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外语教学策略之管见

时间:2022-09-23 07:11:35

新形式下外语教学策略之管见

摘 要:我国21世纪以后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迈入了大众化的时代,学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一课堂上既有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型的学生,也有因学习能力不足而导致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的学生。因此,改变教育教学模式,为不同学生创造出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才能的学习空间,成为我们必须要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外语教学;课堂管理;网络资源;学习意识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也就是说,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不是过去的精英教育,而是量产的教育。随着大量的高中毕业生涌入大学校园,给高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外语教育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与精英阶段相比,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甚至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均表现得非常明显。在同一课堂上既有努力学习、开拓进取的学生,也有因学习能力不足而导致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使我们所讲授的内容,既能充分发挥精英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向其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又兼顾大众型学生的实际能力,尽量激发其学习热情,使其掌握基本技能,成为我们必须要探讨的课题。

年轻人虽然与精英阶段的学习者有着较多的不同,但也有自身的特点。他们活泼好动,有着较强的好奇心,试图尝试各种新事物。但由于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他们大多知识面窄,缺乏对事物的分析和鉴别能力。虽然已经是大学生,很多学生还处在习惯于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状态。还有一部分人因为没有了高中时教师的步步紧逼,就放松了主动学习和把握新知识的要求。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对大学里的新事物充满了好奇,想在大学里充分进行各种体验,忽视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把握。种种情况表明,这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需要教师下大力气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使他们从单纯依赖教师的被动状态中走出来,成为真正有思辨能力的大学生。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新形势下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强化课堂管理

良好的课堂管理是教师维持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现如今,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具有兴趣和注意力短暂多变的特点,所以为了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注意变换上课模式,在讲解和练习之间经常切换,使学生有机会释放精神压力。关于外语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历来有各种各样的理论。有人说外语教学应以听说为主,而有人说要以语法教学为主,但笔者认为两者有效结合,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最佳且有效的方式。因为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实践,而实践的基础又基于一定的语法知识积累,两者相辅相成。所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来安排教学,是我们必须要采取的措施之一。教学中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无论是语法讲解,还是口语练习,教师要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且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着密切关系的话题,使各种能力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如每次课前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值日生报告的方法,就是外语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好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演讲练习不要单纯地让学生做一些基本介绍(如日期、天气、出勤情况等)和用外语讲述某件事就结束了,而是要想办法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可以通过总结归纳、现场提问及解答的方式,对发表的内容进行确认。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适当补充。对于典型的语法错误,还要及时予以纠正,不失时机地进行分析,使学生在锻炼听说能力的同时,也能做到有效把握一些基本语法。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教具开展情境教学。特别是初级阶段,利用实物(包括图片、视频等)讲解一些句型或词语的运用,高年级课上有效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有目的、有选择地整合网络资源,都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说语言实践是对语法学习的检验的话,那么语法学习则是语言实践的保证,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外语教学既要坚持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也要坚持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以保证语言的流畅性。课堂教学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合理有效地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的热情,使更多的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会并掌握知识,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过分强调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

二、有效利用网络

网络已深入千家万户,青年学生大都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包括学生选课、信息的传递等,人们越来越多地运用网络。如果我们能合理有效地将网络资源用于教学,可以大大减轻课堂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效率。因为课堂教学所能够传授的知识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多数情况下只能看作外语学习的框架和阶梯。而要真正掌握好外语,单纯靠书本及课上的知识是绝对不够的,还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推进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学生已经能够从课堂以外的其他途径获取大量与专业学习相关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展开各种形式的课外自主学习已成为非常有效的手段。进一步地,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以外建立起师生互动的网络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要建立起师生互动的网络平台,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教师要加大工作力度,将多方收集到的外语学习相关资料到网上,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将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予以归纳并,营造出能使学生主动上网与教师交流的氛围。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主动上网提出问题,积极参与网络互动也很关键。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比较好的外语学习网站推荐给学生或进行合理的链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国外的社会和文化,开阔视野,还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园地,成为学生“开放学习”的中心。通过网络互动,教师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问题给出具体指导,而且对于一些共性问题,也可以通过课上分析讲解的方式进行共同探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而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不断克服语言学习的天敌――学习的被动性,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三、力争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它体现在方方面面。前文提到的课堂练习如此,与外教或留学生进行交流也是如此。外语专业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表现还体现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这可以说是检验学生大学期间学习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就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毕业生在写论文时都不知道如何下手,照搬照抄的现象很严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我们在外语教学中缺少这方面的训练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学生的写作能力差,另一方面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同样薄弱。所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之能够学以致用也是我们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之一。

在外语教学中,适时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很有必要,而且要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对于课堂教学,不能孤立地讲授某些语法、句子,单纯地理解课文内容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根据学习材料,适时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问题意识的培养放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在高日课的教学中,就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教材中有一篇叫《节高蜂的秘密》的文章,讲述了作者在探索节高峰秘密时的一系列推理和科学实验的过程。文章生动形象、层层推进,使读者犹如置身实验过程中一般。于是笔者就不失时机地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要求他们就作者在实验过程中如何一步步推进实验,包括如何思考、提出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情况进行探讨,然后将作者对节高蜂做了哪些实验、其结果如何等进行归纳并后据此找出节高峰的真正秘密。课堂上大家再围绕此话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不仅了解了实验过程,而且对科学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了足够的认识。虽然科学研究和语言研究不完全相同,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还是有共同之处的。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同样需要问题意识,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你的选题动机及研究意义是什么?在明确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再通过调查包括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去验证你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论文。通过分析对比,学生不仅对书本知识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同时对即将面临的毕业论文写作也有了初步了解,一举两得。当然,具体到论文写作,单靠一次课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平常的教学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做一些相关的演练,当然也可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系统地为学生讲解如何收集论文资料及写作方法等,以保证学生论文质量全面有效地提高。

综上,结合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外语教学的一些对策建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强化课堂管理的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促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惠萍,陆国飞.从一个外向型人才调查报告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改革[J].中国外语,2005,(02).

[2]姜弘.日语专业课的人文教育理念和实践[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03).

[3]马秋武.是语言能力,还是非语言能力[J].中国外语,2005,(02).

[4]王桂兰.“综合活动型日语教育”对我国日语教学的启示[A].薛豹,主编.日本学论丛[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邹为诚.论综合英语课堂教学TELOS模式[J].中国外语,2006,(01).

上一篇:独立学院学生感知风格调查研究 下一篇:基于STM32的室内换气装置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