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北漂”,你离梦想有多远

时间:2022-09-23 10:08:30

寻找“北漂”,你离梦想有多远

北漂,顾名思义指在北京漂着。何谓漂,没有北京户口是漂吗?没有不动产是漂吗?没有工作是漂吗?没有爱情是漂吗?

可是,有不少的人虽然已经拿了北京户口,或者暂住证;虽然有了房子,买的或者租的;虽然有个肩膀可以倚靠,有个怀抱可以取暖,但是,为什么这些人仍然说,我们都是北漂的人?

北漂词条:

北漂:迁移是漂的第一层含义,指那些从其他地方来到北京;未扎根是漂的第二层含义,指在北京生活,事业或感情却浮萍一般飘浮不定。

最早的北漂人:诗人、画家、演员。

北漂规模:据统计,目前已有300万人之多。

北漂一族:北京流动人口中有知识、有学历的那一部分,一般在IT行业。

北漂派:常常指北京大学校园外准备考研的一族。

北漂大本营:毫无疑问,北京电影制片厂。

北漂影视剧:《混在北京》、《明星制造》、《有人爱没人疼》、《外地人在北京》(创作中)等等。

记者出击:

北漂,漂不完的漂

北漂时间:15天

北漂体验:流浪画家、文秘、内衣导购、兼职校对员

走近画家村

走出北京西客站正是清晨时分。

背着一个大大的牛仔包,带些兴奋与茫然环顾四周,人来人往,没有人停下来看我一眼,谁都匆匆忙忙奔赴在北京新的一天之中。毕竟,每天不知有多少人怀揣着梦想加入北漂,就这样站在火车站口,憧憬着惶恐着百感交集。

第一站,我决定去宋庄画家村。据说那儿聚集了全国相当一部分先锋画家和前卫艺术家。

问路。盘算来盘算去,最后选择先坐848到焦王庄,再倒930区间车去宋庄。

终于看见了,却全没有想象中的诗意和浪漫,田地、村庄、农舍、凶猛的大狗,如果真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屋外的垃圾堆里有许多啤酒罐、废纸、颜料和一些五颜六色的城市垃圾。

另外,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艺术家们从身边走过,他们仿佛是有标识的:亮亮的光头、不太整洁的衣领与咔叽布长裤。

正好看见一位农民房东上门收房租,赶紧凑过去,得知那四合院五间房里竟然住有十几个北漂,公共厨房公共厕所,每人每月租金150元。一个留着长发面孔还有些稚嫩的男孩告诉我他们每天的时间安排:有心情的时候画画一天一夜,没心情时一天一夜也不动笔,空余时间喝酒聊天还有谈恋爱。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他们没有钟没有表,从来不问现在几点了。成名的总是极少数,他们惟一能做的事情是:等待。

男孩看了看我的大牛仔包,理解地点了点头:是该多带点衣服出来,要知道,我们经常几个月都卖不出去一幅画,即使卖出去了,最后到手的也可能只有几百块钱。

冬天快来了,你知道有多冷吗?男孩最后这样抒情地结束了他的话,头也不回地进屋去了。

顺利地成为公司文员

离开宋庄回到西客站,我清点自己的钱包,留下返程车费后我仅剩几十块钱。我冷静下来,是的,我一个太普通不过的北漂,当务之急就是像任何初到北京的外地人一样先找个工作,为自己挣到最基本的一日三餐。

我拿出杀手锏――去了一个可以暂时收容我的朋友家,她家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坐地铁再转车,前后花了两个小时,终于到了。来不及和她叙旧,我赶紧上网查找招聘信息,在京城颇有名气的“手递手个人信息网”上看到一则启事:“诚招文秘,女,形象好,22-30岁,大专以上学历,熟办公软件,石景山办公。”

我带上身份证、学历证书和事先打印好的简历出发了,先坐半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然后在国贸倒一线地铁到古城路,一路打听,终于在老古城某小胡同深处的一座4层旧楼房里找到了这家名为“亚利宏达”的文具商贸公司。我看了看表,路上耗时2小时,还基本上没堵车。

到公司正赶上小货车送货,我留了个心眼,主动上前帮忙,效果不错,经理马上拍板让我上班,试用期内月薪1000元,中午有免费工作餐。我十分高兴,这个极普通的职位让我的北漂体验计划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天一早我5点半起床,6点出门,8点10分赶到公司。放下包就开始擦桌子、扫地、拖地、倒垃圾,当我从四楼打了两瓶开水拎回一楼时,正好碰见经理进门。他交给我一本宣传材料,让我把这些文字输入电脑,我只用两个多小时就完成了任务,期间还要时不时地接听电话或是回答前辈们的各种问题。

