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歌“五抓”

时间:2022-09-23 12:20:40

鉴赏古诗歌“五抓”

一、抓题目。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诗题之中,我们往往能明确诗歌的类别、内容,进而把握其表现手法和内容特点。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离愁别绪,羁旅诗的漂泊愁苦,边塞诗的或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等。如《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这类题就表明内容是写与友人离别的,可知其思想情感应是离愁别绪方面的。《秋词》、《天净沙・秋思》这类题,可知其内容是写由眼前秋色引发自己内心的感慨的。

二、抓诗眼。诗眼是指诗中最为准确、生动、传神的字、词、句,是足以使全诗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的焦点。写人绘睛,美目盼兮;画龙点睛,龙则飞腾;写诗点睛,诗则传神。抓住诗眼自然提携全篇,领略全诗意旨。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前一句是说云梦泽在洞庭湖水气笼罩之中,后一句是说洞庭湖的波浪撼动了岳阳城。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充分写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魄和巨大力量。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情。杜甫《春夜喜雨》,“喜”是诗眼。由带着评论性叙述到具体描写,从听觉到视觉,从当夜到明晨,由现实到想象,诗人喜悦的心情达到了高潮。通篇不见“喜”字,而处处皆显喜意。

三、抓名句。名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理等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抓住它也就抓住了诗的精髓。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境开阔,情思豪放,格调昂扬,显示出大丈夫洒脱的胸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安慰和鼓舞,故而千古传诵。又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无限的哀愁如春天的江水滚滚滔滔,向东奔流。词人化虚为实,把愁绪刻画得让人可触可感。

四、抓意象。诗歌创作很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也要用意象来进行表达。要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就必须先把握意象。而一些意象寄寓了约定俗成的审美习惯,如:折柳相送、望月思乡、柳絮飘零、落叶悲秋、杜鹃哀啼、菊梅高洁、红豆相思等等。如“客舍清清柳色新”中“柳”,谐音“留”,挽留之意,蕴含了诗人对好友的不舍之情。

五、抓手法。表现手法,也称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它是诗歌章法和技巧的总称。诗歌总是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法来表意抒情。只有辨清古诗歌的表现手法,才能深入地理解、把握其思想内容。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联想、想象、借物比兴、摹绘形容、托物言志、动静结合、欲扬先抑、借古讽今、画龙点睛、卒章显志、虚实相生、运用修辞方法等等。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借景抒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以动衬静。

上一篇:从容应对写作要求 下一篇:奥运入题亦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