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属科研机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时间:2022-09-23 07:38:45

福建省属科研机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科研机构是专家学者荟萃的场所,是衡量一个地方科研水平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了解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窗口。福建省科研机构的产生、演变与发展是一幅珍贵的历史画卷,体现了福建的科技发展事业。

一 发展阶段

1.在艰难中诞生

清宣统二年(1910年),福州工艺传习所始设福建农事试验场,同年,福安县茶商成立茶叶研究会,这是福建省最早出现的科研机构。腐败的清政府对科学技术并不重视,福建的科研机构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1933年福建学院内成立农林研究所。1935年,省政府建设厅在福州建立农林改良总场和矿产事务所(仅办3年),在福安建立茶叶改良场。1939年,创办福建省自然科学研究所(次年改称福建省研究院,设工业研究所、农林研究所、动植物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土壤保肥试验区等),并制定出与经济建设相配套的计划。同年,在连城的作物改良场改建为福建省农事试验场(附设畜牧兽医所和园艺试验区)。民国29年,建立福建省地质土壤调查所。民国31年,国民政府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接管设在武夷山的福建茶叶示范场,建立第一个全国性茶叶研究所(抗战胜利后停办)。1939年福建农业试验场成立,场址在连城县,后迁至永安县西营坡,该场设总务课、技术课,技术课下设作物、园艺、病虫害、畜牧兽医和农艺化学五个组。一九四O年畜牧兽医组改为畜牧兽医所,一九四一年园艺组改为园艺试验区,作物、病虫害、农艺化学三个组均扩充为课。1942年旧省府与中国茶叶公司合资在崇安赤石建立福建茶厂,后改为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1946年,福建农业实验场迁至福州王庄,扩建为福建省农业试验总场,成为福建省农业推广的总枢纽。总场下辖崇安茶叶改良场和清流、南平、长乐、漳浦分场。至1949年,福建省科学研究机构仅存福建省研究院和福建省农事试验总场,以及厦门大学海洋所等高等院校的少数研究所(室)。

2.在曲折中成长

新中国的诞生,给科研机构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1952年,福建省农事试验总场改组,成立省农业试验场。同年,卫生部门成立血吸虫、鼠疫等防治研究机构。1953年,成立福建省工业厅综合试验室(1957年改名为福建省工业研究站,进行造纸、食品发酵、陶瓷等研究工作)。1956年,在省农事试验场的基础上建立了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亚热带作物、畜牧兽医、蚕桑、水产、海水养殖以及水利灌溉等研究工作。1957~1959年,相继建立省一级的农、林、水产和工业、交通、农机化、医药卫生等16年科研机构,以及情报、计量等科技服务机构。在“全民办科学”和“”的背景下,在各地区、各县和500多个公社设立农科所,在沿海各地、县设立14个水产实验所。据1959年统计,全省县级以上专业科学研究机构达286个,科研人员800多人。

196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并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了一批尖端技术科研机构,如原子能、物质结构、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放射医学、数学、力学、高分子等16个科研机构。1962年根据精简精神撤销了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将海洋研究所、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和微生物研究所划归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管辖。同年,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扩建为省农业科学院,林业、水产、气象等科学研究所也得到加强。此后,又陆续建立热带作物、水土保持、畜牧兽医等研究所,加强地区(市)一级农科所。在工业方面则调整充实了轻工、化工研究所,保留机械、交通、建筑、水利电力、地质、邮电等6个所,合并燃料、冶金所为重工业研究所。1965年,省、地(市)属独立科研机构共33个,科研人员1582人,相当于助理研究员以上者100人,相当于副研究员以上的26人,在福建省的中国科学院和华东分院所属的科研机构有9个,职工数达967人。

在“”期间,福建的科技事业毁于一旦,全省33个独立科研机构只剩下4个,科技人员大部份下放劳动,大量的科学仪器、设备被毁坏,大量的图书资料散失,经济损失严重。福建农业科学研究院改为福建省农业试验站,华东分院在福建的科研机构下放至省、市各有关部门。