脑力劳动之后迎来了午餐时间,两荤两素的盒饭味道不怎么样,但我还是吃了一大半。下午的任务是整理办公室里3个满当当的文件柜,一直干到下班,沾了一身灰。17点40分走出公司,突破拥堵的交通回到朋友家时已快8点半了,在公交车上站得两腿发麻。在小区门口的小吃店花4块钱吃了碗拉面,休息。

接连几天没什么新意地琐碎工作着,心情和颠簸于茫茫车流之中一样:拥挤而且没有尽头。

当起内衣导购

朋友帮我联系了另一份工作:在万通新世界商场内衣专柜里当导购小姐,报酬是底薪600元加提成。

于是打电话向公司辞职,那边经理听我说不要这几天的工资后,语气十分平静:“那好,再见。”心里微微有些失落感,人家一点儿也没觉得我重要嘛。

一上班就遇到双休,顾客爆满,人声鼎沸,每一寸空间都充斥着好几十分贝的喧闹噪音。可是问的人多,掏钱的少。老板的脸色不好看了,我惭愧得不行。中午我到楼下买了个面包,一边啃一边琢磨着该怎么吸引顾客。但下午卖出去的东西依旧不多,以至于晚上8点多下班的时候我的脚步怎么也轻松不起来。

万通楼下就是阜成门地铁站,我站在地铁上想了一路,回来后赶紧借来朋友一堆时尚杂志恶补穿衣打扮的基本知识。第二天,脆把那堆书搬到柜台上,随时引经据典,引来不少爱漂亮的女孩子。我根据书上的教导给犹豫不决的顾客“上课”加诱导,果然成功率明显提高。

于是知道了,充电有多么重要。

兼职遭遇“外地人歧视”

与此同时,我又开始寻找一份兼职工作。北京的高消费逼得很多人都不得不身兼二职甚至数职,才能保障总收入能应付日常开支。在网上看到朝阳区有一家出版社下属的文化公司招聘专兼职中文校对,千字4元。我凭着大学中文本科的文凭通过了笔试和面试。

于是我白天去站柜台,晚上回朋友家校对书稿。一周后交回第一批20万字,我只拿到了720元校对费,少发80元是“扣除两个错字的罚款”。我不服气,翻开词典据理力争,却被一个40多岁的男人以妨碍办公为由推到了门外,他还一脸不屑地说:“没见过像你这样的,你们这些外地人就是没素质!”我顿时怒从心头起:“外地人怎么了?你说这种话才是没素质呢!”

不干了,有什么比尊严更重要呢?我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那家公司。

可是我知道对于很多真正的北漂来说,这样的事儿很可能忍气吞声过去就算了。也许苦涩吧,但没有什么比生存更重要。

我便这样结束了我的北漂体验生涯,用数字统计结果如下:历时15天,每天睡眠5小时,车马劳顿3小时,除去车费和一日三餐,挣工资500元,欠朋友住宿费300元(按一天20元计算)。

寻找:

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找不到我的家/在人来人往的拥挤街道浪迹天涯/我身上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往上爬/却永永远远赶不上飞涨的房债/给我一个小小的家/蜗牛的家/能挡风遮雨的地方不必太大/给我一个小小的家蜗牛的家/能安抚疲倦的空间不必害怕/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蜗牛的家

――《蜗牛的家》

通往城市的单轨列车

姓名:海澜

北漂年龄:26岁

北漂岁月:3年

北漂职业:流浪者―策划―校对―编辑

北漂梦想:有一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几年前,我住在北京城里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这个“闹中取静”不是高级时尚住宅区,而是东五环内一个想与闹市接轨暂时还没有接上的村子。燕莎商场离我的住处只有十几分钟车程,富丽与豪华离我这么近,但是车将到商场往南一拐,繁华陡然不见,只见一条被碾压得伤痕累累的公路。

那是我刚到北京,那时我才26岁。

我的老家在湖北江汉平原,大学毕业后我顺利地留在了武汉一家报社工作。每天也忙碌也充实,而且有着看得见的光明前程,可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些疑惑,远方似乎有一种声音老是在呼唤着我,蛊惑着我,只有远方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既热烈又深沉的人文氛围。

那个声音来自――北京。

终于,我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北漂。

在那节几乎能把人挤成照片的车厢里,我还是踌躇满志的。然而一个月过去了,我依然没有找到工作,住在那远离城市中心的四合院里,独住那间月租150元的小屋,心都是灰的。我开始放低姿态,开始寻找一个起码可以暂时糊口的工作。就这样我辗转于各种大大小小的文化公司之间,也许还算一个文人吧,我实在不适合在商场浮沉,最终我稳定下来的工作是:校对。

