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陆川县:科技沙龙“授人以渔”

时间:2022-09-23 02:36:58

广西陆川县:科技沙龙“授人以渔”

如今在广西陆川县的田间地头、大棚里,时常能见三五人围坐一团,自发地聚在一起互相学习科学技术,交流心得体会,他们把这种聚会叫做“农民科技沙龙”。目前,在该县像这种以种养大户、致富能手为主,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沙龙就有数百个。

为了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陆川县的每个乡镇均建成科普活动站和科普志愿者服务站,每个村(社区)都建有专用或合用的科普宣传栏、科普图书室,并落实村级科普宣传员。

另外,陆川县还围绕畜牧养殖、果树管理、绿色农业、科学施肥等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各行业的科技示范户对农民进行培训。这样,许多渴望技术的农民就自发聚在种养大户周围,取长补短,各取所需。

被当地农民称为“韭菜大王”的珊罗镇田龙村梁贻文,在韭菜种植、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周围经常聚集着本村或外地慕名而来的求技农民。在他的影响下,目前,全村已建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千亩连片“万元田”韭菜基地,很多农民靠种植韭菜发家致富。

珊罗镇鹤山村的梁天龙是位科学种植的“好把式”,他投资兴建的天龙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采取现代喷灌设施和配方施肥,采用反季节栽培、无公害栽培和大棚温室育苗等育苗新技术,效益颇佳,深受群众欢迎。春耕伊始,许多村民纷纷前来求教取经,他毫不保留地向自己的“追星族”传经送宝,还把他的示范园作为求学者的实验基地。“科技明星”的言传身教,大大激发了陆川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热情。

而古城镇长径村在该村党支部书记江锡堂养猪致富后,带领出一批养猪能手。几年前,长径村村民江泽军在江锡堂的大力支持下,在村里办起了一家上规模的养猪场,按无公害产地环境要求逐步改善生产环境,每年出栏肉猪500头左右,村民们看到他养猪致富的曙光后,纷纷搞起了家庭小养殖场,该村上规模的大型养殖场达10多家,年出栏肉猪2万多头,而科学养殖更是让他们获益匪浅。

梁贻文、梁天龙、江锡堂、江泽军等农民只是陆川带领大家科技兴农的部分典型例子而已。近些年,陆川县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抓好农民种、养、加等多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目前,全县90%以上的农户,至少每人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也涌现出各类“田秀才”、“土专家”以及大量的科技示范户。

与此同时,陆川县还积极寻求与外部的农业科技机构合作。2007年8月,陆川县农业局与甘肃兰州陇神航天育种研究所合作,将“黑美人”彩色马铃薯引入陆川大规模栽培实验,种植面积320亩。在遭遇了50年一遇的长期低温冰冻天气之后,仍然获得了每亩1500~1800公斤的产量。

广西陆川县科协主席江紫艺说,陆川县的发展规划要做大做强林下种植、养殖和林下产品加工、林下旅游等产业,建设一批特色林下经济基地。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科技将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陆川县科协借助中国名猪(陆川)文化节,依托广西神龙王和广西元安元两大集团,建立了集陆川猪养殖与深加工技术开发体系平台,建设了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普服务站,提升了陆川县农业科技的品位和产品深加工技术水平。在2011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中,陆川县就获得了三个全国科普惠农的先进单位。

为了推动陆川农业的快速发展,陆川县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农业,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抱团闯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以来,陆川县大力发展养鸡、养鸭、养猪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涌现出大桥镇陆透养猪村、珊罗镇田龙韭菜村、沙坡镇龙湾养鸡村等“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一大批特色产业村,有力地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走上致富路。

上一篇:设计模式在TWaver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公共马桶垫圈易染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