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3 05:44:07

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金属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选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切开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015-02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因素导致,并且多为运动性损伤,由于踝关节结构复杂、功能重要,因此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临床追求踝关节的解剖学复位以及功能的完全恢复[1]。常规治疗手段为切开复位后采用金属螺钉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但对于金属螺钉患者需进行二次手术取出,因此患者疼痛程度较大并且医源性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可吸收螺钉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的新型生物内固定手术材料,应用后无需二次手术取出螺钉,患者可自行吸收,但临床对于可吸收螺钉的固定强度以及个体化差异存在诸多争议[3-5]。本研究旨在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9),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9例,年龄18~56岁,平均(36.5±5.2)岁,病程2 h~5 d,平均(2.2±0.5)d,左踝骨折11例,右踝14例,双踝3例,致伤因素中车祸伤20例,减速伤7例,其他1例,踝关节骨折AO分型,A型6例,B型15例,C型7例;对照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19~62岁,平均(38.4±4.8)岁,病程2 h~6 d,平均(2.9±1.1)d,左踝骨折12例,右踝14例,双踝3例,致伤因素中车祸伤20例,减速伤8例,其他1例,踝关节骨折AO分型,A型7例,B型15例,C型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相同规格的药物止痛镇痛及抗感染治疗,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接受相同的护理干预措施。

1.2.1 观察组 观察组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前X线影像明确骨折部位并切开,充分暴露踝关节骨折端并清理骨折断端嵌顿软组织与积血,施行解剖骨折端解剖复位,临时巾钳固定后沿骨块的中心内踝沿与骨干纵轴成34°~45°,应用直径适宜的钻头钻孔,并固定后各个方向将踝关节被动活动,观察固定是否稳固可靠,常规留置引流条,逐层闭合切口。

1.2.2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金属螺钉内固定法,常规临时固定后钻孔后选择长4~5 cm、直径3.5 cm的金属螺钉,经骨折片拧至胫骨下端以加压嵌插骨折面,其余手术操作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1年内随访调查统计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其中骨折愈合标准参考第八版《外科学》中相关评价标准,骨折愈合效果评价以Anderson四肢运动功能评分评估,优:骨折治疗后完全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踝关节内收外旋等功能完全正常;良:骨折治疗后对线良好,踝关节关节功能良好,患者踝关节上提功能轻度受限;可:骨折治疗后对线稍差,踝关节上提功能明显受限;差:骨折治疗后对线交叉且踝关节上提功能障碍。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

采用Anderson下肢功能恢复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观察组患者骨折治疗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踝关节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性肢体活动的重要关节组成之一,因此当人体踝关节进行剧烈运动或超负荷压力、扭力、剪切力,极易发生踝关节骨折,而踝关节骨折后踝关节功能丧失,直接影响患者下肢活动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6]。临床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提倡解剖学复位与功能的完全康复,因此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首选术式,金属螺钉是临床上切开复位内固定中应用最广泛的器械之一,但由于需二次取出以及医源性创伤过大的原因,其在踝关节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颇受限制[7-8]。本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观察组治疗优良率达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7%,并且观察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试验回顾分析可知,临床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原则为对距骨生理解剖位置及踝穴完整性的恢复,尽可能达到解剖学复位,并促使患者尽早进行功能恢复训练,并且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应在8 h内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依据后踝、外踝、内踝的顺序进行固定与修复,在手术过程中应清理踝关节内上角的小碎骨片及软骨碎片,后踝骨折多数不需内固定,但骨折超过25%胫距关节面则应固定、整复,外踝骨折选择重建板或解剖钢板固定,并外弯150°再于外踝后固定钢板[9]。常规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坚强的固定效果,但金属螺钉需二次手术取出,因此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是一个严重的负担,并且由于踝关节活动程度较大,在螺钉的取出过程中不仅对周围软组织产生危害,同时对于踝关节骨折线的愈合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导致踝关节骨折患者愈合效果不理想以及诸多顾着并发症的发生[10]。而可吸收螺钉采用现代生物学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无抗原性、无毒性及致癌性使其应用更为安全,在体内不需要特殊的酶参与即可自行水解,避免二次取钉手术对患者机体产生损伤,同时可吸收螺钉为现代化高压热延伸技术制成,其强度可达人类松质骨强度的20倍以上,并且在植入人体后可在25周后强度下降至松质骨强度标准,而从本组患者愈合时间可知,虽然可吸收螺钉的剪切强度以及弯曲强度随着置入的时间在不断下降,应力遮挡也在不断减少,但其下降至松质骨强度的时间远远长于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因此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中,可吸收螺钉固定强度以及有效强度持续时间对患者骨折愈合几乎无影响[11]。而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可吸收螺钉需由后向前拧入并锁定、固定,以避免踝关节稳定性差,进而影响踝关节骨折固定效果,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12]。

综上所述,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骨折手术优良率,无需二次手术取钉,并且患者骨性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在精神及经济双方面缓解患者压力,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熊自强,付朝娟,黄振峰.四肢骨关节骨折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23(2):37-39.

[2]廖益辉.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80-82.

[3]李波,王婧.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结合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接骨板治疗三踝骨折53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6):142-143.

[4]王愉思,李欣,阎戈,等.可吸收螺钉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部分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评价[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3):213-216.

[5]张治军,傅海鹰,何大川.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1-3.

[6]李波,李东旭,王婧.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22例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109-111.

[7]徐义祥,曾仲达,林水平,等.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5):133-134.

[8]顾峥嵘,王海鹏,颜家骅,等.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5,19(2):153-155.

[9]易平,张战和,李海涛.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5):39-40.

[10]谢波.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疗效观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6):535-536.

[11]陈晓荣,董.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 128 例临床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4):314.

[12]李敬安,曹炯哲.躁关节骨折内固定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5):37-38.

(收稿日期:2015-11-18)

上一篇:综合护理措施对老年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价值探... 下一篇:氧气雾化吸入中药在婴幼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