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新高考动向 彰显新课改精神

时间:2022-09-23 03:58:02

探求新高考动向 彰显新课改精神

2008年江苏省高考即将到来,而三年的江苏新课程改革,必定会在本次高考中产生一定影响并以本次高考为重要的检验平台。南京市语文教研室在这三年中以新课改为中心做了许多富有前瞻性的踏实的工作,特别是精心命制了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和二模三份试卷。这三份试卷对于我们理解课改背景下的首次高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依标遵纲,彰显课改精神,具有前瞻性

1. 对相关知识、能力的考查,符合课标、考纲规定

这三次考试严格依据新课标和2008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以期末检测为例,第1题,与一般字音题不太一样的是,考查量增加了一倍,这对学生的字音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2题的成语题将成语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都涵盖在内;第3题,将搭配不当、不合逻辑、成分残缺等几种主要的病句模式都呈现出来;附加题部分也是这样,附加题文言文阅读的第1题考查了断句,这是文言文的基本功底,第2题虽然是考查文意理解,但是做题的依据仍然是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又如“一模”考试,成语题中,考查了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如“举棋不定”“铤而走险”等。语病题还是牢牢抓住以往高考常考查的语序问题和搭配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等能力都进行了考查。如二模卷的语用第二题,请学生写一则新闻点评,这道题就涉及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

又如“一模”考试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好望角》的第1题,即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而文章本身的小说性质增添了可读性,学生较易掌握文章大意。而题目本身又考查了学生的全局意识。同样的考查角度也体现在“二模”考试中:第三大题《巴黎圣母院》的13题,问“作者深思的内容有哪些?请分条加以概括”。本题实际考查了学生对文中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很多学生只注意到了第3段,而忽视了4、5两段内容的概括。

2. 彰显课改精神

在依标遵纲的基础上,这三份试卷十分注意反映新课改的精神。

三年的新课改,着重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注意学生的层次培养和创新能力,做到知识、能力和时代价值观念的有机统一。

首先是“以人为本”。

三次考试最大限度地与高考接轨,但是在题目设置中并没有与学生“为敌”的意思。不以通过各种方式将学生考倒为目的,处处显现出试卷的平和亲近、质朴大气。不仅在试卷内容上体现了新课改所强调的,并在以往几次全市统一命题时凸显的人文性,在试卷的字里行间也处处显现着这一精神。二模卷第4题题目“语意连贯,句式整齐”的要求就是一例。

无论是国家教育部对于高中语文培养目标的表述,还是江苏省08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都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分析评价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实际运用能力。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别强调的语文教育目标和指导方向。所以一份优质的试卷难度该设置到什么程度,怎样设置,对命题人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三份试卷传递出的信息是,高考语文命题应该基于高中学生所学语文的实际情况,顺应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看到三份试卷在题目设置上注意问题的表述方式非常明确,不使题目有似是而非的感觉而迷惑考生,真正将考心放在高中语文知识、能力、价值观念本身。如一模卷诗歌鉴赏的第10题,设问很清楚:“请从情感和表达技巧两方面赏析下阕最后三句。”与以前类似的题目设置相比,本题表述更加明确,无论是答题角度,还是答题范围都很清楚,不“故意”在无谓之处为难考生;再如二模卷诗歌鉴赏的第(2)题,问这两首诗在写“听雨”的内容时,运用的手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这道题确定了学生阅读诗歌的内容,有强烈的针对性,即指《寄鉴上人》的3、4两句和《冬夜听雨戏作》的全诗。

其次是“个性发展与语文素养的结合”。

三次考试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检验。试卷一如既往地注意提升卷面的文学品位。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第四大题现代文阅读《两棵树》,整篇文章文质兼美,无论是开篇对于舞蹈的细致入微的描述,还是结尾对尼尔森诗句的引用,都使学生得到了优美文字的浸润。“二模”考试中的《巴黎圣母院》将学生置于世俗社会与圣洁信仰的冲突平台上,促使学生进行深刻反思。第一大项的语用题,在一如既往地考查学生的审题和掌握语句形式的能力的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的语句表述能力和对修辞方法的掌握。而文本阅读中的探究与评价题、选做题,也都注意到了彰显学生的优势,以利个性发挥。

