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宪法案件及其特征

时间:2022-09-22 11:52:40

浅论宪法案件及其特征

摘要:美国的宪法案件,是基于美国的联邦最高法院对于宪法的解释权。我国2001年发生的齐玉案,被称为是我国宪法第一案。从那年开始我国掀起了对于宪法案件的讨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健全,人们对于保障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限制国家权力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对宪法案件的讨论也在不断深入。本文通过对美国宪法案件以及我国有关宪法的案件梳理和比较,简单阐述宪法案件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

关键词:宪法,宪法案件,宪法诉讼

一、什么是宪法案件

既然谈论宪法案件,就不得不说到宪法诉讼。宪法诉讼,是“解决宪法争议的一种诉讼形态,即依据宪法的最高价值,由特定机关审查法律的违宪与否,使违宪的法律或行为失去效力的一种制度”。①宪法案件的产生,主要是在由司法机关和专门机关行使宪法监督权的模式下,所发生诉讼的案件,是指直接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享有的宪法权利,并且受侵权人对于其受到的侵害向有关机关提讼,以保障其应当享有的宪法权利的案件。由于各个国家对于违宪审查的模式并不一样,宪法案件并非在所有国家都有产生。

二、宪法案件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

宪法案件起源于美国,是由时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法官马歇尔审理的“马伯利诉麦迪逊案”。1801年,马伯里因为美国政府换届选举而没有收到地方法官的委任状,由此将国务卿麦迪逊诉至法院。大法官马歇尔在判决中认定该案所援引的《1789年司法条例》第13款因违宪被裁定无效,从而解决了此案。②马歇尔用判决的形式裁定国会的该法案违反宪法,并从此确立了美国最高法院有权解释宪法、裁定政府行为和国会立法行为是否违宪的制度。这是美国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一次宣布联邦法律违宪,这一案件开启了违宪审查的序幕,之后众多国家纷纷仿效。

我国宪法案件的发展经过了一个非常坎坷的过程。在我国,最早有关于宪法权利是否能够直接进入普通案件审理、宪法条文能否在具体案件中适用的问题,应追溯到1955年新疆高院就刑事案件中是否能够援引宪法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的请示。最高人民法院对此作出的批复是“在刑事判决中,宪法不宜引为论罪科刑的依据。”在此后关于审理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中,最高人民法院也都做过类似的批复。因此,司法案件的判决书中不引用宪法条文以一种惯例的形式,被各级人民法院所遵守。

虽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法院的案件审判没有引用宪法条文,但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宪法权利的事件仍不断发生。基于宪法的稳定性和根本性,我国法学界和实务界仍然对如何适用宪法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不断探讨。2011年,我国发生了有“中国宪法第一案”之称的“齐玉苓案”。在该案件的判决书中,直接引用了《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案件进行了判决。这起案件,曾被视为中国宪法案件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但是,随着最高人民法院于2008年12月24日决定废止《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废止的原因是“已停止适用”③,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直接引用宪法条文对有关涉及宪法所保障的公民权利的案件进行审判。

三、宪法案件的特征

总结国内外的宪法案件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因违反宪法的规定而发生

纵观国内外的宪法案件,不管是从开创美国宪法案件“马伯里诉麦迪逊案”,还是“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再到中国的“齐玉案”,案件所侵犯的都是宪法的最高权威性和宪法条款的具体规定。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中,最高法院所引用的《1789年司法条例》第13款这一条款扩大了宪法明文规定的最高法院的司法管辖权限。“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中,办案警官对于嫌疑人米兰达的讯问,违反了美国联邦宪法修正案第5条“不得强迫被追诉人对自己作证”的规定,从而撤消了亚利桑那州对米兰达作出的判决,并且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米兰达规则”。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受教育权。在“齐玉案”中,陈晓琪等被告共同侵犯了原告齐玉所享有“受教育权”的宪法权利。通过上述案件可以看出,任何宪法案件都不是单纯的违反普通法律的规定,而是违反宪法的规定,这也是宪法案件发生的基础。

(二)以宪法作为裁判的直接依据

宪法案件,是违反宪法的具体规定、侵犯具体的宪法权利的案件,所以宪法案件的裁判依据,往往来源于宪法。宪法案件中,有的直接以宪法条文作文审判依据,如“齐玉案”直接引用了宪法第46条的规定;有的以宪法原则为裁判的依据,“宪法原则往往成为进行宪法判断的基础和具体依据”④,宪法原则主要包括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等。其中,法治原则是宪法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宪法的一项根本原则,在宪法的立法和宪法权利的保障上,都要应当以宪法原则为基础。有的宪法案件,则是以宪法保障的宪法精神作为裁判的依据,如美国的“达特茅斯学院诉伍德沃德案”中,法院通过审理后判决新罕布什尔州政府对于将达特茅斯学院由私立大学转为公立大学,是违背了美国宪法所规定的契约精神。大法官马歇尔对于宪法中的契约条款的范围解释扩大到了“法人”,从而使得美国宪法所确立的契约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和实现。

(三)判决结果具有最高权威性

宪法是“法律的法律”,宪法的根本性是宪法案件判决权威性的基础。通过对于各国不同宪法案件的梳理可以看出,宪法案件的判决结果具有最高的权威性,一经作出,除非特定的程序,是不会改变的。如美国的联邦最高法院拥有对于宪法的解释权,其对于宪法案件的判决一经作出,即成为宪法判例,以后的相关案件都要遵从这一宪法的判例。如果要改变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是非常困难的。

我国的宪法案件中的“齐玉案”,先后由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一审、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作出的终审判决。在山东省高院在作出判决之前,已经就本案是否能够适用宪法向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请示。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本案的批复中明确指出:“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虽然该条司法解释现在因“已停止适用”为由已经废止,但本案作出判决时,因本案是以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作为终审判决的基础,故也应当认为此案的判决在法律效力上也具有最高的权威性。(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志刚,《宪法“私法”适用的法理分析》,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2]周叶中,《中国研究(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3]谢维雁,《论宪法的司法化》,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12月第12期。

[4]童之伟,《宪法适用应依循宪法本身规定的路径》,中国法学,2008年第6期。

注解

① 韩大元、刘志刚,《试论宪法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法学评论(双月刊),1998年第三期(总第89期)。

② 参见《美国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任东来、陈伟、白雪峰等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

③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8]15号《关于废止2007年底以前的有关司法解释(第七批)的决定》。

④ 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宪法学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0。

上一篇:浅谈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下一篇:基于诡辩的幽默元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