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泰山崇拜和文化

时间:2022-09-22 11:00:31

试论泰山崇拜和文化

摘 要:山岳崇拜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泰山作为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名山,因而对泰山的信仰在中国文化中尤其具有代表性。本文以东岳泰山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泰山崇拜形成和对泰山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泰山崇拜;封禅;泰山神;泰山文化

一、自然地理因素对泰山崇拜形成的影响

泰山原名岱山、亦名岱宗。位于济南、长清、肥城、泰安之间。主峰位于泰安市境内的玉皇顶,海拔1537.7米。泰山所处的华北大平原辽阔坦荡,整体海拔较低,而泰山独占鳌头,居高临下,形成万里原野上的“东天一柱”。

其次,泰山位于黄河下游地区,是古代东夷文化的中心区域。很早就有人类活动,适合人类的居住。

这些自然地理因素都对泰山崇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于地理因素的优越性为后来各朝地王对泰山的重视、祭祀以及泰山五岳之尊地位的确立奠定了最基本的自然条件。

二、帝王巡守、封禅大典对泰山崇拜形成的影响

巡守亦写作巡狩,是指古代帝王巡视地方与边疆以加强统治的活动过程。巡守“起源于上古军事民主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对各地的武装巡视活动,是威服四方、强化联盟的主要方式”。在先秦时期,巡守“逐渐演变成君主对部落、方国以及诸侯封国巡察、征伐的政治军事活动,并成为控扼天下、巩固王权的重要举措。”从春秋到秦汉,在儒家“天子非展义不巡狩”思想的指导下,巡守逐渐制度化和礼仪化,其包含的文化意蕴也更加广博和深远。在《礼记・王制》记载了关于天子巡守的制度,在其中体现了巡守制度的全貌和泰山在巡守制度中的地位,但也可以看出当时对泰山的巡守与其他三岳在规格上并没有区别,还没有显示出后来历史上泰山“五岳独尊”的地位。

与巡守四岳不同,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确立了泰山“五岳独尊”的地位。封禅与巡守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是对山岳祭祀的礼仪中最隆重,最高级别的。泰山封禅大典在古人心目中已经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他父亲司马谈因故没能跟随汉武帝来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因而遗憾终生。封禅的方式是在泰山顶上筑坛以祭天,在泰山下的小山上除地以祭地。封禅的目的是与天沟通,希望上天恩泽社稷万年。

封禅大典选择在泰山,这与泰山在整个中华文明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密不可分。泰山所在的东夷地区,自古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泰山地区远古时期就有了文明的产生,这一地区先后产生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进入商周时期,泰山及其周边地区在当时仍占据着重要位置,甚至一度成为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泰山地区先后出现了孔子、孟子、墨子等许多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三、泰山神的人格化确立

在帝王巡守和封禅泰山的初始,泰山只是作为祭祀所用的场所,并不具备作为“人神”所需的条件。在数千年的巡守和泰山封禅仪式不断举行的过程中,泰山也因为它在政治、文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开始了自身神灵化和人格化的过程。

最早关于人格化的记载是干宝的《搜神记》中出现了泰山府君,这标志着泰山山神的人格化形象开始形成。随着民间对泰山信仰的逐渐发展,佛道两家开始围绕泰山争取信徒,争相把泰山神纳入到自己宗教所信奉的神灵体系当中,在自己的宗教中给予泰山神重要的地位。如佛教地狱观借助泰山治鬼的民间风俗,把泰山神封为十大阎王中的泰山王。道教中也根据民间对泰山的信仰把它奉为泰山神。

随着泰山神人格化的形象逐渐确,历代帝王从唐代开始,对泰山不断的进行加封,使泰山神的形象开始被赋予国家化和帝王化的特征,泰山神在国家政治和民间信仰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唐代武则天封东岳为“神岳天中王”;宋代,宋真宗不仅对泰山进行加封,还加封泰山夫人为“淑明皇后”,对泰山的五子也分别进行了加封,甚至加封泰山女儿为玉仙娘。到了元代,元世祖又追封泰山为“天齐大圣仁圣帝”。

从历代帝王把泰山作为与上天进行沟通的场所,到对泰山神进行封王、封帝,甚至加封其妻子儿女的数千年的过程中,泰山逐渐确立了其神灵化和人格化的神灵形象。泰山神的人格化的过程,使其具备了中国民间信仰中其他神灵所具备的一般特征。泰山神不仅具备安邦兴国、通达天意这些对帝王而言有极其重要政治意义的神通,还具有对普通人而言祈福消灾、求财送子这些普通神灵都具备的神通。随着历代帝王对泰山的不断加封,民间对泰山神的信仰也得到了发展,对泰山神信仰的信众在地域上不断的扩大,对泰山神各种形式的信奉活动也不断的出现新的形式。

四、对泰山文化的认识

泰山文化开始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先民围绕着泰山进行各种祭祀、崇拜活动由来已久。历代帝王的封禅活动又将泰山推到了“与天相齐”的高度。

历代文人墨客也对泰山也有着极高的鉴赏与评价。对文人墨客而言,泰山不仅是一座风景秀丽、抒怀的山峰,也是一座能寄托心灵与希望的圣山。早在春秋时其,孔子对泰山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评价,其后孟子又写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句。到了明清时代,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游览泰山的风俗。此时,人们游览泰山不仅出于对泰山神的信奉,更加看重泰山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和秀丽风景。

是泰山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包含道、佛、儒三大教,而这三教都与泰山有不解之缘。历史上道、佛、儒三教在泰山上一直共同存在但道教在泰山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泰山民间信仰的普及与大众旅游业的发展,泰山文化加快了其平民化的进程。在泰山的民间信仰中,影响最大的神灵是碧霞元君与泰山石敢当。碧霞元君是一位声名显赫神通广大的泰山女神,司职送生保育、怯病防疾、除暴安良。自明清之际流传的泰山石敢当,泰山石敢当是指泰山石――敢当,即泰山石有灵性,可镇邪保平安。

在泰山崇拜的形成过程中,泰山也逐渐形成了了自己的文化和精神。凸显了泰山不仅是一个风景名山也是一个文化名山,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泰山文化历史的悠久性,泰山文化的包容性是泰山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历史还是今天包容性一直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特征。泰山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从远古的自然崇拜,再到帝王巡守与封禅,直至今日大众对泰山信仰与游览,泰山一直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何平立.巡狩与封禅[M].齐鲁书社,2003

[2] 叶涛.论泰山崇拜与东岳泰山神的形成[J].西北民族研究,2004

[3] 孟华.和谐:泰山文化的核心[J].泰山学院报,2007

上一篇:现代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发展 下一篇:张謇慈善思想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