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成就实用 责任铸就专业

时间:2022-09-23 03:41:44

权威成就实用 责任铸就专业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各类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更趋严重,像超强台风、特大暴雨、持续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破坏程度增强,影响也越来越复杂,应对难度也加大。

气象信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了解的重要信息之一,如2008北京奥运会、神七上天、国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更是对天气提出更高、更准的要求,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用网络便捷获取公共气象信息,成为网民的“第一选择”。如何为全国各地网民提供不同地区、有针对性、精准的、及时、优质的公共气象服务成为一大难题,为此,《网络传播》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网络服务室主任、中国天气网总裁李海胜。

《网络传播》:中国天气网是在什么背景下成立的?成立的初衷是什么?定位是什么?属性是什么?

李海胜:中国天气网在2008年7月28日正式上线,它是中国气象局打造的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气象服务门户网站。在过去,气象部门没有面向老百姓提供服务的网站,近些年,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人们对于天气的关注度增强,对于气象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而在中国气象局内部,公共气象服务的理念也逐步完善,中国天气网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中国天气网的前身是问天网,问天网2002年创办,向社会提供权威及时的天气预报信息,创办几年来也积累了近百万的忠实用户,但是,问天网的主要职能是气象部门的一个专业服务平台,并没有太多的公共气象服务的色彩,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于气象信息越来越多的需求,因此,2008年我们在问天网的基础上,重新架构了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是以公益性为基础的气象服务门户网站,它首先要满足的就是社会的公益需求。向老百姓第一时间提供最准确权威的天气预报信息、预警信息、天气实况信息及出行建议等诸多方面的服务。

《网络传播》: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中国天气网快速成长并取得可喜的成就,目前网站有哪些服务?这个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内外因是什么?

李海胜:我们的服务以天气为主线,辐射面还是比较广的。

天气网最主要的一个服务功能,就是天气预报查询,这也是我们最基础的服务。目前在天气网上,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查询到2000多个城市的7天天气预报,还有这些城市逐小时的天气实况信息,包括温度、降水、风向风力、气压、相对湿度等要素。

其二,各种预警信息的也是中国天气网的一个核心内容。我们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出全国各地的气象灾害预警,提示大家注意防范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除此之外,更多的气象信息产品,例如卫星云图、雷达图等,都可以在网站上很方便的查询到。

第三,围绕天气事件做深入报道。天气事件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它会带给我们什么影响,老百姓应当如何防范。这些资讯类的信息,我们保证原创和独家。我们也正在打造我们的报道队伍,在重大天气事件发生时,奔赴现场,从关注天气对百姓影响的角度出发,深入报道。今年8月,台风“莫拉克”在台湾登陆后,直奔我国福建、浙江沿海,我们根据预报信息,派出了两路追风队伍,在福建和浙江两省,对台风进行现场报道,非常受网友欢迎。中国天气网的流量也在莫拉克期间创了新高。

第四,生活旅游天气提示。天气的外延是非常宽广的,人们的生产生活、交通出行,都和天气密不可分。我们精心打造了生活天气频道和旅游天气频道,同时开发了一些相关的产品,例如我们的“生活小助手”,你可以查询到你出生时的天气;旅游出行器,可以给公众提供出发地和目的地的天气状况查询。

第五,互动功能。“天气社区”是我们精心打造的一个互动平台。2009年,我们在这个平台上举办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摄影大赛,网友参与度非常高,现在冬季摄影大赛也已经拉开帷幕。通过摄影大赛和天气社区,我们也在全国各地招募到不少信息员,在有天气事件发生时,这些信息员能够及时向我们提供图片和文字。另外,网友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发表建议和意见,反馈给网站,也有助于我们工作的改进。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天气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向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天气对老百姓都会有影响,如何把天气及时告诉老百姓是一种责任,是责任在驱动。

《网络传播》:内容大众化、频道精细化是专业网站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这方面中国天气网可圈可点,这方面的经验可否给大家共享?

李海胜:中国天气网发展至今,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我们的天气预报信息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而我们的服务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中国天气网一直致力于如何能够更加及时地天气信息、如何能够更好地呈现天气变化,使广大用户既感需要,又能便于理解、便于使用。

此外,我们考虑到天气变化对民众的日常生活可能带来各种影响,因此在频道的设计上,我们围绕民生的各个方面,开展针对小众群体的专门服务,如旅游天气、生活天气等。

天气信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关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而我们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人民群众了解天气,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对影响自身的天气变化拥有感知和预防的能力。如果民众在遇到突发性的天气灾害或者接收到气象部门的灾害预警,每个人都能做到有条不紊地把自己应对灾害的一些措施准备好,那么我们在面对灾害时,就可以很大程度减少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和损失,这不仅是中国天气网一直在倡导的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更高目标,同时也是贯彻内容大众化、频道精细化道路上的指南针。

《网络传播》:中国天气网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如何凸显其权威性?在权威性、专业性与实用性方面如何统一?

