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几点妙用

时间:2022-09-23 04:38:40

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几点妙用

音乐教育的本身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源之水,美的感染必需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课中巧妙的利用打击乐器,点燃孩子们的艺术火花,从单纯的“教唱歌”变成“动、唱”结合,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音乐中真正动起来,确实起到了调动学习欲望,开阔视野,提高音乐素质的作用,同时也对发展“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放飞思维,在玩中创造体验

在音乐课中,让学生把身边的玩具变成“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既能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如:四年级下学期《杨柳青》一课,这是一首江苏的地方民歌,节奏较快,歌词里面又有很多的地方方言,在演唱时学生很难掌握节奏和音质,只有通过实践和体验才会使学生更好的领会和掌握歌曲。这时,我让每一位学生去发现自己身边的“乐器”来给歌曲伴奏,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孩子们争先恐后寻找自己身边的“最佳乐器”。有的说:老师,我想用我的铅笔盒作打击“乐器”,强拍用铅笔重敲一下铅笔盒 ,弱拍轻敲一下;有的说:老师,我俩合作,强拍自己拍一下手,弱拍我俩互击一下;还有的说:老师,我有一个饮料瓶装上沙子做沙锤——这时我及时鼓励大家说:同学们选择的乐器真奇妙啊!我们先来为歌曲范唱伴奏一下,尝试一下你的乐器,感知节奏的音质(也就是强弱),是否和谐动听,然后我们再一边唱歌一边用自制的乐器为歌曲伴奏,看谁既是“小小歌唱家”又是“神奇小乐手”。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瞧!一个个真像“小音乐家”,敲铅笔盒的同学手握铅笔有轻有重,敲击的非常带劲;摇沙瓶的同学上下晃动,真有“大音乐家”的气势;击掌、拍手、拍腿——等同学都和谐有序,真像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这节课在欢乐互动的气氛中不仅使他们很快掌握了歌曲,而且还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巧用打击乐器,让学生“动而不乱”

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常用,但不能滥用、乱用。否则,不但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还会事与愿违,造成混乱。学习歌曲《小乐手》、《拍手拍手》这样一些欢快、喜庆、热烈的歌曲时,为了烘托气氛,可以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打击乐器,如小镲、小锣、小鼓,以及手鼓、碰钟等,会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但必须注意,打击乐的加入要选准“火候”,要在学生对所学乐曲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再加入“打击”。如果没有老师的正确组织与引导,学生们随意自由地乱敲一通,那么整个课堂就会变的一片混乱,杂乱无章,不可收拾。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歌曲《蒙古小夜曲》时,我教学生准确地打出4/4拍子的节奏、速度后,又把旋律都唱得非常流畅、准确了,才让学生选用“响板”“三角铁”、“串铃”、“木鱼”等比较轻柔的乐器敲击弱拍节奏,让学生用“手鼓”敲击每个小节的强拍、次强拍,这就达到了强弱结合,有机地融为一体,努力做到和谐优美,强弱适中,旋律与伴奏成鲜明“对比”。歌唱时第一声部与第二声部成鲜明对比,整个歌曲的“音量”与“音色”搭配融洽,让人听起来有一种丰富的“立体感”,给人以美的享受,收到了极美妙的音响效果。

三、巧用打击乐器,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课上,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不同的打击乐器放在孩子们中间,让学生走到前面亲手摸一摸,敲一敲,再试一试,学生们就会不难得知三角铁的声音是柔和、奇妙的;小碰钟的声音是透亮、悦耳的;小铃鼓的声音是质朴、浑厚的;双响筒是脆响、清晰的……出于孩子们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而又是在对乐器有了初步感知了解后,会迅速产生了“我想学”、“我想用”、“我想敲”的强烈愿望,兴趣也就油然而生,这时候放手让他们触摸,尝试打击乐器,更能激发了高涨的课堂气氛。在学习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山谷回声真好听》、《我快乐》等等歌曲时,我适时适地的用此办法,将各种打击乐融入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小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结果他们都能随心所欲,兴致盎然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而音乐课堂就变成了孩子们快乐的“王国”。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成功不可或缺的原动力。这样的教学“操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到了知识和能力,情绪得到了陶冶,兴趣得到了发挥,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四、巧用打击乐器,创设“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以被广泛提倡和应用。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好的方法。而打击乐器的选用非常有利于“345”优质高效课堂的开展。学生都喜欢动,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直观思维突出,尤其喜欢在欢快、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知识。在课堂上选用打击乐器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求知欲的发展。如在学习《跳吧,跳吧》一课时,学生们会唱了,也会跳了,我就让学生们自由结合,自愿组合,分成四个大组,每个组里必须有唱的、跳的,还要有乐器伴奏的,结果同学们表演得都很融洽、完整、协和。而且担任敲打伴奏的同学的兴致以及表现都不比唱的、跳的差。在“345”优质高效课堂上利用打击乐器对于组织学生纪律也有独到价值。每次让学生上台敲打之前,我总喜欢说:“同学们想上台选用打击乐吗?谁坐得好,就叫谁上来。”学生们定会马上坐好,兴致百倍地准备上台,课堂纪律也会明显好起来,课堂真正做到了活而不乱。学生在欢乐中学到了知识,老师又很好地完成课堂设计,从而使“345”优质高效课堂真正的活起来,从单纯的“教唱歌”变成为“学音乐”,确实又起到了调动学习欲望,开阔视野,提高音乐素质的作用。可见,利用打击乐器创设“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中具有着生动鲜活,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学生都有一股创造、体验的热情和动力,就像一根有待拨动的琴弦,只要我们捉住契机,拨动了这根琴弦,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音乐中真正动起来,就会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

上一篇: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三驾马车” 下一篇: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