地形地貌、植被信息、居民地分布等,这就涉及到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对接,而现有系统在这方面则很少应用,导致信息资源的浪费,重复建设。

3.2 思考与建议

3.2.1 管理体制方面

建议管理所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配合这次省市正在进行的堤防管理调研,抓住机遇,认真研究,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按要求准确定性、合理定编,同时,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坚决减少冗员,并逐步实行管养分离的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要学习和借鉴周边省市的做法,尽可能实行流域统一管理。

3.2.2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方面

建议管理所应加强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员,建成一个具有较高素质和技能的工程维修养护技术工人群体,提高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3.2.3 维修养护经费方面

建议管理所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加强堤防管理工作,认真学习省水利厅下发的相关文件,方案明确要求落实国有堤防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其中包括严格确保公益性工程管养经费落实到位。积极上报维修养护项目,努力争取国家、省、市、县的支持,落实工程维护运行经费。

3.2.4 管理信息化系统决策方面

决策支持是构筑在基础信息和应用分析之上的智能化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对堤防工程日常的管理维护以及汛期防汛抢险提供综合信息,并为政府或其他相关部门提供各类公共信息。现在管理局对水位等数据的收集、记录等大部分都是采用手工记录的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精度也有限,尤其在查询的时候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而且所记录的数据太单一,不能很好地进行数据分析与决策等,工作效率不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也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建议管理局紧跟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潮流,在洪水风险管理、防汛抢险救灾、堤防日常管理及维护等方面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使堤防管理标准化、信息化,逐步提高管理水平。

4 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事业的建设也在不断的推进之中。作为水利事业的一部分,堤防工程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保障堤防工程运行的管理工作,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水行政单位相关文件,使堤防充分得到保护并发挥出堤防应有的作用,从而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亚萍、杨红利.堤防维修养护工程管理措施及建议[J].陕西水利.2009(F06).

[2] 凌立新、韩莉.浅谈堤防工程运行管理[J].江西水利科技.2008(S2).

上一篇:浅谈交通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作用 下一篇:浅论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