李海胜:天气网的一个最大特点,也是它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它提供的天气信息是广大老百姓都需要的,例如在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收视率是最高的,因为大家都需要了解天气,这是由信息的内容决定的。另外,中国天气网是中国气象局主办的,是中国气象局打造的全国一体化的网站,可以说,全国各级气象部门都是网站的坚强后盾,这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中国天气网的权威性首先体现在数据上,实时,真实数据,都是中央气象台和各级气象部门的最新天气实况及预报;其次就是我们的专家资源,我们天气网拥有自己的首席气象专家团队,另外,我们在中央气象台有办公位置,中央气象台的最新消息我们第一时间拿到,中央气象台的专家,我们随时可以采访到。

权威性和专业性是优势,但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过于专业,也可能给老百姓造成一些困惑。因此,我们也一直在这之间寻找平衡,权威性里要凸显它的实用性,专业性也是为实用性做支撑。权威性和专业性最终都统一在实用性里。例如中国天气网 的最权威的预警信息,它的目的是提醒人们对灾害的防范,因此,在预警信息的同时,我们把如何防范的温馨提示,也提供给大众,这样人们就能清晰地了解,我应当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

《网络传播》:中国天气网在挺进全国有影响力的网站的道路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何解决?

李海胜:要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就必须提供更优质方便的服务。在这方面,中国天气网的通俗化和普世化做得还不够,这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气象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在天气预报的基础上,如何让更多的气象服务产品以一种通俗化的形式呈现给老百姓,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中国天气网设立了一个气象服务热线,很多人通过热线向我们咨询,我们发现,百姓对于气象的服务需求,有很多并没有很好地满足。这也是中国天气网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我们网站刚刚建立不久,管理团队人员都比较年轻,如何从了解需求到满足需求,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一方面,我们要增强自身能力,在产品的研发和投放时,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产品,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气象类垂直门户网站,我们也要和社会对接,吸纳社会各方面的人才加入我们。

《网络传播》:中国天气网如何平衡公共性、公益性与商业性?如何运用其他网站优势发展自己≯

李海胜:首先,我认为公共性、公益性和商业性并不矛盾。所谓公共性,是指作为一个国家政府机构应当承担的公共服务的职责,从中国天气网的角度来讲,我们传播天气信息,把最新的天气预报和实况信息告诉大众,这就是在履行国家赋予我们的职责,也就是体现了中国天气网的公共性。

公益性是建立在公共性的基础之上,我们希望我们的服务是一座桥梁,老百姓通过这里了解天气信息,了解最新的天气预警信息,了解防灾减灾的知识,从而更好地规避天气灾害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以公益性为基础,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公益服务中的商业价值,毕竟商业价值的体现可以解决一些仅有公共支持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气象信息需要更加社会化、大众化,我们希望借助其他网站的平台优势把中国天气网的信息更为广泛地传播出去。这一年多,中国天气网与新华网、央视网、msn、凤凰网、淘宝网等九家网站合作建立天气频道,提供精准及时的天气预报、实况信息和天气新闻,同时,我们还开发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21种天气插件,网站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我们的插件服务,非常方便简捷地将天气信息在页面上实现,目前,我们的插件用户已经达到1400家。我们一直是本着“主动服务、满足需求”的精神在做好我们的服务,尽我们所能为合作伙伴提供服务。

《网络传播》:如何满足各地网民的不同需求?全国各地的资讯和数据如何整合?

李海胜:大多数人都只关心自己所在城市的天气情况,因此,气象信息的本地化服务非常重要。我们根据ip判断,向不同城市的人群提供本地的预警信息、生活提示。另外,我们也正在与各地气象部门联台,着手开发中国天气网各省区、各地市的子站,现在,中国天气网的北京站和广东站已经部署上线,今年年底之前还要完成8个省的省级站建设,到2010年底,省级站建设将全部完成,这些中国天气网子站的信息,就是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专门针对不同地域网民的具体需求的服务内容。

目前中国天气网的资讯和数据依托于中国气象局全国一体化的网络业务结构,汇集各地信息。同时,在遇到台风等重大气象灾害时,我们的报道队伍会与地方气象局和地方媒体联合进行灾害报道,深入全面地为网友呈现气象灾害的全貌。在未来,地方子站建设完成后,主站的信息和子站将完全共享。

《网络传播》:在2008年奥运、残奥气象服务、国庆60周年这样的大型活动中,中国天气网如何为网友提供精准的服务?