3.在改革中壮大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科研机构逐渐恢复,科技人员陆续归队。同时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开拓新技术研究领域,新建电子、光学、计算机、环境、亚热带园艺植物和抗癌研究等一批科研机构。1979年,省属独立科研机构37个,科研人员1483人;1983年增加到50个,2751人。至1990年,省属独立科研机构达66个,科研人员达3669人。同时,各科研机构都创办科技开发实体,进一步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全省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带来了科学的春天,福建的科研机构在扩大自,实行所长负责制;改革拨款制度,对科研机构实行分类管理;放活科研机构,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放活科技人员,促进科技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实行技术职务聘任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开展科技体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1985年以来积极推行所长负责制,实行所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开展省属科研机构“三包三挂”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改革拨款制度,增强了科研机构“两自两力”的能力。全省省属科研机构的事业费均划归省科委管理。对社会公益、农业等科研单位实行事业费包干管理;对从事工业技术开发型的科研单位的事业费削减已基本到位,大大增强了这些科研单位的动力和活力。并且,科研机构以多种形式长入经济,以科技振兴企业、以科技振兴农业。许多省属科研机构进入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发展成为行业技术开发和服务中心。省农科院、福建农学院组织了大批科技人员分赴南平、三明两地区开展技术承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当地干群的好评。通过经济利益推动科研机构科研成果向生产领域转移,提高科研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至1995年,省属19个开发型科研机构创收都在30万元以上,其中8个在百万元以上,最高的所年纯收入达350万元以上。

二 基本现状

1.公益型科研院所

福建现有独立核算的公益型科研院所数量为:各厅(局)主管的有26个院所(中心),农科院(下属13个所、室)和省社科院。我们以2000年省直单位预算测算表为依据,认为根据预算外收入的情况,可以把省属公益型科研院所分为四类:第一类为没有预算外收入的科研机构;第二类为略有预算外收入的科研机构;第三类为预算外收入占预算内收入一半左右的科研机构;第四类为预算外收入等于或超过预算内收入的科研机构。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从预算外收入情况分析该科研机构走向市场的潜在能力。

2.开发类科研院所

福建省现有列入体制改革的开发类科研院所有福建省光学技术研究所、福建省纺织工业研究院、福建省机械研究所、福州木工机床研究所、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福建省二轻工业研究所、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福建省煤炭工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粮油科学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冶金工业研究所、福建省化学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等14所省属开发型科研机构。主要分布在光电子、机械、化工、交通、建筑、建材、冶金、轻纺、煤炭等众多领域。14家开发类科研院所成立时间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半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成立的,另外一半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他们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其中历史最长的已经有接近半个世纪了,最年轻的也有二十年了,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是依托各自的行业建立、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他们始终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而逐渐成长。

(1)组织结构规模偏小,人员结构不合理。根据收集的资料来看,福建省现有的14家开发类科研院所拥有总编制数为1200人,平均每家拥有不到100人的编制限制。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国家自1984年以来对事业单位实行的减拨事业单位经费的改革政策近年来已经实现了停拨到位,这就使院所不得不缩小编制,加上惨淡经营的形势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得人员不断外流,事实上14家科研院所只拥有在编在职专业技术人员483人,加上外聘的技术人员83人,14家科研院所拥有的技术人员总共还不到六百人。这样看来,其他的行政人员超过了技术人员的比例,显得极其不合理,致使在行政上的花销过多,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比例降低。

从图一我们可以看出,“十五”期间,各个院所的科研投入水平普遍处于较低的水平。冶金所、机械所、轻工所、花卉中心、化工所、光学所等院所科研支出的变化规律拥有共同的特点,每年都是在不断的波动之中,其中轻工所、花卉中心、化工所和光学所四所在波动中有所增加;冶金所和机械所则相反,有所下降;交通所是唯一一家投入水平较高的院所,其投入水平远远超过其他院所。

(2)技术性收入水平较低,收入结构单一,市场能力比较薄弱。一如上面所提到的我省的开发类科研院所的规模较小,他们的成立都是依托各自的行业领域,至于他们后来的发展空间更是有赖于各自行业的发展状况。我省的14家开发类的科研院所除了少数几家依托目前较为强劲的行业发展势头而拥有较为可观的经营收入之外,其余的院所的经营性收入则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而从他们的收入结构来看,我们还可以发现,院所的收入过分依赖其所属的行业所拥有的特有资源,这就导致经营性收入结构过于单一,只有一两项的来源。过于依赖行业的垄断资源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院所在技术研发上难有所突破,最终在市场能力建设上没能投入更多,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例如有些院所的经营性收入纯粹是靠其所拥有的行业检验(检测)或者认证资格而获得,在技术转让和成果产业化等代表开发类院所市场能力水平上则很少有大的收入。

