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瑞阿·米勒:巴黎街头走近阿富汗难民

时间:2022-09-23 03:47:35

佐瑞阿·米勒:巴黎街头走近阿富汗难民

出阿富汗记

从阿富汗到法国巴黎,徒步穿越亚欧大陆,翻过阿尔卑斯雪山—这不是有闲阶层的极限运动,而是阿富汗难民的血泪逃亡之旅—为了逃避暴力袭击、招募,以及协助美军可能造成的生命威胁,也有人是为了逃离失去亲人的痛苦与绝望。

没人知道这些战争难民有多少死在途中,但历尽艰辛最终活着抵达的300多人,在巴黎郊区维尔曼(Villemin)广场公园的灌木丛里睡着硬纸板时,进入了美籍摄影师佐瑞阿·米勒(Zoriah Miller)的镜头。

五光十色的巴黎在镜头里是黑白的。照片一张张飞快地挣脱黑暗扑到眼前,又迅速地被黑暗拽得消失无踪。既无法获得官方承认的难民身份和工作权利,又苦于无法偷渡到据说可能提供庇护的英国,这些阿富汗人不得不在街道上寻找容身的夹缝。

照片里,他们一大早要把毛毯和纸板藏在公园的草丛中。白天警察带着警犬清场时他们被赶到街角巷尾,晚上再从松散的栅栏里溜进来。他们用公园的水龙头清洗身体和衣物,共用流动厕所,努力保持基本尊严。

难民们不仅缺乏食物、医疗,即使在这个欧洲著名的自由与和平之都,他们仍面临着遭抢劫、被打杀的威胁。

诗人巴尔蒙特(俄国诗人,1867~1942)说:“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那这些阿富汗难民来这里是为了什么?穿越死亡封锁的人,正在努力寻找重生的起点。佐瑞阿听朋友说起过公园寄居者,但他想知道更多。“他们中许多人曾为驻阿美军做过翻译,美军离开时却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援助和安全保障。为了保护家人和自己,他们只能逃出阿富汗。讲这个故事,我想让人们知道这些难民身上曾发生过什么,美国军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多么大的灾难。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阿富汗局势长期以来都十分糟糕。美国人自诩带来民主自由的火种,但烧遍阿富汗全境的战火并没有带来光明,却令一切更加黑暗和肮脏。拍摄这组照片,摄影师想通过展示烙在难民身心上的伤痕,来警示人们战争的代价和后遗症。

刚开始,佐瑞阿的美籍身份让他和难民们的沟通难以进行。“取得信任很难。你必须明白,完全是由于美军背弃承诺,才导致他们沦落至此。”但他立即找到了办法,同时也付出了代价。“记录这个故事,我没用任何纸笔,只是带着相机与他们生活。最困难的就是跟他们一起风餐露宿。6月的雨夜,我即便在优质保暖睡袋里还总是被冻醒,但这是取得他们信任和尊重的唯一方式,不过一周之后我就疲惫不堪地病倒了。”

亲自体验缺衣少食、居无定所的生活,拍摄结束后,病倒了的佐瑞阿用了两周才康复。回归现代文明正常生活的他仍为那些阿富汗人担忧。“我甚至庆幸自己仅用了一周时间在这个特殊的项目上,之后就可以在舒适的楼房里安心养病。但不幸的是,那些阿富汗人却没法享受这样的条件。在巴黎,近处的医院被指定为他们提供紧急医疗护理,但我亲眼看到,一位被严重头痛困扰的难民到了医院,每每都被拒绝收治。”

节制的镜头

佐瑞阿拍摄的这组照片本身平静、朴实。摄影师只是努力记录阿富汗难民们颠沛流离的原生态,并试图捕捉他们放松和真实的一面。他有很多机会挖掘难民隐秘的痛楚,但镜头始终有着不侵犯的节制。他没有去捕捉骇人、刺激的画面,也没有把浓重的情绪平铺在胶片上,而是理性地向后退了一步,留出足够的空间,让我们去体会和思索。这组照片在大量让人触目惊心的战争题材摄影中略显平白,而这也是其最大的闪光点。