李海胜:在重大活动中,精细化的天气预报是天气网提供的特色服务之一,所谓精细化天气预报,就是指预报信息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都明显缩小,预报也因此更加精确。比如北京,城市很大,大家经常会发现,东边下雨西边晴天,如果简单的给一个北京的预报,是不能满足老百姓对于气象信息的需求的。

在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中国天气网和北京市气象局联合制作了专门的奥运频道,把预报细化到每一个奥运场馆,在中国天气网上,公众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任何一个场馆每小时更新一次的天气实况,以及三小时一次的最新天气预报。在国庆60周年活动时,中国天气网也提供了天安门地区的精细化天气预报。另外,针对活动期间出现的各种天气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也都第一时间在网站的重要位置提示的信息。

以精细化天气预报为基础,我们也尝试在历史气象数据的挖掘,以及深度报道上做一些工作。今年的国庆天气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个焦点,我们邀请气象专家及时为大家分析解读,另外,人们在关注今年阅兵天气的同时,可能也会好奇,以前国庆阅兵的天气怎么样,是否对阅兵造成一些影响。

为此,我们以历史为主线,将建国60周年以来13次天安门阅兵的天气做了逐一回顾,同时,找到当年开国大典气象服务的预报员,通过她的讲述,回顾60年前的历史。事后中国天气网的浏览量统计表明,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深受网民欢迎。

《网络传播》:像神舟七号飞天、汶川大地震、春运、“两会”等重大事件,中国天气网又如何满足特定区域的天气服务和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

李海胜:这些重大事件,不仅是主流媒体关注的重点,也是中国天气网所关注的。我们拥有专业的产品研发团队,这个团队的成员不仅有气象专家、技术人员和制图高手,同时还具备专业的受众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在重大事件中,这个团队针对特定区域的天气服务和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会及时制作适合事件发展和特殊需求的气象产品,在网站推出的重大事件专题中呈现。

以神舟七号飞天报道为例,是一次比较特殊的事件服务,因为其涉及的不仅仅是发射场地和着陆场地的天气,更为关键的是空间天气对神舟七号飞行以及宇航员出仓的影响。相对于地面天气而言,空间天气发生在距地面30公里以上,涉及的物理参数与大气天气有很大不同,而这些内容都是广大网友比较陌生的。为了满足天好者对于神七飞天的关注,同时也向一般网友普及空间天气知识,中国天气网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空间天气室联合,多次邀请专家深入浅出地为网友介绍空间天气的知识,并结合神舟七号从准备发射到回归地面的每一个阶段,适时推出中国天气网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空间天气室共同制作的独特产品,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其他各大门户网站所没有的,更是在神舟系列飞船的报道中史无前例的。

《网络传播》:一家网站要想长足发展,必须独立,必须自身健康盈利,国家有关部门也在着手让新闻网站转企改制从而独立发展,您是如何看待网站独立运营的?怎么在网上打造自身品牌?

李海胜:保持天气信息的公益性是中国天气网发展的基础,同时,网站也在一步一步的发展历程中探索自身合理的运营体制。中国天气网一直秉承一个理念,就是服务至上,我们会以服务的更加深入,更加得到网民的充分认可,从而营造我们独特的品牌氛围。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单纯地天气信息,同时也以天气变化为主线,关注天气对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把天气与生活养生、健身运动、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关系告诉大家,这样才能使中国天气网的服务更加通俗化、更加朴实化、更能为人接受、更为网友所认可。

《网络传播》:中国天气网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您认为专业网站、行业网站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

李海胜:专业网站、行业网站未来的前景是十分光明且将更被关注,同时更具发展潜力。美国天气网站(WWW,)是一家非常专业的天气网站,但他们的服务和产品又应用的非常广泛,非常通俗易于百姓接受。中国天气网目前就是要向其看齐,达到他们所具备的高度甚至更加超过。

目前中国天气网的发展趋势十分迅猛,在国内生活类网站已经排名首位,从去年上线时的全球10万位已经发展到今天的1000名之内,最高曾达到500名。未来,我们将把我们的服务拓展地更广,向全球化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天气网站。

链接

李海胜,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网络服务室主任中国天气网总裁。

1989,7-1994.8 山西省晋中地区气象局科员。科长

1997.9-12001.12山西省忻州地区气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001.12-2002.12山西省气象台副台长

2002.12-2007.3国家气象中心专业气象台副台长、台长

2007.3-2008,12国家气象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主任

2009.1 至今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网络服务室主任

上一篇:为啥总喊狼来了? 下一篇:电视与网络融合发展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