这样又过去了几个月,租住屋里暗得慌,又因为要校对,每天陪着昏黄的电灯熬着,双眼红肿肿的。

倒不是无法忍受只影孤灯,然而我依然开始动摇:这就是我来到北京选择漂泊所期待的生活吗?我甚至无法思考我的梦想在哪里,我只能天天考虑:明天我的晚餐在哪里,明天我可以住在哪里。

现在的我已经是北京一家不错杂志社的编辑了,换了几次住房,可惜依然没有自己的家;照旧每天要花4个小时在来回颠簸的路上:换公交乘地铁,剩余的时间用来等待堵车。

偶尔太累的时候也曾想过:回去吧。

可是回得去吗?我问自己。

回老家?以这些年的闯荡经验,或许能谋得一份还体面的工作。可是,我已经适应这里的一切了,这里的繁华与拥挤,这里的热烈与冷漠。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抽身而退,是承认自己失败,还是承认自己无能?

总是想起海明威的一首小诗:“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个流动的圣节。”

在我的心中,北漂生活便是我的圣节,这一生,恐怕永远也无法离开了。

我留下许多情/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触动了伤心的魂/我留下许多情/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地安门/人说地安门里面有位老妇人犹在痴痴等/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你可别喝太多酒/走在地安门外没有人不动真情/不想再问你你到底在何方/不想再思量你能否归来么/想着你的心想着你的脸/想捧在胸口能不放就不放

――《北京一夜》

爱情是漂泊的惟一理由

姓名:明晨儿

北漂年龄:25岁

北漂时间:4年

北漂职业:文秘―家庭主妇―自由撰稿人―专职妈妈(进行中)

北漂梦想:当一个真正北京人的妈妈

来北京之前,在我无忧无虑的生活中,甚至在梦想中,我根本不曾想到,我的生活会和“北漂”有什么关联,更想不到我几年后会漂在了北京。

我的生活原本一帆风顺,在冷热分明的江城度过了所有的学生生涯。然而,刚上班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枫。

北京于我,是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然而,因为北京城里有了枫,有了爱情,它在我的心里便越来越熟悉,越来越立体,越来越渴望走进。爱情是我背起行囊乘上北上列车惟一的动力。

刚到北京的生活是茫然的,虽然我和榕很快办了结婚证。我仍然不得不像百万民工一样去派出所办理暂住证。看着暂住证上赴京理由一栏“投靠丈夫”四个字,我感觉自己仿佛是个“附属品”。

我将求职目标瞄准快节奏的中关村,我开始了勤勤恳恳的工作。然而中关村的大小公司里推陈出新太快,换文秘也是一样的。于是脆回到家里写稿件,当起了自由撰稿人。

在北京漂着,如果没有婚姻作保障没有先生的疼爱,虽然有了北京户口,我想我也早就无法坚持下去了。对这样的心态,我先生不能理解,也许因为他是个地道的北京人吧,他不能体会异乡人面对北京时的惶恐和茫然。

好在,虽然永远无法真正成为一个北京人(与户口无关),但我马上就可以成为一个地道北京孩子的妈妈了。我和先生商量好了,等孩子出生后,我就在家当专职妈妈。

我想,我属于北漂人群中最浪漫的一群了,也是幸运的一群,因为爱情依然还在。

然而我受过四年正规的大学本科教育啊,虽然这个学历在北京根本不值一提;我也曾经有理想有追求啊,只是这一切都已淹没于琐碎而真实的生活之中。有时细想想,追根究底,还是因为我来到了北京,成为了北漂。

而一旦成为了北漂,无论外在的形式怎样改变,内心深处,永远只是漂泊在北京。

我飘啊飘你摇啊摇/无根的野草/当梦醒了天晴了如何再飘渺/爱多一秒恨不会少/承诺是煎熬/若不计较就一次痛快燃烧/你不在我预料/扰乱我平静的步调/怕爱了找苦恼/怕不爱睡不着

――《飘摇》

如果有一天我红了

姓名:小芬

北漂年龄:21岁

北漂岁月:3年

北漂职业:群众演员―配角演员

北漂梦想:一夜成名

“谁都想一夜成名,但是有几个赵薇,又有几个章子怡呢?不过,还是在北京漂着吧,这个毕竟离明星梦还是稍微近一点儿!”到北京的第一天,有个好心的“北漂人”就这么对我说。

