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田径趣味式教学

时间:2022-09-23 04:44:38

浅析中学田径趣味式教学

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高速时期,对他们的体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田径运动教学是主要内容形式之一。如何运用有效的田径教学方法,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成为了每一个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田径教学的弊病

传统田径教学中存着很多的问题,不管从教材还是从教学效果上都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首先,传统田径教材单调、乏味,学生在使用教材中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对田径课学习的兴趣,必须首先从教材入手。为此,编写中学体育教材的时候注重趣味性田径,大胆改造教材内容,使之更适用于青少年本身。变竞技性田径教材为趣味性田径教材,让田径教学变得更加富于人性化和具有娱乐性。其次从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方法上来说,传统体育教学是以老师为主,以学生以辅的。也就是说,老师会反复的示范,学生跟着老师的动作反复练习。有的老师本身具有很高的示范水平,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示范。但有的老师本身不具有很高的示范水平,这就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了。就算本身有很好示范能力的老师,也会因为反复示范而引起疲劳,这样示范的水平也会降低很多。比如说以推铅球为例,老师为了很好的示范给同学看,可能要推上很多次。有的老师一个人带了几个班,给这个班级示范完,又要给下个班级示范。这样的话,到了后面的班级时,势必会因疲惫而影响示范的效果。其次,田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田径是体育之母,是各种运动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实中的体育课是只有体育生才进行跑跳投的大量训练,而大部分学生把上体育课当成了一个自由活动的机会,这也和有些体育老师的放羊式管理是分不开的。大部分学生上体育课喜欢打蓝球和踢足球,我们当然也鼓励学生热爱球类运动,但球类运动不应该就因此取代了田径的地位。最后,传统田径缺乏趣味性。传统的教学使田径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新课标的实施中,传统的田径教学不管从教材还是到具体的教学上来说,都不能实现新课标的一些宗旨,教师的角色、思维以及授课方式的转换等等都不能跟上新课程的需要。体育老师在田径教学中,过份强调技能,而不是真正的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过于注重体育成绩,而不是注重学生身心的平衡发展。

二、趣味式田径实施的可操作性。

既然传统田径的教学法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那我们就不得不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近年来,经过从理论到实际教学的实践,趣味式田径教学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不管是专家学者、一线老师还是学生,都认可了这种教学的方法。

首先,趣味式田径教学方面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从心理学上讲,觉得有趣味是客体与主体高度切合,从而引起主体精神愉悦,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趣味式教学法会让学生从内心里认识田径,认可田径教学。教育学也认为,只有学生觉得有趣味时,才会主动的去学习,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可见,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层面上,趣味式田径教学法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次,趣味式教学的实际效果。有了理论上的可行性以后,就会在实际操作中验证这种教学方面是否有效。我校对初二年级的82名学生进行了田径趣味教学法的实验。发现实验班中有84%左右的学生喜欢在田径课中开展趣味教学,而对照班的学生只有35%左右的学生喜欢上田径课,两个班对比有明显的差异。趣味式田径教学为开发中学生人力资源,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和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校在田径教学中大胆了引用了趣味式教学方法。将游戏方法巧妙地运用到跑、跳、投的传统田径项目教学中。例如在发展跑的能力时,他们用了贴膏药、大渔网、二人三足和长征等近十种游戏方法;在发展跳跃能力时,我们则运用了渡河、双人蹲跳、开火车、闯三关等方法;在发展投掷能力时,我们运用了打龙尾、炸碉堡、打野鸭等方法。实践证明把这些本是游戏的方法运用到田径训练中是成功的,我校的实验班学生的田径成绩比对比班有了明显提高。最重要的是,实验班的同学对体育的兴趣和参与热情都比对照班高出很多。以游戏或比赛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身心的环境中有趣味地练习的教学方法.趣味性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游戏法、情境法、竞赛法等。这一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许多中学的验证。那么将其引入中学体育课越来越成为众多中学的共识。

从以往乃至当前教学现状不难看出传统中学田径教学的问题不是单方面的。选用教材缺乏趣味性,教学基本沿袭命令式、模仿式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忽视学生的兴趣和自我的体育意识。趣味式田径教学法从理论的可行性和实际的可操作性方面都得到了认可,合理的运用趣味式田径教学法才能切合新课标的宗旨,才能提高中学生田径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剑明、李升瑜:《中学趣味田径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体育师友,2008年第5期。

[2]白应彬、詹应富、陈向航:《论中学体育教育中的趣味性教学》,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四期。

[3]汪业宏:《论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科技信息,2010,(28)。

上一篇:混凝土裂缝防治施工技术浅谈 下一篇:基于EPC视角下的石油机械设备质监风险分析与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