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教师收礼要治标更需治本

时间:2022-09-22 10:43:09

禁止教师收礼要治标更需治本

《规定》的出台说明当前有些学校存在着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学校、教师身上,但严重损害人民教师形象,危害不可小视,必须坚决纠正。《规定》的出台是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深入持久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大措施。这无疑对重塑当代教师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构建社会新风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综观此次设立的6条“红线”,似乎显示出教育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决心之大,但冷静思考,仅靠“一纸禁令”就想杜绝教师收礼等乱象,恐怕还远远不够。

教师收礼是因为家长和学生有一定的送礼“需求”,单方面禁止教师做这做那,似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禁止教师收礼,更要禁绝家长送礼的深层“需求”。

因此,必须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家长们为什么要送礼?如果家长不送礼,能够主动伸手要礼品的教师,恐怕少之又少。二是家长送礼背后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这一方面反映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千方百计让子女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反映出当前社会的不公平、教育的不均衡和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在教育上消除了城乡差别,学校没有所谓的省级示范校、市级示范校、重点学校、普通学校等诸如此类的人为“制造”的差别,每个孩子都可以公平地、无条件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还有家长去给老师送礼吗?

总而言之,禁止教师收礼,杜绝教育腐败,应该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发展优质资源入手,从源头上铲除教育腐败产生的土壤;然后从那些习惯于送礼、有权力送礼、有资源送礼的群体入手,约束那些习惯了“不送礼、无生活”的特权人士,这样教师群体才可能会失去收礼的机会。否则,期望通过一纸禁令就能解决问题,有迎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主义之嫌,也有懒政思维之嫌。

上一篇:香港:香港书店,炎凉自知 下一篇:美国:曼哈顿82街的巴诺书店