如图二,在“十五”期间,交通所的技术性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其他院所,远远超出其他院所许多,而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大部分院所则处于0-200万元的收入水平。二轻所、化工所、电子所、冶金所和建科所变化规律趋于一致,总体都处于下降的趋势。其中二轻所、化工所、电子所三所都是在2002年上升以后,逐年发生下降,但总体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而电子所和冶金所则基本处于不断下降的势头。

(3)政府的政策支持。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开始酝酿的以试点为探索的公共事业部门的改革,于1984年在全国展开,科技领域的公共事业作为排头兵率先迈开了步伐。福建省也于1984年开始实行以减拨事业单位经费为目标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到“十五”期间所有开发类的科研院所已经实现事业单位经费停拨。也就是在“十五”期间福建省推行了开发类科研院所的企业化转制的改革,2001年以光学所、微生物所等为试点展开了企业化转制的改革,设想力图通过两年的探索,在2003年出成果,2004年进行总结改进并在所有院所中展开推广,最终在2005年顺利完成改革。在这个阶段,虽然停拨了事业单位经费,但为了帮助改革的推进,专门设立了科技体制改革的专项经费,对于每个转制的院所给予改革过渡期间的一定经济资助。此外,在科技厅的组织协调下,各个相关部门还针对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改革配套政策,主要集中体现于闽政办[2000]91号、闽政办[2002]178号等文中。但实际上改革过程中碰到了种种的困难,在试点经验上存在分歧未能展开推广,之后也尝试根据院所的意愿申报改革的方案,但最终都未能在改革道路上有所实质的推进。如今,科技厅以软科学计划立项的方式,成立“福建省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的试点和模式探讨研究”课题组,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的调研,总结以往院所的改革经验,客观剖析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借鉴省内外的各类科研体制改革的成功例子,为当前的改革提供和创造各方面的对策和条件。

从图三我们可以看出,冶金所、纺织所、机械所、木工所、粮科所、光学所、煤炭所、建科所、交通所、二轻所等院所的财政拨款曲线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是在2002年下降的情况下,以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这与财政上对改革的专项支持有关。

三 功能作用

我省科研机构是进行应用基础和开发性研究、发展技术创新、提供市场化科技成果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前,我省正积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步伐,科研机构作为我省重要创新源和提供技术成果的重要基地,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上规模、高质量发展方面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推动“产、学、研”联合,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

为了落实“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充分发挥产、学、研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推进多层次、多形式科研、设计与生产的联合,省政府了闽政[1987]54号文件,提出了鼓励科研机构、设计单位进入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鼓励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同兴办多种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体的政策和优惠措施。对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的技术成果,在进行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取得收入时,暂免征营业税;对“产、学、研”联合开发的新产品,申报各类计划项目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支持。产、学、研的结合不断加强,打通了科技与经济相连的直接通道,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升级,进一步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了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开搞活开发型和技术服务型科研机构,使其面向经济、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与经济结合,促使这类科研机构由事业法人转向企业法人,走自我发展之路。至1999年底,所有开发型的科研机构,创办经济实体,实现了大多数科技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目标。省机械研究院等共创建、承包科技企业14个,其中有1 个科技型股份制企业、2个高科技股份制企业、2个高新技术企业。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创办的“福建省武夷预应力工程公司”,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服务社会,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在住宅结构体系的研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省纺织工业研究所创办的股份制科技企业,专门从事对聚酯废料瓶的回收利用,开发产品用作纺织品原料,年处理废料瓶3000吨以上,生产各种纤维1万多吨,实现产值1亿多元。

公益型科研机构也积极探索长入经济建设的路子。省微生物研究所等公益型科研机构共建立17个科技型企业,其中2 个中外合资科技企业、3个股份制科技企业。省微生物研究所投入425万元购买土地,成立中外合资的福建省科瑞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环孢素强效免疫抑制剂,市场前景良好。

2.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科研院所的发展壮大,大量科技人员奔赴经济建设的第一线,企业科技力量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全省技术创新的主体。表现在:第一,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是全省科技活动人员的主体。如2003年,在全省科技活动人员中,企业占58.2%,是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最多的一个群体。第二,企业资金是科研经费筹集的主要来源。如2003年,全省共筹集科研经费83.81亿元,其中企业资金60.57亿元,占72.3%。第三,企业科技成果在全省科技成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2003年企业专利申请数为1677项,占全省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数的87.2%,专利授权数为1298项,占全省职务发明专利授权数的92.8%。第四,高新技术企业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全省已建立福州、厦门两个部级高新区和泉州、漳州、莆田、三明、南平五个省级高新区。至2004年底,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0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32%。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人员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与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及成果转化的效益挂钩,同时,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纷纷对做出重大科技贡献、取得重要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和奖励,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如2003年全省科技活动人员每百人专利申请数为10.1项,是1987年的5.9倍;每百人专利授权数为10.1项,是1987年的12.5倍。2000年以来,全省共有10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566项成果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奖。这些成果大多数已向生产部门转化,有的已形成了产业。

