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水利灌溉管理技术浅析

时间:2022-09-22 11:57:16

新时期水利灌溉管理技术浅析

摘要:新时期,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着我国城镇农业的建设也逐步走向现代化。其中水利灌溉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关系着未来农业建设质量与发展状况,因此文章通过简单阐释目前水利灌溉管理技术的发展状况,对如何提高水利灌溉管理水平进行了分析探讨,望与各位共同探讨。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水利灌溉;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利用逐渐出现了不乐观的现象,利用率低以及浪费严重是主要原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基础大力发展节水事业和加大对节能技术的投资,提高用水效益和利用率,促进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特别是在农田水利灌溉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管理和综合治理的观念,以节水灌溉为基本目标,统一规划与布局,确切的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生活条件。

1.我国水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匮乏”而选择节约,而是选择继续大肆地浪费。为缓解这种严峻的用水形势,我们提出了几点措施:一是节水优先。这主要体现在控制需求,创建节水型社会,杜绝水资源浪费。二是采用良好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节水的工业、农业技术,大力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我国水资源匮乏的时期下,也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更要加大节约用水,节水灌溉的力度。想办法更好利用每一滴水,确保水利节约灌溉的顺利实施。

2.建立水利灌溉设施管理的意义

2.1减轻负担。通过水利灌溉设施管理有利于使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和规律,根据市场行情的状况,建立一个完善的收费明细制度,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加强对水利灌溉的管理有利于减少繁琐的工作流程,避免出现收费层次多以及不规范和发生内部腐败等现象,有利于规范缴费和管理的流程,切实达到使农民节支增收的效果。

2.2节约用水。水利灌溉管理中对农村用水水费计收制度的管理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村民的节水意识以及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对水费收费制度管理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用水量的多少进行缴费,真正的贯彻节约用水的意识,做到节约水资源。

2.3用水制度。合理的用水制度以及对水利灌溉的管理可以确保用水秩序的正常。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水利灌溉的分配和用水量等问题容易产生矛盾,用水制度的管理有利于防止矛盾的激化以及保证农民安心用水,更好的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运行政划分不清。目前的水利灌溉管理体制比较落后,缺乏一定的现代管理模式,水管单位在行使主要职能的过程中主要是集中在防汛和抗旱以及工程看管、收缴水费等,并没有将自己看成是市场的一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通过市场经济的形式作出相关的反应,对水利资产以及水利经济没有紧跟市场行情。另外,管理和运行分离现象严重,政府多个部门对水利事业都有所涉及,管运的行政分离不利于水利灌溉的管理和整体的布局以及制度的贯彻和执行。

3.2费用管理制度不合理。由于生产力的解放以及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水利灌溉需求也随之增长,在这样的背景趋势下,水利灌溉建筑工程管理费用也大幅度的提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地区的灌溉费用无法及时收取或者是拖欠和被挪用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是灌区管理人员的工资发放的不平衡导致工作积极性不够,影响了水利灌溉工程的正常工作效益。

3.3基本设施不重视。农田水利的基础设施建筑有利于最大程度上的充分灌溉农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促进粮食产量,同时也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符合国家建设现代农村的国情。我国对水利设施每年投入的资金和力度都是比较大的,成本也比较高,但是大部分是针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和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村的水利设施在投入上是不平衡的,部分地方政府也比较轻视基本的农田水利的建设,宁愿发展实际产业,从而导致大部分的水利灌溉的基本设备老化或者是荒废的现象,一些水利设施已经无法发挥作用被用来疏通废水。

3.4渠系配套不完善。部分国家级的贫困县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财政资金等关系,导致工程的主体建筑完工以后,由于技术难度或者是财政无法再次投入并且地方无力自筹资金,一些配套工程无法进行完结,甚至部分主体工程出现建设一般就烂尾的现象,导致资源闲置以及渠道防渗衬砌率低,不利于水利资源的使用,工程无法发挥真正的用处。

4.提高水利灌溉管理水平的建议

4.1管理意识的转变。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要实行创新和深入的改革,从根本上贯彻与落实对用水收费以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开支,重视贫困边远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力度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节水意识和工作观念,在实际工作中推行合理用水并且加强科学管理,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用水和谐。

4.2注重人才的聘用。水利事业的持续和稳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保证,在实际的水利设施管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人才的任用与培养,主要措施是实行有步骤有计划的从基层对人才的再深造和再培养,基层人员对水利设施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了解较为全面,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高,主要是对基层人员的管理能力的培养;另外是对管理人员的自身管理,可以通过水利专业知识的培训,让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最后是对内部管理岗位进行一个明确的细分,对岗位任务以及岗位权责进行一个制度落实,方便单位在后期根据岗位需求进行人才的挑选和任用。

4.3扩展有效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展是提高我国农业产量的有效措施,但不能为了盲目地扩大灌溉面积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破坏,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综合考虑本地区的水资源条件,不能造成先开采后补救的局面。要根据地区粮食的产能调查实施,在水土资源条件都很充备的地区开发具有潜力的新灌区。

4.4推广节约型灌溉技术。目前灌溉管理推行的是漫灌的方式进行农田灌溉,漫灌主要是从附近水源进行渠道开挖,将水源直接引导农田,容易造成极大的浪费,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加大对节约型灌溉技术的推广,针对当地主要农作物的各个生长周期进行管灌和滴灌以及微喷灌的方式,真正的落实水利用和水资源的管理。

4.5提高灌溉收益。对水利灌溉收费的制定要以市场为主导,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制定水费价格,在农业生产中努力推行现代的水费计收制度,让农民安心生产以及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避免用水纠纷从而达到灌溉管理的目的。

5.总结

综上所述,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实际的灌溉中可以实现节水和增加收益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村现代化的步伐。在实际的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着管运行政不分以及制度不合理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可以通过管理意识的转变和人才的聘用以及科技灌溉和提高灌溉收益等方面来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农村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荣华,阮清波,黄祥东. 浅谈良庆区农田水利灌溉存在问题及对策[J]. 广西水利水电.2009(02)

[2]陈少杰,葛在芝,张伟战. 浅谈白城喷灌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吉林水利.2000(05)

[3]田景丽,霍翠梅. 农业灌溉末级渠系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05)

上一篇:有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的主要问题浅析 下一篇:探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