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陶艺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3 12:03:53

环境陶艺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中的应用

摘要 环境陶艺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陶瓷文明古国,好的陶艺景观是我们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视觉亮点。本文从创作语言、应用形式上阐述了环境陶艺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 环境陶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创作运用

1前 言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热潮,公共艺术呈现出相当活跃的态势。陶瓷由于材料的独特与艺术语言的多样化,使它更容易参与到公共艺术中,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环境陶艺”也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

环境陶艺是现代陶艺自身发展和在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现代建筑风格不断发展,环境艺术不断提升,以及环境艺术的兴起和发展的驱使下引发出来的概念。它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的产物,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能释放出文化能量,镌刻城市历史、记录城市传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特征。

2环境陶艺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中的应用

2.1 环境陶艺的概念

环境陶艺,从字面上理解是环境中的陶艺,适合于某种特定环境的陶艺,或是为某一环境空间而创作的陶艺作品。“环境陶艺”的概念凸显了陶艺在“环境”层面上的问题,它不是简单的概念叠加,而是为出现的陶艺现象寻求更为充分合理的理论解释。因此, “环境陶艺”可以表述为:现代人为公共环境艺术所设计的现代陶艺作品,或者说当代所指向的公共环境艺术中的现代陶艺作品。简而言之,是“人、环境、陶艺作品”三者之间构成的一种特殊关系。

环境陶艺的概念,从社会意义的公共意识、开放空间的环境意识上拓展了陶艺的表达范围,突破了中国传统陶艺长期依循的“实用”、“规整”的范式,扩充了新的内容,有了更符合社会发展的积极对应,这对中国陶艺的成长及未来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

2.2 环境陶艺的创作要求

环境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与火,人们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形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艺景观具有美的形式,同时要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要有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

好的环境陶艺景观不仅要满足艺术及功能,还要与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相协调,服务整个景观的主题,不能杂乱无章、因小失大。

2.3 环境陶艺的应用形式

环境陶艺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应用主要包括:室内外空间的陶艺壁画、景观陶艺墙、主题性景观陶艺雕塑等。

(1) 陶艺壁画

环境陶艺多以壁画形式出现在公共环境艺术场合,有带有绘画性的壁画;有带有点线面、空间、色彩、肌理的几何抽象构成的壁画;有借助于浮雕语言表现的雕塑性陶艺壁画以及通过泥质的粗细、质感以及不同温度烧成的陶艺壁画等。

由于壁画具有明显的空间从属性,因此空间形式的多样化,直接影响到陶瓷壁画的形式,甚至在某种情况下限制了陶瓷壁画的构图,当然也不断地促进陶瓷壁画形式的创新和变化。虽然空间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风格别致,但都必须遵循壁画的宗旨――为人类提供精神娱乐和审美活动空间。不同的空间壁画如大会堂、体育馆、展览馆、车站、宾馆等以及城市空间中不同的区域,如门厅、休息厅、会议厅等,都有不同的职能。陶瓷壁画必须和城市公共景观空间的不同功能、不同结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2) 景观陶艺墙

景观陶艺墙区别于陶艺壁画;它不仅要设计墙面的装饰效果,而且要考虑墙体的构造形式。陶艺墙好比一大型的以墙体为元素设计制作的系列雕塑景观,墙体和陶艺装饰是以整体的形式陈列展现在观赏者的眼前。在通过色彩、质地、肌理、块面、线条、空间透视等内在因素表现墙面自我的同时,还要考虑墙体在公共环境中的空间比例、关系、结构、体积以及地域历史文化等,并且须与周围环境相融和、贴近自然,才能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如图2所示的陶艺长廊,这条长廊长100米、宽2米,整个墙体呈“之”字型,由20套陶瓷浮雕壁画组成,近200件陶艺作品,期间贯以不锈钢管材连接。该作品以现代陶艺构成手法进行设计,以抽象变形和装饰风格为主要特色,装饰手法形式多样,色彩、质地、肌理、块面、线条、空间透视等都达到了完美的组合。

景观陶艺墙运用陶瓷材料的艺术实践去美化公共环境,它突破了传统建筑用釉面砖、石灰、水泥墙为墙面的装饰习惯,融现代陶艺和园林建筑为一体,将景观设计与实用相结合,为环境陶艺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3) 主题性景观陶艺雕塑

环境陶艺以雕塑形式呈现也比较常见, 就像乐曲要有主旋律一样,景观陶艺雕塑要有主题,它因材质、釉、成形工艺、烧成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在造型上与一般的石雕、铜雕、不锈钢雕塑、木雕等有本质的区别。景观陶艺雕塑造型多以体面造型为主,造型内部多由混凝土或其它材料支撑,然后以陶瓷材料装饰在外表面。景观陶艺雕塑以陶瓷表面釉和烧成的可变性,增添了公共环境设计的无穷空间表现力和审美魅力,以及环境陶艺与人性本原的诸多亲切感。

飞机场是一个城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如图3所示的景德镇陶艺雕塑“门”。该作品充分体现出了交通枢纽的重要性,雕塑的色彩与蓝天相吻合,“门”内青花瓷的元素装饰,让过往的旅客能够感受到景德镇的历史和现代文化气息,加深对瓷都的记忆。正确处理景观陶艺雕塑和建筑主体与环境系统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景观陶艺雕塑成功的关健。

2.4 环境陶艺的地位与作用

环境陶艺景观非常准确地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仍以石、铜特别是不锈钢充斥的当今环境中,它延续过去架上陶作的一些制作方式及审美情趣,将制作的意识延伸到在公共环境里,别开生面地创造了为之一新的环境艺术样式,为处于钢筋水泥建筑包围的公众生活,创造了连接心灵的时空新境。

以环境陶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重要材料和装饰手段,有着特殊的意义,如果将其引入到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公共艺术中去,在形成自己特殊的城市面貌、独特的城市文化个性方面,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3结 束 语

环境陶艺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它很大程度上追求一种来自“新艺术”的新的“感觉组合”。它所关注的是将人们的思想与精神内涵赋予公共环境空间,并融于大众日常生活。因此我们需要对现代环境陶艺美学的相关原理和范畴进行新的界定,使其体现出时代的特征。现代环境陶艺的审美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社会存在,其所具有的合乎规律性、超功利性及主体性等特征也将随之发展,它们对现代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审美创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社,1985.

[2] 郭明著.景观小品工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呙智强.景观设计概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 席跃良.环境艺术设计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 秦锡麟.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总序[J].中国陶

瓷,2005,41(3).

[6] 余勇,张亚林.《论陶瓷壁画构图与建筑属性的关系》[J].

中国陶瓷,2005, 38(6).

上一篇:浅谈含锆陶瓷纤维制品的应用技术 下一篇:热压铸成形工艺常见缺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