3.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建立和完善了技术市场体系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实行“双放”政策、引导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重要舞台。民营科技企业以灵活的机制和紧贴市场的活力,成为我省发展市场经济、推动科学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我省民营科技企业从1985年开始起步,目前全省企业数已超过3000家,年技工贸总收入近1160亿元,相继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德化陶瓷、惠安石雕、漳州金峰、龙岩新罗等4个省级民营科技园区。在全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80%以上。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我省建立和完善了科技市场服务体系。第一,通过鼓励发展技术贸易机构和技术中介组织,建设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市场体系。至2003年,全省经登记及年检合格的技术贸易机构1327家,从业人员达11182人。第二,开放技术市场,通过经济利益加强了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系,促进了技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2004年全省登记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等各类技术合同共5656项,合同成交总金额14.13亿元。第三,通过加强技术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信息市场与技术市场的重组,逐步形成了多功能、高效率的科技服务体系。以“东南技术市场”网站为主干网的技术市场交易(信息)网络,已覆盖全省九个设区市,其中有22个县(市)还建立了技术市场交易(信息)网站或网页,发挥了其作为全省技术市场主干网的作用。

四 科研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上存在落后、偏差等根本问题。对改革的态度和对改革的具体问题上,院所、监管部门和改革工作主持部门都存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这些认识有的严重落后是不可取的,有些是不同主体之间的认识偏差还需给予指出改正。院所方面大部分对保留事业单位编制仍抱有幻想,怀有保持停滞不前状态的思想。14家院所中有8家选择继续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实行企业化运行机制,占到一半以上;4家选择整体转为企业或整体进入企业,其中按企业的性质又分为民营、国有、职工按比例持股、混合所有制等;另外还有2家没有明确表态。监管部门方面也存在把科研院所等同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问题,致使院所难以接受,政策迟迟执行不了。如改革过程中碰到的资产处置问题,各方面理解不一,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使改革道路难以前行。

(2)科研机构设置、布局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省科研机构在数量、规模、布局、结构、运行机制上还不能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体现在:2002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为4682.01亿元,占全国的4.47%,居全国各省市的第11位。但我省地市级及以上研究与开发机构数仅占全国的2.51%,从业人员仅占全国的1.0%,平均每个机构拥有从业人员55人,仅为全国平均数的40.7% 。我省科研机构的学科、领域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我省确立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但我省政府部门属科研机构在这三个领域的研究力量不强、学科优势不明显、介入程度不高;就农业科研机构来看,由于多个厅局和多个地区都建立了自己的农业科研单位,造成农业科研单位的功能交叉重复严重,造成科技资源和人才的浪费。我省是食用菌大省,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出口占全国的50%以上,但全省尚无一家专门的食用菌研究机构,其研究力量还分散在省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省轻工所等,没有形成合力;再如在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领域,我省的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产中研究环节,而产前的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的生产技术研究、产后的农产品运输、储藏、保鲜、加工技术研究等机构却没有。

(3)院所的职能分工不明确、定位不清,科技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在一个区域创新体系中,各科研机构应按照各自的优势,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间实验、技术推广与应用等创新环节合理定位,适当分工,互相配合,协同发展。但由于科研经费不足,我省的科研单位往往是有钱项目都要上,不论是应用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开发,造成职能分工不明、定位不清,不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制约了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科技信用体系是实施科技评价、进行科技活动监督的重要工具。我省的科技评价制度还不完善,评价标准单一、指标不尽合理,科技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已经成为影响科技创新的一大问题。如一些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研浮躁、学术浮夸以及急功近利的现象,一方面表现为“求量不求质”,造成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的质量下降,另一方面表现为对科研成果和论文不恰当地吹捧,追求奖励多、注重实效少,甚至是片面地追求表面化的创新,脱离实际。

