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的快乐教学

时间:2022-09-23 03:28:15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的快乐教学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不仅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打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快乐教学作为受到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小学数学课堂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围绕快乐教学,简述了其应用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快乐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快乐教学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一门重要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重任。快乐教学作为受到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小学数学课堂也不例外。快乐教学对于改变现在学生的不喜欢学习、不会学习、被动的学习的现状很有好处,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学习方法,主动的获取知识。具体来说,快乐教学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一、快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1.快乐教学有利于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知识

快乐教学强调在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知识的教学。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心理上放松的状态下,这种不紧张、不惧怕的精神状态对于知识的掌握是非常有利的,大脑在没有其他顾虑的前提下,可以完全集中于知识的学习,对于知识的记忆迅速而牢固,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刻而透彻。因此,快乐教学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使学生在快乐的心理状态下,轻松的完成知识的学习。

2.快乐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

快乐教学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来沉闷、乏味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旧模式,老师通过各种教学情境、课堂提问的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会比学生迫于外界压力而学习暴发的能量大得多,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好得多。所以说,快乐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改变学生不喜欢学习、不主动学习的状态。

3.快乐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学会学习

快乐教学在教学方法、手段、形式上都进行了改革创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了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了学生原来只会“死读忆,读死书”的情况,使得学生不仅爱读书、爱学习,而且会读书、会学习,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快乐教学的措施

正如上述分析,快乐教学具有很多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正因为如此,才受到了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喜爱,被应用于各种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教学内容多是数字、图形、计算等比较乏味的知识的学科,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快乐教学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给出了几点建议。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原来书本上的图形、数字等抽象的符号转化为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变成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景,适合了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学生能在自己兴趣的引导下,在一种愉快的状态下,主动的探索新的知识。如,在“圆的认识”一节内容的教学时,老师问:“谁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哪些是圆的?”学生们纷纷举手,“太阳、碗、皮球、车轮……”,“这些圆形的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呢?为什么皮球、车轮要做成圆的不做成方的呢?”学生们开始讨论、思考,最终联系所学知识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带给学生快乐的体验。

2.运用游戏教学,实现寓教于乐

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事,也是最能带给孩子快乐的事。在课堂教学中,把书本上枯燥的符号、文字编排成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快乐的完成知识的学习。如在《分类》一节的教学时,“分类”是个比较抽象的词,刚入学的儿童很难理解,老师把这节课内容改编成“帮助小动物们回家、汽车开进停车场、学习用品装书包、水果放进果盘中”等孩子们平常喜欢玩的游戏,引导学生把同一类物品归在一起,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的方法,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游戏教学也是小学数学课堂的快乐教学的有益尝试。

3.适时给予鼓励,培养学生自信

自信是快乐之源。学生的快乐源于老师的鼓励与表扬而建立起来的自信。如,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胆小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设置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老师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初步判断谁能回答,多给这些学生一些机会,并且在回答正确好,及时的给予鼓励。即使回答错误,也要耐心的引导,尽量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并自己纠正,在学生改正后更要进行表扬,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只有建立了自信,学习过程才不会是压抑的,而是充满乐趣的,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

4.合作探究学习,学生体验成功

快乐作为人类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就是来自于成功。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小小的成功,也能带给学生快乐的感受。新课程改革主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式学习,这些做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再是被动听,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探索。不仅探索未知的过程是快乐的,而且最终的结果也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由此看来,改变原来“师问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中、自主的完成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也可以进行快乐教学。

总得来看,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快乐教学应运而生,并且经过很多老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证明,快乐教学确实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何结合各学科的实际特点,充分发挥快乐教学的优势,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还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开拓创新,为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俊华.浅谈如何构建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1年23期

[2]周莹.让学生在快乐中走进数学——小学中年级数学快乐式教学初探[J],2012年19期

[3]邵爱华.小学数学教学实施快乐教学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年13期

[4]王海波.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快乐教学[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2年01期

上一篇:巧设问题情境,激活思品课堂教学 下一篇:让实效教学充满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