当时我不服气,因为从小我就觉得自己是块当明星的料,等到艺校毕业后便毫不犹豫地决定来北京实现自己的明星梦想。

初到北京,我被一个好心的“北漂人”带到了北影厂附近的一个地下室招待所,七八个人挤在一间小屋里。这些人大多是来京打工的民工,无意中发现有群众演员这一行可以挣饭钱,平时无所事事时,便专等“穴头”通知他们拍戏,实在不行他们就自己到北影门口去“蹲戏”。

虽然我比他们都更专业,但这儿没人认识我。我到各影视公司求职,然而徒劳无功。不得已,我得生存我得吃饭啊,我不愿就这样回家,我只有选择跟着大家去北影厂门口去“蹲戏”。

每天早晨五六点就在那里等着,如果哪个剧组临时需要人便会来这里“抓”我们。可是“蹲”戏归蹲戏,我始终不满足于被人叫去拍群众戏,我时刻都记着自己出来时候的抱负。

这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家叫“XX影视”的公司“帮助你实现演员的明星梦”的招聘启事。上面还写着:“为某某剧组招演员,需主角、配角各多少名,面试合格马上上镜。”

交了50元钱“面试费”后,公司经理要求我参加“专业培训”,称这样我的机会会更多,但是需要2000元的培训费啊。后来我选择了和公司签约,并交了400元钱给公司,公司保证一年之内给我排10次以上的拍摄机会。很长时间后公司总算通知我去拍戏了,但都是一些群众角色,而且拍完戏的劳务费还要被公司扣走一部分。

我明白自己受骗了。后来在拍戏中我遇到很多像我一样到北京影视圈闯荡的年轻人,我们都有相似的受骗经历:不是被导演要求去交“保证金”,就是被告之专业水平不够需要参加培训,交几千甚至上万的钱去学习表演,学完之后只能得一个盖着钢印、走到哪个剧组谁也不会看一眼的《结业证》。

为了梦想,更为了生存,我只能从群众演员做起。后来日子跑久了,剧组呆多了,我也明白了:没有关系根本不行。所谓的关系很复杂,跟导演的关系,跟制片的关系,跟投资人的关系……

一次,一个导演色迷迷地拉着我的手说:“给你这个角色也行,但你要让我记住你呀!不然每天来来往往这么多女孩……”说完他便向我靠了过来,吓得我落荒而逃。当然角色泡汤了,为了这件事我痛苦矛盾了很久。

就这样我四处奔波着,跟所有能帮助自己的人套近乎,跟想对我图谋不轨的人周旋,对于一些不正经的导演拍拍肩拉拉手摸的轻浮举动还要强忍着装出敷衍的笑……

如今的我依旧漂亮,依旧还算年轻,然而再也没有了少女的单纯,没有了洁身自好的傲气,当然,成名的梦想依旧还在心里,人,也还在北京漂着。

在水里/在火里/我的爱/不变不移/就算时光倒回去/我也追到十七世纪/在风时/在雨时/你的雨伞吹翻过去/我绝对毫不犹豫/为你披上我的外衣/是你让我看透生命这东西/四个字/坚持到底

――《坚持到底》

漂是一个很奇怪的字,在水面上浮动的票。也许古人早就体会了漂泊的最终是沉淀归根吧,浮在水面的票终有一天要沉下去,回归大地。只是有的沉淀是于泥土的垃圾,有的沉淀是于泥土的养料。所以继续漂着,继续理想着,继续乡愁着。

也许你受聘于北京某大单位,或者是某大企业,甚至是国家机关,从事着科教、文化、企管中的一项你得心应手的工作,在别人眼中你起码是个“白领打工者”,但你仍然时不时遭遇这样的尴尬:你租房住时,常常有人敲门查暂住证;即使你买了房,还有人敲你的门查暂住证,只要不是北京户口,自己的房你也是“暂住”;终于等到自己有了北京户口了,可心里仍然不会将自己当作北京人,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提醒自己:你来自异乡!

这就是北漂。

是什么让北漂坚持了下来?是什么吸引着更多的人漂向北京?

梦想!

理论上说:北漂是在北京寻找个人理想与社会价值的结合点;通俗点说:是心中的理想和目标支撑着北漂们度过最寂寞最艰难的日子。

也许,每个人漂在北京的理由都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坚信,每一个人都是抱着理想漂在北京,每一个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在耕耘着自己的无悔青春。只要还有理想,撤退与留守便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要一直坚持着理想。

其实人的一生也即是过客而已,身如飘萍,心若浮云,漂有漂的美丽,也有泊的忧伤;既见都市客的喧哗,又有异乡人的失落。

那么,如果想好了,就走吧,打点行囊背起梦想上北京去,北漂!

上一篇:在雨天想一个年长的人 下一篇:我要离婚,把丈夫打造成新好男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