(4)院所的“婆婆”多,科技人才断层,队伍不稳,人员外流严重。这是现行的由科技厅和主管厅局双重管理的体制产生的弊病。以中医药研究院为例,行政、人事关系归中医学院,经费归科技厅,业务工作归卫生厅,基建归教育厅,药品的开发、研制归药监局,共有5个婆婆管着。这种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模式,导致该院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改革范围内的14家开发类科研院所,分属于12家主管部门,而他们的主管部门也分为两类,一类属于行政机关,另一类为国有企业,因此对他们的监督管理也隶属于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国资委两类。由于对院所的管理和监督上存在区别,致使在改革问题上要涉及到更多部门之间的协调,给本已难度不小的协调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障碍。例如在改革的政策问题上院所之间很容易进行相互的对比,因此,如何在既要体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又要根据院所的各自情况,探索出不同的改革路径就变成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卢展工书记在对改革的指导思想的阐述过程中,也由最初的“一所一策”改成“因所制宜”。而在改革实际过程中,也碰到了诸如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国资委对同一问题的有不同规定做法,这对于改革的协调上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和考验。热带作物研究所地处偏僻的农村,科研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因此,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进所的科研人员大量外流,1990―2001年期间,调出30人,其中大学本科生19人,大专生11人。人员外流造成了科技队伍断层,研究工作难以为继。亚热带植物研究所自1990年以来,累计调出、辞职的科研骨干32人,1997年至今无新生力量补充,人员结构老化严重。农科院1990年以来,共流出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50多人,其中现已成为博士的有14人,硕士有30多人,年均流失10余人。

(5)科研竞争力弱,科研课题立项难。虽然我省对科技事业的投入每年都在增加,但由于多渠道经费体制尚未建立,大多数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经费来源是财政拨款,扣除人头费后所剩无几,无力进行科研条件的改善和科研项目的研究,无法满足科研院所的科研发展需要。据统计,我省40个公益型科研院所中,从1990年到1995年购买价值在5万元以上、1995年-2000年购买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其中有七个所的记录为0;从按科技人员人均仪器设备总值来看,多数仅为1至3万元,造成了许多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仪器还在使用的现象。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是我省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所,然而,由于科研条件渐显落后,科技队伍研究和开发实力下降,所取得的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日趋减少;热带作物研究所由于条件艰苦,也同样遇到科研课题立项难、筹集科研经费更难的情况。这说明条件的落后和科技研究、开发实力下降,导致了科研竞争力的弱化。在当前实行课题专家评审和公开招投标的背景下,没有竞争力的科研院所,其生存必然是十分艰难的,可持续发展就更谈不上了。

2.问题原因分析

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分析有如下的原因:

(1)多数科研院所存在双重管理的体制。在所调查的院所中,除了科技厅直属研究所、农科院和社科院外,其余院所都属于双重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运行的科研院所,在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人、财、物等方面的问题时,必然出现两个“婆婆”互相推诿的局面。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产生这种状况的管理体制。

(2)科研院所的研究与开发与经济建设结合不够紧密,自身“造血”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现象,长期以来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这个问题已经在较大程度上有所解决。但是,对于许多科研院所而言,由于计划经济的“烙印”还比较深,因此在科研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经济建设结合不紧的问题,导致一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还有一定困难,致使科研院所的“造血”机能不强。

(3)科研院所课题立项难,获得的科研课题少,归根结底在于科研竞争力的弱化。其原因比较复杂,总体上说有几个方面,其一,科研人员研究实力不强;其二,研究设备老化,不适应科研工作要求;其三,科研选题不当,导致在课题申报的竞争中落选;其四,科研活动中存在不正之风的干扰,产生了不公平竞争。从科研院所自身角度看,应该在增强队伍的研究实力上多下功夫,包括建立各种机制,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研究设备除了加大投入、升级换代外,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建设重点实验室上,同时开放各个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重点实验室,提倡“设施共建,设备共用”,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设备的效益,避免资源浪费。

(4)科研院所重复设置,导致科技力量、财力和物力分散。我省科研院所重复设置的现象比较严重,农业科研机构和水产科研机构尤为如此。这种重复设置,分散了有限的财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对科研设备和课题经费的投入。

(5)保证改革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是科研院所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目前改革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不是因为改革的结果,而是其他原因所致。所以,要强调不折不扣落实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6)科研院所的发展投入不足。虽然我省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年年都有增加,且增加的幅度超过了我省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但是,与科技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投入相对不足也是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投入的增长需要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为支撑,因此,现阶段增加对科技事业的投入,不能只靠财政,必须走经费来源社会化的道路。

上一篇:浅谈我省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方向 下一篇:新时期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路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