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冬季施工

时间:2022-09-23 02:34:34

论工程冬季施工

摘要:由于我国气候条件的差异,尤其在北方冬季长达数个月的寒冷气候,给施工带来了很多困难,所以,在这种环境的下施工,我们一定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防护措施,以保证工程的正常的施工。为此本文针对冬季施工的一些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冬季 施工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施工周期的长短对一建筑项目效益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加之工程建设的进度需要,有时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冬期施工,按《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规范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若采取的措施不当,会给施工的工程带来不利的影响,极易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或出现质量事故。

本文以山东某电厂主厂房及锅炉基础工程为例,简要探讨论述工程冬季施工的施工准备与施工条件、施工方法与措施、以及施工要求。

1、施工所在地的气象资料

淄博位于山东中部,地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0~13.1℃。以1月份最低,为-6.6~-8.9℃,极端最低气温为-17.5℃。年降水量361.5~558.0毫米,土壤最大的冻土深度为420mm。初霜期为11月1日,终霜期为3月19日至4月20日。

2、冬季施工的起至时间

在冬季来临之前,需做好每日气象资料的搜集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5d中的第一天为进入冬季施工的初日;当来年气温转暖,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即解除冬期施工,此5d的最后一天为冬季施工的终日。

3、冬期施工主要措施概述

锅炉及除氧煤仓间基础及柱段冬期施工钢筋的闪光对焊在碰焊机房进行,将碰焊机房搭设暖棚,内生火炉,并做好排烟装置,以保证钢筋碰焊时的外界温度不低于5℃;混凝土浇筑时,搭设保温棚,将整个基础封闭起来,棚内由电厂蒸汽管道提供蒸汽,保证混凝土浇筑温度及养护温度。

4、冬期施工准备及作业条件

4.1冬期施工准备

4.1.1冬季施工前报冬期施工的项目及其工程量,据施工计划要求提前做好防冻剂、塑料布、门帘、保温棉毡、棚布、火炉等物资准备;安装好蒸汽管道和暖气片;与当地气象系及时接收天气预报,防止寒流突然袭击。

4.1.2 对搅拌站的供水、供暖设施的管道、阀门等提前做好保温防护。

4.1.3 清除施工场所地上及地下的障碍物,清除地表积水,整平场地并保持道路通畅。

4.1.4 定期复核、及时校正建筑物的控制坐标点、水准点及轴线定位点,防止因土壤冻融导致桩位和水准点变化。

4.1.5与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天气预报和寒潮,大风警报,以便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4.1.6 施工人员的劳保用品要备足。

4.2暖棚搭设

处在冬季施工的项目,为防止气候较低,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需搭设暖棚并在内部通蒸汽来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在基础钢筋及模板施工完成后,按照基础的分布搭设暖棚。

4.2.1搭设暖棚的脚手架构件采用外径51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用于立杆、大横杆、斜杆的钢管长度为4-6米,小横杆、拉结杆1.2米,使用的钢管不得有弯曲、变形、开焊、裂纹等缺陷,并涂防锈漆作防腐处理,不合格的钢管决不允许使用。使用的扣件要全数进行检查,不得有气孔、砂眼、裂纹、滑丝等缺陷。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要严格整形,保证与钢管扣紧的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扣件的活动部位转动灵活,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要小于1mm,扣件螺栓的拧紧力距达60N*M时扣件不得破坏。

4.2.2脚手架搭设的构造要求

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离基础外廓边缘3米处搭设,搭设高度为6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 1.50米,立杆的横距为1.2米,立杆的步距为1.80 米。剪刀撑每6步4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度之间。距地面100mm高搭设一道扫地杆;立杆底部应加木板。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4个扣结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内。

基础四周双排脚手架搭设完成后,上部采用脚手架连接,搭设的脚手架验收完成后,外罩一层防火棚布,篷布用铁丝锁牢,在顶面覆盖草袋。要求大棚搭设必须牢固、不透风。然后由厂区蒸汽管道接分管道至施工现场的保温棚内,蒸汽主输送管道采用108mm无缝钢管,支管采用57mm无缝钢管,并在适当位置安装阀门,便于控制蒸汽流量。

5、冬期施工的质量要求

5.1 冬期施工日志中,除遵循常规要求外,还应记录室外空气温度、室内温度。外加剂掺量及其它有关资料。试块的留置除按常温规定要求外,还应增设不少于二、三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各龄期强度和转入常温28天强度 。