三次考试最值得肯定的,是对学生今后从哪些方面提高语文素养进行了有效的引导。这里的“今后”,不仅指向未来仅有的几十天的高考复习,更加重要的是在6月7日以后,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如何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一个人终身的语文素养主要反映在个人的语言文字能力、阅读并有效掌握所需信息的能力等方面。还以期末卷第4题为例,命题人真正将语文放置在日常生活的交流场域中,考查学生的实际语言沟通能力。期末卷第六大题考查了学生从实用文本,如新闻报道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二模卷的实用文阅读,也考查并训练了学生对人物访谈这一现实性很强的文本的理解能力。

最后是“树立新时代的价值观念”。

三次考试还有另一个特色,就是关注热点,关注民生,突出时代性。如期末卷第3题当中,提到了最近世人关注的“华南虎事件”;第4题涉及了大学生求职的话题;第5题请学生参与评选最近流行的“年度汉字”。作文题也有现实事件的身影,在物质文明飞速进步的今天,呼唤了社会的公德、亲情、责任感。再如期末卷附加题部分第三大题,请学生根据选文,归纳食品价格上涨的三大原因,并提出解决食品价格上涨的措施。这样的安排,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扩展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建立起更宽广的视野,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又如“一模”考试第16题涉及到近几年的热点“网民问题”;第四大项论述文阅读关注了最近热议的学术通俗化问题。

3. 传承实验区与本省课改宝贵经验

三次考试传承了南京市从高一以来历次统考试卷的特色,牢牢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吸收了山东、广东等课改实验区的宝贵经验,从题型和考查点上进行了创新。如选做阅读的思路就来自山东卷和宁夏海南卷。另外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前置,语用题类型的创新等都有实验区试卷的身影。考查点也较过去扩展,突出了评价鉴赏和阅读思维的整理和论述,以达成完善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

加试题部分是江苏省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是对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特别是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复述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文言文内容的归纳能力的最好诠释。在训练学生答题的针对性和语言表述的全面性上很有新意。如二模加试题名著名篇阅读的4、5两题,分别考查了小说当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从教研室给出的评分标准来看,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强调了首句对人物的个性的定义,这就指出了学生只会用具体情节反映人物,不会概括评价的缺点。而对小说情节的复述强调了背景、起因和尾声的要求,考查并训练了学生对小说情节结构全面把握的能力。

二、 合理结构,加大覆盖面,突出互补性

从单份试卷看,市教研室命制的这三份试卷都是优秀的试卷,而将这三份试卷综合起来解读,则更能品味出市教研室命题组的细致考虑和良苦用心。三份试卷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08高考考试说明,将有关考点设置在三次考试当中,做到了考点的互补和基本涵盖。例如语用题,期末卷考查的是倾听与应对、仿写两题;一模卷考查的是信息筛选、图表阅读两题;三模卷考查的则是连贯和新闻评点两题。这六种题型将高考语用的题型基本涵盖。再如选做题当中的实用类文本的阅读,08考纲明确了包括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这三次考试分别考查了新闻、传记和访谈,种类较齐全,使学生从过去较为偏重科普文章中走出来,拓展了视野,强化了相关文类的训练。

从题型结构上,相同知识点的命题也注意到了题型的细微区别。如字音题,期末卷的词语是配对出现,一模是形近字辨析,二模是多音字辨析。再如默写,几次考试分别使用了单句和双句,课内与课外按一定比例呈现。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使学生见识到更多的题型特点,积累更多的解题经验。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三次考试写作与加试题的命题,极富命题人前瞻性的智慧:从材料作文到近两年再度流行的命题作文,再到目前的热点和难点――新材料作文(多角度作文),每次的作文题都给学生整理和反思的机会。

