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23 02:44:24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7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我院收治的92例青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相对比。结果 经过对比得知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是食道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恶性肿瘤和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和胃溃疡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人,十二指肠的发病率明显低于青年人(P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老年人

因为老年人的新陈代谢较慢,内环境稳定程度较低,各器官功能减退,常常合并其它疾病等特点,老年人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和青年人的临床特点不尽相同。[1]为了更好地预防与治疗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总结本病的临床特点是非常必要的。我院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于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7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与92例青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门诊于2006年3月到2013年3月共收治了87名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92名青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87名老年人患者作为观察组,将92名青年人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患者45名,女患者42名,平均年龄为71.7岁,年龄在62岁到88岁之间。对照组中男患者55名,女患者37名,平均年龄为41.3岁,年龄区间为22岁到58岁。所有患者经过腹部B超、上消化道造影、胃镜影像学结果以及肝肾功能、体征、病史、血常规、肝炎病毒标志物、大便隐血试验、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的结果,确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

1.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病因比较 根据数据的对比可知,观察组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有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恶性肿瘤、胃十二指肠等消化性溃疡。而且观察组中恶性肿瘤和胃溃疡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根据数据的对比可知,观察组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主要有呕血黑便、上腹痛、失血性休克等。而且观察组中呕血黑便、并发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 论

通过本实验的实验数据可知,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为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恶性肿瘤和胃、十二指肠溃疡,这些病因占全部病因的91.96%,而且胃溃疡和恶性肿瘤发病率要明显高于青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但是十二指肠发病率要明显低于青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这与老年人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腺体萎缩导致防御能力下降、胃黏膜退行性变、胃体胃窦交界处上移有关。因胃酸分泌过多,所以导致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降低,而使胃溃疡的发病率增高。因老年人体制的关系,肿瘤的发病率也要明显高于青年人。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主要有呕血黑便、上腹痛、失血性休克等。而且其中呕血黑便、并发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人,上腹痛发生率明显低于青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因为老年人的神经末梢感觉迟钝和应激功能降低,所以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很少伴有腹痛,很容易被其他症状掩盖。因此只要老年人表现为轻微地上消化道不适,都要引起足够地重视,以免耽误病情。[2]因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首要表现为脑供血不足、心绞痛和失血性休克,可以在短期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所以老年人的消化道出血极易被误诊。

综上所述,老年人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要特别注意食道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恶性肿瘤和消化性溃疡这四类疾病,而且老年人的呕血黑便率、并发休克率高,腹痛发生率相对较低。

参考文献

[1] 黄飚.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45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05):534-536.

[2] 韩文.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19例诊治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09,35(03):180-182.

上一篇:根管封闭剂对注射式热牙胶根管充填的影响 下一篇:精神病患者恢复期心理社会干预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