摄影者不需要靠别人的悲哀和疼痛生存。和其他描述战争苦难人道主义题材摄影略有不同的是,佐瑞阿的镜头不逼近不侵犯,节制得令人敬重。照片中的难民都十分年轻,很多尚未成年。这群人里没有一个女人。他们踢足球打发时间,有时候跟当地少年组成的球队对阵,睡前三三两两地坐在树下闲谈,传看着打印的资料,关心还有哪些欧盟国家可能会为他们提供庇护。

灌木丛中刮脸的男人与任何一个在自家浴室镜子前的男人一样专注。所有照片中唯一直视镜头的人,脸上带着自嘲和无奈,好像在为遭受殴打的青肿眼眶不太上相而难为情,却没有乞怜的卑微。从镜头中看不到泪水喷薄而出,却偶尔透出几分黑色幽默。

但你无法不意识到他们来自地狱。 每一个通过“耐力测试”活着抵达欧洲的阿富汗人,都拥有一段充满了勇气和悲伤的故事,但并非人人都能够讲述出来,其中有些人是因为恐惧,有些人是因为受到太多创伤。男丁被视为家族中的希望,而被付不起全家偷渡费用的长辈送到了欧洲。他们身后的阿富汗家庭,可能负债累累,甚至女孩们被抵押给别人做老婆。这也是300多难民中没有女性的原因。佐瑞阿回忆说:“有的人家房子遭到空袭,全家人遇难。其他人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只是想要继续活着,或找到一份工作。许多人为美国人做过事,却恨美国人。美军允诺提供防身的手枪,他们苦笑:‘小小的手枪对AK-47和火箭弹有什么用?’”

在这组照片中,敏感的宗教主题被以含蓄的方式展现。阿富汗人的信仰不允许他们饮酒,但在一切颓唐中,成堆的空酒瓶和烟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用酒精来麻痹伊斯兰教义无法平复的痛楚,信仰在非人的苦难中也沉默了。另一张照片中,夜色中男人在虔诚地做晚礼拜,而他的晚餐也许就来自基督教慈善组织的救济处。不知他在祈祷些什么?

当下生活的不堪,对回忆中杀戮的惊惧,对未来的焦虑无助,对故土的思念,对信仰的迷失,所有的复杂情感都在无声流淌。尽管衣衫褴褛地流浪街头,在警察的驱逐中东躲,他们也并非时刻在咬牙切齿地哀恸。照片细节处流露的本真人性,唤起观者感同身受的悲悯,但更多的是如何去改变的理性思考。

未来在哪里

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自2001年阿富汗战争以来,到2013年8月底,已有超过59万阿富汗人被迫离开家园。2014年,驻阿美军将继续实施撤军计划,阿富汗也将迎来总统大选,持续的政局不稳让阿富汗将要到来的新年不容乐观。有联合国官员担心,未来两到三年内,仍将有数量可观的阿富汗人逃离自己的家园。

照片中在巴黎街头游荡的足球少年,半年前,他们中有人曾经向名为“避难之地法兰西”(FTDA)的NGO组织寻求帮助,但基督教慈善组织的救济处并不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孩子们还是要在公园或地铁站角落彻夜走动,才能抵御冬夜的严寒。

2011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把阿富汗列为世界上儿童处境最危险的国家之一:性暴力、杀害和残虐儿童的惨剧仍频频发生,军队招募和雇佣儿童等侵权行为屡禁不止,包括强迫儿童实施自杀式炸弹袭击或填埋地雷。未来,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阿富汗未成年人通过偷渡踏上欧洲土地,还有多少个温热的下水道排气口在等着他们?

《阿富汗难民在巴黎》是佐瑞阿的“战争照片”系列之一,这些纪实性的摄影项目,镜头对准全世界冲突地区,主要关注战争对人类和环境的后续影响,而并非严格意义的战场写实。“我会与世界各地的难民一同努力,帮助他们改变境况。目前我正在密切关注叙利亚和埃及事件。要做的还有很多。”展示这些遗留下的伤痛,也许可以让人们用不堪回首的过去警示可期待的未来。

在巴黎的夏天告别这些公园寄居者后,摄影师佐瑞阿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

阿富汗人:

贴出这个故事,我知道你们会看到。我想给你们我最诚挚的谢意,让我走进你们的世界,记录你们的生活。我希望这会给了解你们情况的人带来触动,帮助你们尽快改善生活。向我的兄弟们致以真诚的问候!秋天见。

上一篇:重归古典主义 下一篇:城市建筑与街景拍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