下面是南京市2008届高三语文检测安排一览表:

三、 循序渐进,转换命题立意,体现过渡性

综观三份试卷,首先,在试卷的形式上,也注意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渐渐实现由阶段性检测向08新高考题型分布的过渡。例如,期末卷和二模卷语基部分仍然出现在试卷的开头,但是将两道语用题紧随语知题出现,使学生将语知与语用作为一个考查整体加以训练和体会。五、六大项的选做阅读却是严格按照高考考纲的要求,以一篇论述文和一篇实用文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实用文部分选取了08考纲要求的,而日常复习忽视的新闻报道、传记和人物访谈。

其次,从试题的内容上看,命题人渐渐将过去的知识点归于08高考考纲要求的框架中。而试题的难度,则在考虑考点的稳定性基础上又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复习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循序渐进。如期末卷《两棵树》的第13题,一模卷《好望角》的第1题,二模卷《巴黎圣母院》的第13题,考点均为文章有效信息的筛选与概括,但在筛选范围和概括信息的难度上渐渐提高。期末卷中无论是第一卷的语知题,还是诗歌鉴赏题、名句默写题,都既注意到了考纲要求的典型性,又保持了与高考要求的难度的一定的差距。到二模卷,我们明显看到,语用题的难度有所提高,高考意味显现。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访谈增加了问答的容量,并将考查内容细化到语段内部的逻辑关系。如《活一天就要做一天新闻》中的第22题,许多同学不理解或忽视了题目中强调的“具体要求”,而将语段中的前半段的“原则”也纳入了自己的答题范围。

三次考试承担了不同的作用:上学期期末考试前的学习与复习,侧重于高中语文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最后的教学工作和阶段性知识点的分类梳理。而之后将进入综合性考查的复习,前期的阶段性使得本次考试必须对高三上学年的《唐诗宋词选读》《语言规范与创新》等教材的基本知识点通过本次考试进行考查,这也是对过去将近三年的苏教版语文的教学进行一次总结,这些因素从本次考试的语基题、诗歌鉴赏题和附加题都体现出来。本次考试特别注意了复习现状与高考检测要求的结合。在以知识立意为主命题的基础上,与考纲渐渐贴近。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让学生检验了前段时间所复习知识,又带领学生逐步进入高考的测试环境中,不让学生有突兀感。一模考试的作用在于对学生第一轮复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从总体上熟悉高考的难度、容量和整体结构。如文学类文本阅读《好望角》中的题目就达到了08考纲的鉴赏评价和探究的要求。试题结构也随着考纲的要求做了相应的调整,将文学类文本阅读与文言文阅读放在了试卷的开头。二模试卷在重视整卷的基础上,特别注意了高考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和新题型、热点题型的展示。

纵观三次考试,最明显的过渡,是命题人从知识立意为主转向能力立意为主的思路。可以这样说,从高三(上)期末考试开始,命题人有意熔阶段性检测、选拔性考试演练于一炉,比如期末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部分,既是对学生刚刚结束学习的《唐诗宋词选读》的总结,也是对学生高考诗歌鉴赏能力的检测。所以我们看到两道题对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理解较为全面,但在难度上要求较低,重在培养学生清晰的答题思路。而对于高考能力的要求,也处处显现。如期末考试的语用部分,第4题考查了对考官的回答,第5题的“年度汉字”没有提过多要求,将引用和对引用部分的解读的要求隐藏在了例句当中。这种由单纯的模仿和修辞手法的考查渐渐向品读文本言外之意或隐含意转变的趋势侧重了对学生审题和语言表述能力的考查。诗歌鉴赏中的第(1)小题,请学生对全诗处处紧扣“秋”字作简要分析。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于全诗内容的归纳与理解,学生能否回答全面和完整,“简要分析”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分析,对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是一个考验。再如二模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荀子的文学创新》一文的第17题,每个选择项的表述都需要学生对原文信息进行归纳、概括、总结,不可能从原文中找到一模一样的语句。这就要求学生