5.2 混凝土质量控制和检验

5.2.1 检查外加剂质量和掺量。

5.2.2 检查水、骨料、外加剂溶液和混凝土出罐及浇筑时的温度。

5.2.3 检查混凝土从入模到拆除保温层或模板期间的温度。

5.2.4 冬季施工测温项目及次数应符合JGJ104-97表7.9.2规定。

5.2.5 混凝土养护期间温度测量(掺防冻剂法)在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前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达到临界强度后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

5.2.6 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除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5.2.7冬期施工期间,混凝土搅拌站采用热水搅拌措施,热水温度不高于60℃。

6、冬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及文明施工要求

6.1基本要求:

6.1.1 各施工单项工程师编制作业指导书时应考虑冬期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消防安全措施,并根据施工的具体环境状况对作业人员详细交底;并加强季节性劳动防护物品的配备。

6.1.2 现场的各种物资、模板、砼构件、乙炔瓶、氧气瓶等的存放和都应符合安全要求,并加强管理。化学外加剂要妥善保管,防止中毒。

6.1.3 全面检查消防器具,对消防设施做好防护,保证所有的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完好。

6.1.4 对取暖设施全面检查,加强用火管理,及时清除火源周围的易燃物、消除事故隐患;严禁使用明火或碘钨灯取暖。采暖供热设施悬挂明显标志,防止人员施工时烫伤。

6.1.5 现场道路及脚手架、跳板和走道等,要采取防滑措施、必要时用草袋等物铺垫。霜雪天后及时清扫,大风雪后及时检查脚手架和安全防护设施,确认无危险后方可使用。

6.1.6 冬季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在安全员的组织下,准备充足的防寒服、棉安全帽等御寒用品,以防冬季施工时发生人员冻伤事故。

6.2 冬期土石方施工

6.2.1 施工方案中应据土质情况和工程特点制定边坡防护措施;坑槽施工,应放大边坡,软弱土及高水位区要采取护坡措施;作业过程中和雨雪过后要检查边坡状况,发现裂缝、土质疏松等情况及时加固处理。

6.2.2 根据土质、基坑深度、机械设备和边坡堆物的重量,确定存土、堆料和机械距坡边的距离;天暖化冻时,基坑边缘不得堆放重物和大中型机械设备。

6.2.3 开挖出的土和施工使用的材料等禁止在边坡5m以内存放,其它重物和机械不得在边坡5m以内存放及行驶。6.3 冬季防火要求

6.3.1 施工现场及建筑物内严禁明火取暖;建筑物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电源及照明灯具等的周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冬期保温用的稻草、草帘等易燃品要存放在保持干燥、通风的安全场所,有防风雪措施,其堆放间距符合防火要求。

6.3.2 进行易燃易挥发的油漆作业时,照明使用低压行灯,房间内施工采取通风措施。

6.3.3 现场必须使用明火时,办理安全作业票由技术负责人向动火人书面交底,保障消防安全。

6.3.4 挡风设施尽量使用非燃材料、不用易燃的草帘、苇箔等,必须使用时,应经消防负责人批准、在现场配置灭火器材,并设专人监护。

6.3.5 冬期施工用的易燃易爆品和压缩气体瓶设专用仓库分类隔离存放。库房之间和建筑物防火间距执行防火规范。库房内部通风、降温设备以及电源、防爆设备必须灵敏可靠,电源开关设在库外。堆放易燃物的区域必须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

6.3.6 配置的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检查,保持消防水畅通。消防器材应放在明显、易取处,不得任意移动或遮盖,严禁挪作他用。

6.4文明施工要求

6.4.1 冬期作业应半日一小清、一周一大清;落地灰、剩余的施工材料随干随清,防止冻结。

6.4.2 严格施工用水管理,防止积水结冰。

6.4.3 施工中加强对设备、成品和半成品的遮护,防止二次污染。

6.4.4施工的脚手架、通道及作业点,应及时清除霜雪;已施工完的房间及时封闭门窗。

6.4.5 油漆、涂料作业时,应对已完成的地面和设备等妥善遮护,施工完毕及时清理。

6.4.6 霜冻、雪后必须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方可展开作业;场内道路、人行通道、斜坡道、施工架子等均要先采取相应的防滑措施。

冬期施工虽不常发生,但如果发生不提前准备和防范,会影响给工程质量、进度,措施不当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因此,在工程即将进入冬期前作好防范,在施工期间作好控制是必要的,是保证工程质量必须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建筑工业出版社

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一部分:土建工程(2005-02-14)

上一篇:浅谈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要点 下一篇:浅析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