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学生的角度说话

时间:2022-09-23 05:38:12

站在学生的角度说话

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一句话说得别人笑,一句话说得别人跳。”这就是说,说话的方式不同,收到的效果也就不同。

王鑫是我接手这个班级后最先让我记住的一个孩子。之所以记住他,是因为他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不按时完成作业;二是上课不专心,总是心不在焉,他还时常把玩具带到学校来,上课时偷偷地玩。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我曾定下班规:能将玩具带进学校,否则将没收。可对这条班规,他视若无睹,你今天收个组装小汽车,他明天拿个小变形金刚,后天又带个悠悠球……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

不知道他今天又带什么新鲜玩具了,上课时总是把手伸进桌兜里,看老师走近了才抬起头来望一望。我用眼神示意他专心听讲,可他视若无睹。下课了,他又是从后门“飞”出教室的第一人。紧接着,我们去做课间操,当做到“屈膝运动”这节操时,“吧嗒”一声,从王鑫的口袋里掉出一个东西,我捡起来一看,吓了一跳,原来是一把一尺长的仿真弯刀。我很吃惊,原想严厉地训斥他:“你不要命了,敢把这个装兜里!”但看到同学们都在关注着我时,我连忙换了一种表述:“这把刀装兜里多危险,幸亏它掉出来了,老师先替你保管。”“老师,这不是真刀,是用塑料做的。”他辩解道。我明知他撒了谎,但并未当众揭穿,只是对同学们说:“大家别看了,继续做操!”

课间操后,我把王鑫叫到办公室,拿出没收他的所有玩具说:“你的玩具真多啊!可你今天拿的这把刀实在是太危险了。中午放学后,你来老师这里,把这些玩具都带回家,希望以后不要再将它们带到学校来了,行吗?”他面有愧色地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

试想,如果当我看到一把小弯刀从他兜里掉出时,声色俱厉,当面训斥他,结果会怎样?他还会诚恳地向我道歉,改掉坏毛病吗?我想不会的。因为老师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他难堪,丢了他的面子,为此,他可能心存不满,继续我行我素,与老师对着干。就在那一次之后,他完全变了,不再带玩具上学,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他的变化令我欣喜不已。

一次闲聊,我看到郭磊哈欠不断,就好奇地问:“作业是不是很多,昨晚睡得迟了?”这时,旁边有个学生偷笑着说:“不是作业多,而是晚上打游戏了,哈哈……”原来是这样,我不免为这孩子担忧起来。“老师,他也睡得很迟,都玩到12点了。”郭磊理直气壮地揭发他旁边的同学说。哎!现在的孩子都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这样下去怎么能行!我赶紧劝他们:“打游戏要适可而止,不能因为过度迷恋游戏而不顾身体。看看,你们现在一个个都带上眼镜了,而且白天没精打采的。”这两位学生不好意思地说:“我们不是天天打,只有在周末才玩到深夜的。”“既然你们说平时不打游戏,那我今后可会注意观察你们的表现呐。”我笑着说道。

为了引导同学们不沉迷于游戏,我特意组织全班召开了“游戏,要说爱你不容易”的主题班会。会上,我让学生们畅谈对游戏的看法,并结合自身剖析游戏的种种危害。最后,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总结道:“游戏固然有趣、好玩,但也会上瘾,它就像,会慢慢地腐蚀我们的思想,影响我们的学习,还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严重损伤视力,产生多种疾病。对于游戏,不可过于迷恋,要学会自我控制,这样才能战胜诱惑,消除危害!”

后来,我又与这些“游戏迷”的家长们进行了多次沟通,了解了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他们的具体表现,建议家长朋友多关心孩子,帮助他们戒掉“游戏瘾”。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和引导,这些孩子逐渐摆脱了游戏的困扰,把注意力转移到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上来了。

有一次,我突然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听起来很生气:“你们班的班长张阳太不像话了,仗着自己是班长经常欺负别的同学。我儿子已经被他欺负好几次了,老师你一定要管一管呀!”我忙问这位家长班长怎么欺负他儿子了,他说:“昨天我儿子刚买了几支笔芯,就随随便便被班长拿去了几支,并把剩余的撒了一地。”“您消消气,我会查清楚的,也会公平地处理这件事情的,请您放心。”挂了电话,我在想:是不是真的如这位家长所说的,张阳仗势欺人,经常欺负同学,同学们又对他敢怒不敢言?可是光听一面之词很容易偏听偏信,我得把他们叫来问一问。

于是,等到下课,我把张阳和那位被欺负的同学(杜宁)请到办公室。我还没开口,张阳就急切地说:“老师,是我不对,我不该拿杜宁的笔芯,我下午会赔给他的。”难道果真像家长反映的那样,张阳常常欺负别的同学?我问杜宁:“张阳除了拿你的笔芯,还怎么欺负你了?”杜宁说:“做操时,我与别的同学说话,他只让我别说话了,却不管其他说话的同学,平时,还喜欢扣我的分,派我打扫卫生。”“就这些?”“就这些。”“如果以后你觉得张阳欺负你了,就及r告诉老师,好吗?”杜宁看我没有偏向班长,心满意足地答应了。

我让杜宁先回教室去,留下张阳继续谈话。我心平气和地说:“你是班长,又是老师的小助手,我们管理班级不是靠武力或者蛮干,如果你做的对,同学们一定会支持你;如果你欺负人,他们就会不服你,这不仅会降低你个人的威信,也会给班级管理带来麻烦。我们做事要以理服人,这样才能树立威信,让大家拥护你,支持你的工作。你明白这个道理吗?”“老师,我错了,我以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请老师相信我!”听到他的保证,我表示这次就原谅他了,之后看他表现。我想每个人都会做些错事,当他们认识到自己错了的时候,我们不能得理不饶人,或者“一棒子打死”,而应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上进的心,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让这颗心永远发热发光。

批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式,其目的是教育和引导学生,让他们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愿意知错改错,寻求进步。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一个明智的教育者,认识和了解到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是有人格和尊严的人。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恰当合理的教育方式,说该说之话,做该做之事,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切不可意气用事,动辄上火生气,口无遮拦,以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去惩戒学生,以至于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教育学生也一样,如果采用的方式不一样,其结果也必然不同。如果我们能从“一切为了学生”出发,时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时刻替学生着想,谈话时态度温和一些,语言婉转一些,语气诚恳一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待他,爱他,为他好。那么,我相信,学生也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虚心接受教育,改过自新,不断进步。

上一篇:《赤壁赋》中的美学意蕴 下一篇:幼儿教育应引起多方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