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处理教材 提高课堂效率

时间:2022-09-23 01:48:24

科学处理教材 提高课堂效率

摘 要 《Go for it》在潜江已推广近7年了,这套教材的特点作为一线教学的我们也越来越了解了。基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结合地域,学情等特点大胆的自主安排,合理整合取舍教材内容,设计切实可行高效的课堂活动成为教授《Go for it》是否成功的关键。然而整合教材不可以随心所欲,必须要基于学生与课堂教学的需要,才能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关键词 英语教材;处理;使用;课堂效果

《Go for it》在潜江已推广近7年了,这套教材的特点作为一线教学的我对他也越来越了解了。《Go for it》具有教材内容量大,话题新颖,交际性强等优点,但也有单词量大、语法归纳相对较少的缺点。如何处理并使用好这套教材,设计出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活动,是各位英语教师一直认真钻研并实践的问题。结合在工作实践中的所听,所见,所为,我认为此教材可以进行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处理:

一、根据学生特点,科学增减教学内容

在《英语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原则中提到:“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不管教师对教材或教法进行多大的改动,都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我们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一定要以学生学情为根本出发点。

以Book II Unit 6 Section B为例,一位老师结合他们学生的特点,分别对教材进行了改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Step 1:处理1a和1b,打好基础。

Step 2:按部就班处理2a、2b。根据听力材料,填写表格内容。

Step 3:要求学生就表格内容讨论Holly和Mary跟他们朋友的异同之处。如:

A:Holly’s best friend is funnier than she is.

B:Well,Maria and her friend are both tall.

这位老师在处理听力材料时,没有只停留在填写表格这一个层面要求上,而要求学生针对表格内容进一步细化处理,对材料进行自主整合,从而成为自己的一种技能与能力。

二、结合知识结构 合理调整单元内内容

《Go for it》教材中语言输入相对较少,每个环节呈现的内容相对简单。如果按部就班完成课本程序,课堂内容则显得不够丰富饱满,活动不够充分。另外,教材知识比较松散,为了学生更好掌握习得语言知识与技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整合。

例如每个单元中2a、2b两部分内容普遍偏少,要求偏低,教师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前后知识的整合或者进行要求上的扩展延伸,以便更好的利用教材资源,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有位教师在教授Book I下册Unit5 I’m watching TV.过程中,就大胆的进行了教材的调整整合。Section A的重点是向学生展示说明如何利用现在进行时描述当时正在进行的事情,但Section A中只有单句句型的联系,内容比较单一,要求偏低。授课时,该教师在进行了充分适量的操练联系,学生能够自由表达之后,将Section B中3b部分利用调整到这一课时中,使学生对现在进行时的应用有了整体的更高要求的体会,从而使该课时内容更加充实丰富。

三、结合知识结构 大胆调整单元间顺序

对不同单元的内容及顺序也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以及教学需要进行调整。Go For It”教材往往把一个学习内容(如一个语法现象)分散在几个单元或几册书中进行教学,所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将某些知识点提前进行教授。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Unit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之后将Unit12 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提到前面来学习,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形容词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语法知识的系统性。

要做好单元之间的调整,就要求教师对于课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相关联的单元有几个以及每个单元在课本中的地位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在备课时对课本做好整体规划,把单元间相联系的内容在备课中做到有机的取舍和调整。这样的规划有助于知识内容的系统,授课时间的调控,并最终让教师在课本的利用率上达到高效,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得到巩固。

四、根据教学内容 合理的延伸或扩展教材资源

基于《Go for it》贴近生活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使用生活中的资源来充实自己的课堂。例如,教学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章节时,很多教师把榨汁机,面板,面包,蔬菜,牛奶等材料带到了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兴趣盎然,学习气氛融融,效果不同凡响。

课外的音像资料、小说、画报、电影等等都可以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现在普遍适用的多媒体技术更是如虎添翼,令学生学习气氛更浓。如在学习初一上册Unit 9 Do you want to a movie?一单元时,有一位老师分别使用了声音――听觉感应、电影片段――视觉感应、图片――色彩感应等等多种手段。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角度钻研教材,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要尽可能地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所用的教材作出适当的处理,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提问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材成人化问题修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