对文章的内涵和主旨有深刻的把握。

四、 细致探查,诊断教学实情,加强指导性

1. 对学生的诊断和引导作用。

命题人希望借助这三次考试将学生与高考要求的差距充分暴露出来,并对学生考后的复习进行有效的引导。从学生三次考试出现的问题来看,首先,学生审题与针对题目设置答题的能力欠缺。例如期末卷的第5题,例句当中暗含着一个要求,必须引用诗句。这个要求不在题目当中表现,而是由“示例”反映。而更进一步的是,“示例”引用之后的语句是从诗句本身的意象入手,联系整句主旨。一些学生看不出其中的玄机,故而失分。再如第12题,很多学生没有针对题目要求答题,所答内容不是树本身的特点,而是人的特点。再如上文提到的一模卷的诗歌鉴赏的第10题也是如此。又如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术通俗化不是学术娱乐化》的第19题,“各有什么作用”,提示了学生必须针对两次例举《水浒传与中国社会》,分点进行说明。《华罗庚亲手推导“相对论”》一文也是这样,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到第24题中的“语言描写”。

其次,学生某些知识点的迁移能力欠缺。期末卷第9题文言翻译的第(3)小题,“不能夺”的“夺”,很多学生翻译成“夺来、说服”。其实,在学过的《陈情表》当中有过“舅夺母志”。知识的迁移能力还体现在相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的迁移。如第五大项的论述文阅读,对某种社科概念的分析评价的文章在阅读时有一定的共性可以掌握。第16小题无论是从宏观上与本文的主旨对比,还是微观上从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分析,都能找到正确选项。一模卷语言文字运用的成语辨析题中,“举棋不定”“铤而走险”两个成语,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曾经接触过,但被放在本卷不同的语句中,学生就不会灵活辨析了。这反映出学生知识掌握比较死板,变通能力不够。

第三,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欠缺。最明显的是分点答题的意识欠缺。如期末卷第10题诗歌鉴赏的第(1)题,很多学生意识到了要把诗歌中的几个意象归纳出来,但是对于这些意象的基本特征的分析却忽略了。在诗歌鉴赏题和后面的现代文阅读题当中,部分学生没有分点作答的意识,如第10题的第(2)小题,首先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再问“又是怎样表达的?”部分学生将两问混在一起,用“通过描写……的景,表现出作者……的感情”的形式来回答本题。同样的问题在文言文翻译中也有:二模卷的文言翻译,学生在重点得分点的把握上有明显的提高,但同时出现了语言表述不清、不连贯、不合语法逻辑等问题。如原句省略主语的合理添加,语句内在逻辑关系的判断,最合适的翻译词句的斟酌上,学生还有细化加强的空间。随着阅读题的主观部分与作文的比重加大,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在未来的高考中肯定越来越重要,学生在语言的表述上要更加注意语句的通顺与连贯。

2. 对教师的引导作用。

首先,学生从三次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是教师必须重点关注的,以便在此后的复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而从考试的结果看,全市高三教师在组织开展复习时,必须将以往的“知识+能力”的复习模式,与08高考的新思路――对“情感价值+文学感悟力”的考查相结合。作文比重的加大与相应得分的偏低,说明教师对平时作文复习的不够重视,这是不可取的。面对材料作文,必须强化审题过程的严密,注意对所给材料进行整体评价,注意指导学生理清作文的思路提纲等。二模的多角度作文对高三教师也是一个重要的提醒。在最后的关键时期丝毫不能放松对写作,尤其是审题立意的训练。

(南京市第五中学;210004)

上一篇:一个耐人咀嚼的细节 下一篇:鉴赏语言·悟觉语言·内化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